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0
什么比看到经受了苦难的乡亲重新过上新生活更让人开心的呢?也有人酸溜溜的: 地震了一场,倒是换了这么漂亮的新房子。
“啊呸!立刻有人毫不留情的反驳, 你搞不搞笑?你愿意经受这么一场地震去换新房子?我可不愿意!
最重要的,还是家人平平安安的住在一起。
就是,什么都酸,有这闲工夫,你还不如去县里面做工赚钱呢!
大家羡慕归羡慕,价值观还是相对朴素的,立刻你一言我一语的把那人骂了个狗血淋头。汉朝。
还援建!汉武帝刘彻
重重的哼了一声, 不推诿扯皮就不错了。
这一个个郡国,每次争利的时候争得可是凶得很,想让他们出钱去援建其他地区,做梦吧!连他都未必能搞得定。
刘彻羡慕不已——后世的中央王朝看来掌控力是足够强的。到底怎么做到的?
不过,他也基本摸清楚了,后世应该就是郡县制。
是了,他们有快捷的通讯和交通,还有强大的军队。郡县制的弊端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避免。刘彻凭借着自己得到的只言片语,开始在心中拼凑起后世的政治管理模式。
【2008是个很特殊的年份。】
【年初的时候我们经历了难得一遇的雪灾冰灾,三月份经历了海外华人保护火炬的运动,五月份又是汶川大地震,八月份是奥运会。】
【雪灾把我们逼成了基建狂魔,汶川大地震让我们重新审视应急机制。】
【如今,咱们已经建立起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由之前的分钟级地震速报提升到了现在的秒级地震速报。】
【希望以后科技更加发达,能够提前判断地震的发生,提前向大家示警。让华县、唐山、汶川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好了,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我们下一期见。】
第128章 后续
仙画结束后,惯例出现了点赞的画面。
李世民眼疾手快的点了一个赞,就看到那个透明的画面消失在自己的眼前,同时自己的脑海里传来无机质的淡漠电子音:
您的积分+10,您的积分目前为100分,还有50分即可开启点播功能。
之前的声音都是提示说积分不够,无法开启点播功能,现在却换了一种说法,李世民有点兴奋。每一期仙画结束后得到的分值都是不一样的,他大概的算了一下,50分可能是三到四期仙画的样子。
点播?
是不是可以自己想看什么内容就定制什么内容?
如果是的话他想要看看大唐是如何从盛转衰的,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怀着这样期待的心情,李世民觉得自己的身体似乎又好一点了,还能撑个几年!其他的帝王们也是又期待又忐忑。
不知道仙画后面的那道力量会不会让他们如愿以偿?
仙画结束后,天空上高悬的屏幕会变淡,只留下透明的框框,当飞鸟飞过的时候,那些框框似乎又不存在。
之前每一期视频的间隔大概是十天半个月的样子,但是到了后来,半年甚至一年多都有,变得不再有规律。
不过,当大家仰起头看到天空上的框框时,就知道不管等多久,仙画依然都还在。它还没有消失。
它会这样一直放下去吗?有孩童问自己的老师。应该不会。“那它什么时候消失?”
“我等凡人自然没法知晓。或许,等它觉得自己该消失的时候,就会消失了。”年迈的智者悠悠的道。
两个多月后。
嘉靖年间,华县。
华县如果按照现代的行政地图分布,在陕西省渭南市华洲地区一带。它与西安、咸阳相接,在汉唐时一直都很繁华。不过明朝建都先在金陵,后在北平,华县这一带就不再有往日的繁华。
平日里到了六七点钟,县城街道就见不到多少人了,只有几处酒楼还灯火璀璨。
到了十二月十二日的那一晚,更是全城的人都涌到了城外。
无他,因为仙画说了这一天晚上华县会发生史上最大的、造成伤害最重的大地震。因此,不只是华县,连周边的县城也都采取了紧急措施,还调了驻守的军队前来维持秩序。
“都跟紧我。”有一家人,父母手中各抱着一个小一点的孩子,然后身边还跟了一个大孩子正在鱼贯的出着城门, 顺儿,你牵着爹爹的衣服,千万不要放开,小心有人趁乱拍花子。
那母亲想了一下还是不放心,出了城门之外,索性拿了腰带将小的那个绑在自己男人胸前,然后让他牵着大的,一边唠叨: 前几天晚上,隔壁家春妮儿就差点被拐走了,还好大家发现得及时给抢了回来。
木讷一点的男人狠狠唾骂道: 这种时候还干这些丧尽天良的事情,不得好死!
说着,把儿子牵得更紧了。
怀里的小女儿问: 爹爹,咱们以后就不回去了吗?咱们家还会在吗?小孩子里的眼睛里带着担忧。
男人扯出一抹笑容: 还不知道呢,说不定是仙画算错了,不会有地龙翻身呢。女人立刻接话: “我倒宁可是真的,不然这心里总是悬着一件事,以后反倒不能安生。”男人一想,叹了口气: “也是。”
倒是被牵着的大儿子,才七八岁,正是好热闹又懵懂的时候,乐呵呵的说: “现在才好玩呢,可热闹了。
这么多人都聚集在城外的空地上,比过节都热闹。他巴不得能多住几天。
他爹娘对望一眼,苦涩的摇头。
女人在他头上点了一记: “真是小孩子不知事。”那可是地龙翻身啊!
就算是家里的财物早就转移了一部分,但是那些大的家具,还有家里的房子是没法搬走的,只能眼睁睁的等待着它们在灾难中被毁。
而且最近可是冬天,要真是完全被毁了,这以后的日子可还真不好过。
他们就见到旁边好多人都有推板车,板车上有的放着家中的一些家具被褥,有的索性拉着家中不便行走的长辈。
沿途能听到很多对话——
你们家也去城外呢?没去
乡下投奔亲戚去?
投奔亲戚有啥用啊,都在这方圆几十里地,俺想着那边可能还没有县里面组织得好呢。也是,朝廷都派了钦差过来了。
“还是俺们旁边邻居更好,直接投奔江南的亲戚去了。”谁让人家有钱呢。咱们也就只能在这儿待着了。
出城后走了几分钟,男人和女人才带着自家的三个小孩来到自己所在里弄分配到的避难处——说是避难处,其实就是一块画了圈的空地。
前几天的时候这里还是乱糟糟的,没有什么章程,很多人为了抢占地方打了起来。后来是京城来的钦差和县令一起紧急的派了兵来,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