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1
如此之华夏,是否还是原本的那个华夏呢?
这就是文史的重要性啊!
怎么能不重视它呢?
帝王们想得要更多一些。
李世民对众臣道:“这其实和刚才说的是一个道理。若是大唐未来的英才都是从佛门道观开办的学校中走出来的,那自然不妥。”
更别提还是西方传过来的宗教了。
所以,教会学校必然消失,也必须消失。
即使现在皇室崇尚道教,但也绝不想在自己头上真的摆上一尊道祖的神像,让它凌驾于世俗皇权之上。
“思想之争,莫过于此。”
对这个颇有些研究和经验的朱元璋更是深有体会、呵呵冷笑几声:
“重塑衣冠,当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思想,听上去似乎虚无缥缈,没有实体。但这东西才是至关重要的。
衣冠也不过只是思想之下的一处小小细节体现罢了。
这里面涉及到新旧之争,阶层之争。
教育、建学校是柔性手段。
流血与清洗,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硬性手段。
“看来后世也不是那么完美的嘛。”朱元璋好不容易抓住后世的一点缺陷,使劲嘲笑。
心中隐隐还有些得意。
有了仙画的提醒,他的大明一定能少走一些弯路。
……
【总之,52年的这一次调整造就了一些优势,也留下了一些弊病。】
【等到咱们后面有钱了也有心力了,开始去苏联化,尝试走自己特色的路线,也在补之前留下来的漏洞,比方把单一性学科转变为复合性学科,然后重新建设顶尖的综合性大学。】
【道阻且长,但从结果来看,也算是越来越好吧。】
【1999年的时候进行了“大扩招”,那同样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天幕上,主播字正腔圆的播报着新闻:
“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决定今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33.7万人……”
高考考场外,记者采访了几个考生。
他们的情绪显然都还算比较愉悦:
“今年扩招了嘛,我觉得我还是挺有希望能考上的……我报考了上海大学的经济学院。”
“我报的东华大学的高分子专业。”
“希望能考上。”
【那会儿很疯狂,1998年我国高校有1022所,到2012年达到2442所,增加了1420所,每三天就能诞生一所大学,堪称奇迹。】
【同样有利有弊,所以后面教育部开始刹车减速。】
【然后,现在提倡的是让普通本科向应用技术本科转型,也就是说,开始重视起了职业教育。
】
【除了大学之外,大专、高职等等也都规划在内。】
【毕竟现在产业转型,各种产业链上都需要接受过教育的素质更高的“蓝领”…………
……
“㈨_[(”
当国家需要工程师的时候,就大力发展工科,当国家需要高素质蓝领的时候,那政策就会往这方面倾斜。
嬴政和刘彻等帝王开始思考现今的大秦、大汉等需要的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才。
“生于南为橘,生于北为枳,不可一味照搬后世。”
也有眼尖的人发现了后世考公的细节。
东方朔恍然大悟:“陛下,原来后世的科举是要等到大学之后才能参加啊!”
也就是说,如果不上大学,可能连科举都参加不了。
而且似乎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参加科举。
难说陆小柒一直强调的是“高考”的重要性,而非“考公务员”的重要性。
东方朔琢磨了一下“公务员”这个词,笑道:“此词甚妙。”
民间的老百姓们依然还沉浸在“找职业”的乐趣里不可自拔。
“看,那不是厨子嘛!居然还有专门的厨子学校。”
“他们连做饭都有人教啊。”
“别说,要是现在有这样的学校,我可要去学校门口守着抢人去!”开食肆和酒楼的东家笑道。
好的大厨多难找啊。
“爹,爹,那是木匠啊!”
也有女性开心的欢呼:“那是刺绣吧?还有裁衣!”
“还有那个,不就是工地上干活的么,脏兮兮的,居然也有学校教这个?”
大家只觉得大开眼界。
原来这些如今看来实在上不了台面,被归类为“工”和“杂役”的行当,在后世都是可以堂堂正正的进入到学校学习的!
读书人这个词语,似乎一下子就从神坛上被拉了下来。
不再神圣,但却变得更加的亲切、触手可及。
所有人心中对于职业阶层的偏见似乎一下子就被颠覆了。
深植于心底的“士农工商”在连续不断的仙画轰炸中早就被连根拔起,只剩下一两条根须还在死命挣扎,但眼看已经无力回天。
……
【教育,贯穿了每个现代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
【我们也在教育中汲取到了支撑起生活的能力以及引领人生的智慧,从而让人生能够变得更加轻松一点,顺遂一点。或许,这就是教育的实际意义。】
【好了,这次的视频就到这里,下次见。】!
第178章 一切都与钱有关(一)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UP主路小柒,今天的视频内容是经济,和大家聊一下华夏历史上的原始野生经济学家们和他们所创造出来的经济理论以及不重视经济从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路小柒语速流利的念完上面这一长句,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砺之后,丝毫不磕巴。
她花了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去查询那些经济方面的资料,甚至啃起了大部头的经济学著作,什么《国富论》、《资本论》什么的,现在即使是说一些相对拗口的经济学术语也不会舌头打结。
临时抱佛脚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用的。
最起码,甲方爸爸没有太为难她,改了一次后就顺利的过关了,让她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快乐的开始数钱。
而古代,收到了天幕投放的各个时空内,有的开始驾轻就熟的呼朋唤友,立刻抢占周围无遮挡的最佳地形开始享受不定期的仙画之旅,有的新时空则继续呈现出惶恐下拜、以为是神仙显灵的种种场景。
宫殿中点亮灯光,民间燃起火烛。
刚入夜的人间在短瞬的热闹嘈杂之后归于安静,只能听到仙画中那熟悉得清脆女声———
【经济这个词呢,在典籍中被正式使用应该是东晋时期,大意为“经世济民”“经国济物”,反正挺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