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0
河道就可以到达任何自己想到的地方。
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行走在雨巷。
稻田、山峰和园林,都得到了雨水的滋润。一切都是湿漉漉的。
“原来是这样啊。”江南的人们发出感慨。
世事奇妙。有德高望重的老者抚着长须, 谁能想到,千里之外的一片高原,竟然可以影响
到咱们这边的气候呢。
明明是毫无关联的两个地方。
其他人呵呵笑道: “这说明,咱们这儿才是天命眷顾之地啊。”不然怎么别的地方都是沙漠,就江南如此繁华宜居呢?
说得好!这就是天注定。
从北方来的客商正在茶楼中饮茶,闻言苦笑道: “江南的风可比我们那儿要温软多了,北地的风那是呼呼的,和刀子一样割人。
不过,他话音一转, 这边就是雨水太多了些。
因为他一开始的态度是以褒扬为主,因为旁边的当地人听了后都不觉得刺耳,反倒连声附和:可不是,不过您也是来得不巧,现在是梅雨季节,雨水多,湿气重。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我们家棉被感觉都可以拧出水来。”
尤其是园子里那青石板,越发的滑溜了,长了好多青苔。大家疯狂的开启了抱怨模式。
还是那老者总结:所以说,天道是公平的,就像仙画所说,大自然中没有完美的东西。至于有雄心壮志的帝王们,早就开始研究舆图了。
虽然感觉吐蕃也没能力改变这种自然运转的道理,但不管怎么样,这么重要的地方,还是掌控在自己手上比较好啊!
【降水,正是因为地形、季风与洋流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而决定的。】
【有个很有意思的巧合,那就是在华夏,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恰好和400毫米的等降水线是有一定重合的。】
【长城的走向与这条线也恰好大部分重合。】华夏400毫米的降水线起于东北大兴安岭的西坡。
它在地图上斜斜的一直穿过松花江、西辽河、燕山山脉和黄河河套地区、长江上游等地,最终到达了雅鲁藏布江河谷。
将现在华夏的地图一分
为二。
而长城,从战国时期就开始修建,一直到明朝还在修建。
上千年的工程,修修补补,每个朝代也都有每个朝代的想法和不同的外敌。但将它标注在地图上,竟然与400毫米的降水线大致吻合。【降水线的东南一侧是湿润的季风气候,适合种庄稼。生活在这里的人自然而然就选择了以种植
为生,逐渐的就形成了农耕文明。】
【而降水线的西北一侧,不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也少,那就只能养一些牛羊,靠着游牧的方式来生存,于是就形成了游牧文明。】
长城的东南侧,就是中原王朝的腹地。
从南到北,小麦、水稻、大豆、桑树、蔬果等等,不计其数。膏粱肥庾,气候温润,锦绣成堆。
而长城的西北侧,则向来盘踞着各种中原王朝的外敌。
从匈奴、到羌族、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等,如同走马灯一样的轮换。唯一相同就是他们都是游牧民族,靠放牧为生。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漠长河。
而400降水线的周围,向来是这两股势力的交战之地,围绕着它发生了无数战役,无数生死别离。
【历史上曾经有很多让游牧民族转变生活方式,学会耕种的尝试,但大部分都失败了。】【因为,不管他怎么会耕种,雨水跟不上,那就没辙。】
【产量那么低,还不如放牧。】
【所以,想要同时统治这两种文明的话,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和极大的智慧。很明显,古时候的中央王朝们很难做到这一点。】
【或者是巅峰时期可以做到,但衰落后,这些地区也就逐渐反叛了。】【因为归根究底,本质上这是两种原始的生活方式的冲突。】
仙画的这番话,将仙画前各位官员们心中的盘算给砸了个粉碎!
第124章 江山如此多娇 (十)
每个朝代都会有鹰派和鸽派。
主张求和的鸽派有些人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既然这些蛮族胡人不会种地,那就教会他们种地,能吃饱喝足了,难道还会这么频繁的南下打草谷?
何必非得要打打杀杀的呢?
但此时仙画说的这个观点让他们心中的想法和主张全盘破灭了。
不降水怎么种植?
即使是学会了方法,但是产量不高依然不行啊,可能依然还是吃不饱,还是得来打劫啊!
汉朝。
汉武帝刘彻忍不住看着群臣冷笑: 所以,匈奴是必须要打的!之前反对打匈奴的臣子们清了清喉咙: 陛下圣明。心中委屈,他们早就知道了呀,早就改变主意了呀,现在还提这茬干嘛?
唐朝。
李靖忍不住重重的哼了一声:“就算是要怀柔,也得先让他们怕了才能施以怀柔手段。”
不然谁理你呢?
而且,那边虽然降水少,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种植。不然卫青去打匈奴的时候,从匈奴腹地的赵信城缴获的大量粮草是从哪儿来的?
李世民与突厥各部打了那么多年,知道西域那边的情况复杂,不能一概而论。简单来说,靠近中原的部落善于种植,而远离中原的部落耕善于放牧。
一琢磨,还真是大致围绕着那降水线而来。
不过有一点,李世民是赞同的。
农耕和游牧就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除非大规模的迁徙,否则很难让两者完全相融。现在就有好几个突厥部队迁来了中原,这些年过去,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中原人也没什么太大区别了。
但显然这不能适用于整个西域。
大唐采取的办法是设一都护府放那儿,但具体的管理就让那边自治,该干嘛干嘛,管不来。
不过李世民自己也知道这种模式的坏处,那就是对中原王朝的忠诚不够。假如有一天大唐衰败,那西域各部肯定会生出叛心。
魏征显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问出来大家心中所想: 那后世的朝廷是如何同时管理农耕和游牧两者的呢?
户部尚书房玄龄善于计算,对
经济还是敏感一点,此刻幽幽的道: “他们都已经取消了农业税,可见已经不靠着耕种而活了。
大家一想,好像也是!
然后李靖也幽幽的道: “而且他们的路那么宽那么直,连山里面都有。即使有叛乱,估计一两天,主力大军就能到达目的地。
大家麻了。
这种方法,学不了啊!
仙画正好也提到了这一点:
【至于咱们现在能做到,那是因为第一现在大家的生活已经不是单纯靠农业和畜牧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