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2
以后也不打算进入到现代文明社会?
曾纪泽和林泰曾被问得面红耳赤。
林泰曾忍不住停下来,用流利的英语回答: “现在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在不久的将来,铁路一定会畅达华夏大地!
【怡和洋行的铁路虽然被拆了,但是李鸿章却一直把这件事情记在心里。】
【李鸿章虽然有着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但当时在朝臣中,他的确算得上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怡和洋行铁路事件之后,他一直积极的推进清朝修建铁路事宜,但都没有得到回应,反而被各方攻讦。】
【李鸿章索性就学着怡和洋行,明着建不了,那咱也偷偷的建吧。】
【这算得上是华夏第一条真正自己建的铁路,唐胥铁路。从唐山的开平煤矿到胥各庄码头。当然,李鸿章对朝廷说的是修公路。】
【唐胥铁路上的蒸汽机车,被命名为“龙号”。】
龙号的机头两侧有着小小的金色腾龙标记。
【等运营了一段时间后,清廷才发现这是铁路。】
保守派的大臣们对李鸿章大上眼药。
他还将不将太后您放在眼里?!
太后,这火车,声大如雷,岂不是会震惊到咱们大清的皇陵?!
李鸿章被吓得不轻,这个罪名他可担不起: “娘娘明鉴,此处离皇陵尚有几百公里,断然不会惊扰到先帝的沉眠。
最后,慈禧让李鸿章停止运营那条铁路线。
李鸿章只能去掉蒸汽机头,用骡马牵引着车厢晃晃悠悠、不紧不慢的在
钢轨上往前行走。这可以说是整个华夏铁路史上最荒谬的一幕!
【不过,后来为了备战,清廷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这条铁路,没有拆毁它。铁路这东西,从而在华夏开始生根发芽。】
又是清廷啊……
几乎所有的帝王和士族们心中都浮现起了这句话,表情也变得玩味起来。紧锁眉头、忿忿不平、嘲笑、轻蔑,同情,各种情绪。
有人觉得这个朝代的确是不像样子,几百年就能让华夏完全的落后于世界,对此深恶痛绝;也有人觉得这个朝代不过是倒霉,正好撞上了这个时间点,换成别人也未必做得多好。
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在这次买铁路的事情上态度都是一致的——
既然是偷着建的,直接拆除了就好了,居然还要再花几十万两白银来买?!嫌国库里的钱太多吗?
也有人道: “扪心自问,要是仙画没出来前,咱们看到火车冒出白眼朝你驶过来,你会不会觉得惊慌失措以为是怪物?
所以也怪不得那些保守派啊。
他的话立刻遭到了反驳: 如果是仙画没出来前那自然是。但这明明应该和仙画已经播放好几期时来相比。
那时候,也只有村中最愚昧最顽固的老头老太太们还会跪拜烧香。
这些人可都是治理一个国家的肱股之臣,难道要拿他们去和愚昧老人相比才合适?之前说话的人沉默了,无言以对。
汉朝。
汉武帝刘彻冷笑一声:“六十万两白银说给就给,好气魄!”
实则内心气死,连个这么弱鸡的朝廷都这么有钱,乱花乱用,而他要打个匈奴,国库还只能抠抠搜搜的到处找钱。
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
唐朝。
李世民对旁人摇摇头,唏嘘道:“可见当时洋人势大,竟然连一国的朝廷也不放在眼里,毫无威信可言。
这让他觉得极为不适。
其下的贞观众臣们也觉得匪夷所思: 高官重臣居然做出欺瞒之举,可见其混乱。他们觉得不管李鸿章这件事办得好不好,但他能以欺骗的手段对待朝廷和君主,就说明
后者的威
慑力其实已经荡然无存。
此乃绝对的亡国之相。
在吐蕃与天竺的边境,出使天竺的王玄策正好如仙画所说,刚从牢里逃出来,正打算去吐蕃搬救兵。
他看不到仙画。
若是看到了曾纪泽这一段,估计会生出无限同情。
正是因为有了大唐在后面的支持,所以他才敢向吐蕃借了几千兵马就杀回天竺。辱他就等于辱了他代表的大唐!
这口气他可咽不下去!
而各朝代的工匠们,正在手忙眼忙的开始记录蒸汽机的构造。
北宋的沈括看得目不转睛,眼神热烈:原来这火车的头是可以随意更换的,后面的车厢是一节一节的,那岂不是可以想多加就多加?
他“嘶了一声,暗道: “那的确是运输神器。”
他看着车头冒出白色的蒸汽,然后轮子上的连杆结构开始动起来,带动整个轮子转动。这种严丝合缝的机械之美让他心醉神怡。
【当然了,聊到华夏铁路史,不得不说的就是京张铁路,这可是上了历史书的项目。】
【之前说唐胥铁路是英国人设计,但京张铁路是第一条由华夏人自主设计的铁路。大家当然知道,他的名字叫詹天佑。】
【当时,国内的经济与民生,尤其是铁路这种利润大的项目几乎完全被洋人把控。】
知道清廷要建京张铁路,列强们都心动了,纷纷派出了使者和设计师。
当然要选我们英国的方案,之前的吴淞铁路和唐胥铁路可都是由我们来设计的。
“我们德国修建出来的质量肯定是最好的。”
负责的官员们擦了一把冷汗: “诸位大人,朝廷决定这次的修建要用我们自己的人。”
那些洋人们理所当然的点点头:当然,你们华夏人虽然没法成为设计师,但是作为劳工还是很合格的。
官员弱弱的道: ……卑职的意思是这次的设计师朝廷也决定要用我们自己的人。
此言一出,满堂寂静。
【詹天佑是当时清廷的留美学童,成绩非常好,考上了耶鲁,学成归国后进了船政局,也参与了一些项目,算得上是当时华夏铁路领域的第一人。】
【他成为了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
【京张铁路的区域段,高山极多,很多地方山崖陡峭而且人迹罕至,当时又没有隧道技术,所以洋人们等着看笑话呢。】
【但詹天佑楞是给他们上演了一出打脸的爽剧剧情。】
京城某个洋人俱乐部里,一群人正在打斯诺克。
“听说了没?清廷把京张铁路真的交给了一个叫做詹天佑的中国人。”詹天佑,哪来的无名小卒?
也不算无名小卒,之前在南方跟着英国的金达修过几条铁路。
“那也是金达的功劳吧,中国人……”那人意味深长的停了一下,语气带着轻蔑, 头脑简单的劳工比较适合他们。
大家都笑了起来。
我也不信他们能修建成功,那段区域的地势太复杂了。即使是咱们来,也要花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