分卷阅读48
涵盖理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教育学……等等等等。仅仅是农学里,就包括了43个本科专业。】
【而这几十个学科里,就有十四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
农学教授带着自己的学生在试验田里忙碌;
医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观摩手术;
身穿迷彩服的军校生在学校训练;
数学系的在黑板上书写着各种看
不懂的高深符号;
工科生拿着自己设计的无人机正在勘调信号。
……
刘彻不一小心打翻了身边的器皿。
他瞠目结舌的对着旁边的卫青问道:“多……多少?是朕听错了吗?”
惊骇到都犯上了结巴。
卫青知道刘彻问的是什么,他也难以置信:陛下,的确说的是三亿人!
这三亿人还仅仅只是在校的学生!
那整个后世该有多少人啊?几亿?十几亿?几十亿?
不管是哪个数字,说出来都似乎有一种不真实感。
经过文景之治、休养生息多年之后的大汉,人口也不过堪堪五千万!
刘彻眼都红了:后世究竟是如何养活这么多的人口的?!
其他的帝王们同样在感叹这个天文数字。
完全想象不出,一个拥有这么多人口的朝廷要如何管理。就算把全国的耕地都利用起来,都不够吃的吧?
但显然,后世的华夏不仅养活了这么多人,居然还将读书搞成了免费!
听听,九年义务制教育,也就是说这种免费读书还不只是几天几个月几年,而是整整九年!
真有钱呐…
秦始皇在心中骇然暗问,如此大规模的开民智,他们朝廷的掌权者不担心吗?
大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其实实行的一向都是愚民政策。
《商君书》中写,朝堂的政令,百姓不得疑不得抗不得议;民间禁止一切游乐,农人没必要接触知识,只需要种地。因为只有农人愚昧,才能安心的更好的种地。
赢政很快就反应过来,后世……其实没有了皇帝!
他陷入到了苦恼。
天幕不可禁,而若是让大秦的子民们知道了后世的生活是这样的,恐怕他们以后就无心耕田了……
唐朝。
观看仙画的百姓发出了羡慕的惊叹声。
国家出钱让孩子读书。即使他们生在万国来朝的大唐,生在大唐的中心长安,也不敢想这样的美事。
人群中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坐在父亲的肩
膀上,低下头带着向往的对自己父亲说:“耶耶,我也想要去上学。”
看着仙画里的小朋友脸上洋溢的笑容,她也想要这样。
女童之父苦笑。
他家中贫苦,哪里拿得出来给夫子的束惰?而且,除了这拜师礼之外,另外买笔买磨买纸的钱也是个大头,根本负担不起。
朝廷可不会拿钱出来供他们的小孩读书。
他只能软语安慰自己的女儿:你是小女孩,可没有收女学生的学堂。妞妞乖,在家也很好玩的呀。”
小女孩嘟起嘴。
国子监中,各地学堂之内,家中贫困的学子们感慨万千:
“若是咱们的朝廷也这样就好了。”
“现在是晚上,可不到做白日梦的时候。”
“这是大功德!我等考出来的算幸运的,我的邻居读书比我聪明,但因为没钱交束惰,只上了几年学就没去了,如今只是酒楼里的一个跑堂,可惜,可惜。”
“的确。后世朝廷居然如此有钱。”
“但似乎他们的学堂和我们的学堂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讲述农学、医学,反倒不读圣贤书?”
“哼,不读圣贤书的学堂,岂能称之为学堂。简直荒唐!”
“看了仙画之后居然还能有如此言论,我看,这荒唐的是你吧。”
“不错,真乃腐儒。”
“好了,别吵了,我担心的反而是,仙画之后,朝廷可能会对学堂和科举进行改制。那咱们到时候怎么办?难道真去学农甚至是学工?”
关键是,他们也不会啊!
对啊!一群学子这才反应过来,不由得面面相觑。
【有了国家投入的巨大财政支持,九年义务制教育开展了这么多年,让国民的整体素质变得越来越高,人才也越来越多。这就是一个领域之内,人和钱的正循环。】
【虽然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但相信,中华之崛起正在实现,华夏的未来也定会一代强于一代!而困扰华夏近现代很多大师的李约瑟难题,也只会成为对过去的研究和反省,不会再成为当今和未来的困境。】
清朗的声音从天幕中传了出来。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③
他们就是华夏的少年。
也是华夏的未来。
【好了,这一期视频就到这里。四大发明到这里就全部讲完啦,谢谢大家捧场,希望能多多点赞。下一周我们主要来讲一讲古代农学。看看从秦汉时期的亩产一百斤到现在的亩产一千斤,我们做对了什么。】
【下周见!】
天幕逐渐转暗,最后消失在漆黑的夜里。
李世民原本还沉浸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带来的情绪中。
此时却已极快的速度转头,甚至觉得自己有点晕眩,艰难的开口:“她刚刚说亩产多少?”
第27章 后续
仙画结束后,对本期仙画进行了点赞的帝王们都听到了同样的电子声在自己耳边响起:
“评价已收到,积分+10.……”没有起伏的声音在继续,”检测您的积分为20分,还不够开启私信功能,请加油。”
汉武帝刘彻挑起眉。
之前那一次他记得积分是10分,这次是20分,看来每点赞一次就加十分。不知道要加到多少分,私信功能才会开启。而这私信功能,又具体是什么?
不过,现在想这些也无用。只能等待下一次仙画了。
亩产干!
刘彻虽然对军事和疆土更加上心一些,但也是懂民生的。尤其是当这民生关系到自己收上来的赋税,而赋税关系着自己能用的军饷有多少的时候,就更关心了。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愿压榨民间太过。
若是大汉的耕地也能亩产干斤,那还愁自己拿不出打匈奴的钱?
仙画中所透露出的亩产信息,不仅是让帝王们骇然不已,还让天下的农人百姓都陷入到了疯狂。
且不说秦汉时期的亩产只有一百多斤,就算是到了最接近现代时间线的明清两朝,全国的平均亩产也才三百多斤。而且,他们还要交税!除掉这些乱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