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


着什么。

也有科研人员正在显微镜下面研究谷粒胚胎的情况。

育种工作并不单单是要

像老农一样在田间工作,脱掉斗笠,挽起来的裤腿放下后,他们就成为了实验室里的高级知识分子。

之前仙画中出现的农业科研人员都是一副农民打扮,所以很多人其实是在心里犯嘀咕的。

他们真的是读书人吗?

那农业大学里真的招的不是农民,而是学生考进去的?

但看了这一幕之后,却有了一种虽然我看不懂但是我觉得真的很厉害的感觉。

原来,他们还真是读书人!

看看这架势,看看这环境,一看就与众不同。

原本觉得育种这件事情只要是会种地都能做的酸腐书生们,在这一刻也都纷纷闭嘴了。

还真不是谁都能做的呢。

【不育、不育保持和恢复生育,这就是袁老在1973年提出来的三系配套杂交法!在这里,袁老还做了一件让人十分钦佩的事情!就是除了自己的理论之外,他还把野败的种子公开无偿的送给了全国范围内同样正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其他团队!其实他大可以选择申请专利,自己闭门研究的,这能让他获取大量的数不清的财富,甚至富可敌国。但对他来说,尽快的为百姓们研发出更多更好的杂交水稻,是更重要的事情!】①

【这是他的赤子之心。】

“好!”

刘邦拿起酒壶对着天幕敬了一敬,以此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

他爱钱,做水车也有一个原因是为了给自己积累政治资本。

所以他也因此更钦佩这样真的无私的人。

在一旁的萧何也点头称赞:“真国士也!”

【有了这个理论,还有了野败的种子,杂交种子的产出与迭代可以实现大批量复制。所有研究杂交水稻的科研团队就像是在刷副本的时候多了一个强大的外挂,这一次副本没通关,没关系,在外挂的加持下他们还可以再刷一次,又刷一次。他们也不用再因为顾虑稳定留种的问题而去掉很多优势基因,而是想要加什么优势就加什么优势。这个稻种的优势是高产,杂交加上;这个稻种的优势是防病虫害,杂交给加上;这个稻种的优势是好吃,杂交给加上!】

【至此,杂交优势水稻向全国的农民朋友们进行推广终于变得可行了!】

【所以,1973年,也被誉为是“杂交水稻的诞生元年”,就是因为袁老所发布的三系杂交法以及他公开赠送的野败种子。】

东京,农林水产省。

身穿黑色西装的工作人员匆匆的走进办公室,将手中的一本杂志期刊递给了自己的上司:

“刚刚得到的消息,在苏州举办的中国水稻科研会上,有一个叫做袁隆平的人发表了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的文章。”

他的上司看完期刊上的文章,目光闪烁不定:中国人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他们的水稻产量一定会提高不少。”

这对我们应该没有威胁吧?他们再提高肯定也达不到我们的水平。下属不解。

“八嘎!身为农林水产省的一员,你怎么能如此短视!如果我们大日本帝国不能继续向前进的话,一定会被中国人迎头赶上。”

这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我们日本,也要有自己的超高产水稻育种工程!”

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中心。

长着卷发的白人所长不可置信的说:“我们竟然被中国人甩到了后面?”

看完期刊上的文章,他立刻吩咐助理:“给我定机票,我要去中国邀请这位袁先生来我们的水稻研究中心工作!我会给到他丰厚的待遇。②

刘邦笑着对萧何说:我觉得这位袁老是不会去的。

萧何也觉得他不会去,但是他就是想和刘邦唱反调:何以见得?良禽择木而栖,说不定他去了呢?”

刘邦喝了口酒:“那就拭目以待。”

如果能被一点利益就诱惑的话,他就不是那个会把野败种子无偿送给他人的人了。

【后世很多营销号妄图抹杀袁老的功绩,攻击的内容无非就是他又不是第一个发明杂交水稻的,丁老和黄老才配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但是当我们搞清楚了了杂交水稻的技术之后,就能明白,严格的来说丁老和黄老的水稻是杂交育种水稻,而袁老研发的才是真正的杂交优势水稻!】

【前人的功绩固然重要,只是不能因为前人的功绩而抹杀后人的开创性成就。】

【还有说,现在种植最多的杂交水稻品种并不是袁老研发出来的,所以将他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有点名不副实。相信经过up主刚刚的科普,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1973年之后大部分的杂交水稻研究都建立在袁老提出来的三系杂交法上以及他所提供的野败种子上。他是开拓者啊!这才是他被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原因啊!蠢货们!】③

【没读书就多读一点,别成天想着要一鸣惊人,为了些流量胡说八道。】

天幕上又出现了一个卡通小人。

小人得意的叉腰:“我可真是个大聪明。”

好在,这次他没有再做帝王打扮了。

赵匡胤嘴巴里的菜差点喷出来。

他气冲冲的哼了一声,看见这个小人他就脑壳疼。

怎么就能长得那么欠揍呢?

【还有说,发现野败的是他的学生李必湖和冯克珊,不是他。up主都要气笑了,这也能杠?他们是一个团队,是紧密不分的,团队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件事情上有着无可磨灭的贡献,除了李必湖、冯克珊之外还有罗孝和、尹华奇等等。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消除袁老的成就!他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才是团队的根本。】

【至于说,袁老的团队不过是运气好才发现了那株野败,up主只想说,运气是实力的体现,谢谢。酸死你!】

【最好笑的一个说法是,袁老研究的杂交水稻口感并不好,一点都不好吃。你说话之前也要考虑一下年代好吧,那会儿是70年代,刚刚经历过60年代的饥荒,大家都是奔着高产去的,谁有空往口感方面去研究啊!还是怪袁老让你们吃太饱,闲的!】

【另外,他杂交水稻之父并不是自称,而是被国内外的专家同行乃至联合国等相关粮食组织公认的好吗?!你们有意见,你们算老几啊!】

1982年,马尼拉,国际水稻研究所大会。

当主持人邀请来自中国的袁隆平上台发言的时候,屏幕上忽然出现了他的头像,然后下面用英文写着“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

镜头转到他身上,明显可以看到他脸上的惊愕,显然这是很突然的。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所长斯瓦米纳森站了起来:“袁!这个称号对你来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