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3
查,于是主动写信给钦差,愿意将自己窖藏的四万两白银献与朝廷。
在钦差和一众人等的围观下,一箱一箱的白银被从地窖中抬了出来,在阳光底下泛着冰冷而耀眼的光泽。
【区区四万两而已!李自成在灭了明朝后,对王公大臣们“追赃比饷”,搜出来的白银有数千万两上亿两之多!】
【而崇祯帝,却穷得连军饷都发不出来!】
【最可笑的是,这群王公大臣们放着自家的藏银不捐不献,甚至还想要再发行一次宝钞来从民间夺银。】
京城之中人心惶惶。
“听说了没?朝廷又想要发行宝钞了!”
“此事可属实?”
“千真万确,我二姨的小姑子的邻居的姐夫,在宫中当差,听到了皇帝和户部官员们在议
论此事。”
“谁还信宝钞?不买就是!”
“兄台过于天真了,?_[(,
朝廷可以下令让你强买啊。到时候,你捧着真金白银过去,换回来的却是一堆什么都没用的废纸!”
“那可如何是好?”
“当然是赶紧关门走人啊!”
几日后,偌大一个京城,大部分商铺都关了门,商户们皆卷筐而去。
【所以,灭亡于农民起义的李自成之手,你说这是不是活该?】……
其他朝代的百姓纷纷对崇祯时期的百姓们报以了强烈的同情之心:
“换我也得卷铺盖逃跑。这一趟一趟的,没完了还!”
他这话说完,旁边的姑娘忽然噗嗤一笑。
“你笑什么?”
“没什么,”姑娘忙解释,“只是你这个形容,忽然就让我想起了春天时的韭菜,割完了一茬,只需要几天就可以长出新的叶子来,然后又可以割下来一茬。我并非笑话你。”
那人恍然大悟,笑了起来:“你别说,还真是!可不就是春韭么?”
笑完,又觉得十分悲哀。
唐朝。
李世民摇摇头,露出不敢苟同的神色。
“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民众虽愚,但谁会愚到肯以一金买一纸呢?”
所以这个招数实在是很蠢很离谱。
遭遇到民间的反抗,简直是顺理成章的。看来,那会儿L的确是没有什么经济上的能臣了,能想出这么昏庸的招数,灭亡也是迟早的事情。
明朝。
夏原吉也露出了惨不忍睹的模样,对大明末代皇帝和臣子表示出了极大的蔑视。
在心中悄悄道了一句:“一群蠢货。”
朱元璋这次倒没有愤怒,甚至难得的反省了一下自己:“一步错,步步错!那时候的果,源自于现在的因啊!”
要不是他推出了宝钞却又没有好好的去运作他,反倒是又折腾这个又折腾那个,让普天之下的老百姓们对朝廷失去了信任,后面的一系列事情或许就不会发生。
归根结底,都在他啊!
好在现在还为时未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居正在万历年间颁布的一条鞭法。】
【和历史上的变法一样,它短期的让明朝复兴了那么一阵子,国库充盈了那么一段时间,但是由于设计之初的种种弊端,到了后期就开始显出其破坏性。】
【一条鞭法规定,合并徭役劳役田赋,几税合一,按照田地亩数来计税,并且不再征收实物,只征收货币。】
【这其实是很大的进步。】
【但是!张居正可能是为了银两的流通,他规定税收只收白银!】!
第187章 一切都与钱有关(十)
张居正有些紧张。
仙画的这个转折显然是有暗指的——肯定是因为这条规定造成了什么不得了的后果。
不过,仙画也的确说对了,
统一定为只收取白银就是为了让这些豪强士绅们将他们手中的藏银给拿出来!
而且,
还能消除一部分之前大明宝钞所带来的坏影响。
他和他的幕僚们以及追随者们都觉得这是很值得一试的方法。
为何仙画会特意提前这条?
张居正觉得,明明按照田亩数来收税才是一条鞭法里面变动最多也最核心的内容——有了这条,就可以去丈量那些士绅豪强们所拥有的土地,并且让他们多缴纳税银。
毕竟,在这之前,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千方百计的隐匿自家的田地,对国家财政的贡献甚至还不如贫民!
田赋不均,才是造成国匮民穷的主因呐!
张居正带着一些小疑惑,继续向下看——
【只要银子不要其他,在民间完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很多奇葩的现象。】
【比如,一到征税的时节,在一些“聪明人”的运作下,银子就开始升值,而铜钱就开始大幅度贬值。】
【那会儿,银两主要是集中在地主阶层、大户人家手里。而小农户手中可没那么多银钱,他们很多都只有为数不多的铜钱。】
到了交税的时候。
镇上面的几家大户人家大门敞开,热闹非凡,从四周乡镇赶过来的农人从大门口一直排到了街道上。
他们的脸上并没有什么喜色,反倒都是疲累与麻木。
他们都是来兑银的人。
只有在听到管事宣布今天的一分银子需要二十文钱才能兑换得到时,他们的脸上才闪过不可置信和焦急、愤怒等神色。
“今日咋个那么贵?前些时候都是十二文钱就可以兑一分钱!”
大家嚷嚷起来。
管事气定神闲:“现在是交税的时候,这么多人兑钱,我们哪有那么多白银?物以稀为贵,懂不懂?”
农人们不想懂,气愤的往地上啐一口:“抢钱呢你们!啊呸,我换一家去兑。”
管事笑吟吟的:“尽管去,今日你若是能找到开价更高的,算我输!”
被他这么一说,原本往外走的农人们又犹疑了。
三分之二的人停下了脚步。
【一条鞭法的这个规定,让财富更加向大户们靠拢,而农家小户的财富却在缩水。有钱的更有钱,穷的更穷,阶级的分化更加严重了。】
【另外,虽然将几税合并,不用缴纳实物税这事儿理论上很先进,但任何政策最需要警惕的就是一刀切。】
明朝的朝堂之上。
反对一条鞭法的保守派们正在激情开喷:
“自从山东推行此法,搞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商贾们疯狂逐利,就连老百姓也都会人心思动。这是抑
本利末之举,必须立刻废除!”
“且一条鞭法根本不适合北方,只适合南方,南方商贸发达,北方却更重农耕,岂可同等对待?”
【大部分的保守派们只是认为一条鞭法刺激了工商业而打压了农业,会让农民不再安于种田,都一股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