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
吧?”
她要是全无要求,反而惹人生疑。这要求一提出来,众人连忙答应,生怕薛玉霄反悔,纷纷凑上前去,报出自己的姓名籍贯,恨不得把祖上三辈都告诉给她。
薛玉霄一一记下,收了一整个田庄的粮食,让打扮成家仆的近卫接收粮食,堆满后方空置的运货牛车。她顺便问了问附近的司马氏田庄,按照顺序一一造访。
田户们得了钱财,放下心来,对她千恩万谢,言语中不由得埋怨“钦差”几句——还好有这位好心的管事帮忙!不然性命危矣。
及日暮,薛玉霄整理好数个田庄上的北人隐户名册,停在郡内歇脚的一处客舍,她把名册往小案上一放,叹道:“还好我动作算快,再迟个七八日,连人影也看不到了。”
裴饮雪为她煎药,用蒲扇轻轻扇动炉火,道:“仔细别累着自己,明日再去,我替你写也无妨……你连证据人数都拿到了,不如后天就前往司马氏坞堡,面见那位河南王。”
薛玉霄却笑了笑,道:“后天?给她们一点时间吧。”
裴饮雪抬眸看她,从妻主唇边这点微妙笑意中,感觉到一股深沉的算计。他立即意会,道:“这可是当过皇帝的司马氏,要是逼得太甚,恐怕伤及体面。”
“裴郎啊裴郎,你们小郎君的心太善了,事事留有后退的分寸。”薛玉霄支着下颔,微笑道,“我为隐户免除徭役、减轻赋税,她们却造谣污蔑,说我害人去死。是司马氏逼人太甚——该给我叩头请罪。”
伐鼓撞钟海内知(1)
第59章
七日后。
“家主——家主——”一匹快马从司马氏坞堡外跑来,一个强健高挑的侍卫从马上翻身下来,低头向家主司马慧行礼,抬起头,眼睛却望向她身后那位鬓发微白、年约五十上下的姨母,“消息已经确定,说京兆钦差已经不在陪都,如果她们往豫州来,算算时日,到河内也就是这两日的功夫。”
司马慧转头看向身后的长者:“姨母,陪都派人来做什么?”
她身后乃是她的亲姨母、兼任启蒙老师,官至河内郡郡丞之人,其名为司马熹。她垂手拍了拍女孩的肩膀,道:“不过是要从我们手里抢夺人口土地出去罢了。”
她拉着司马慧回首欲走,远处又是一匹快马,马匹跑到面前几乎停不住,缰绳勒紧,顿时跪倒在地。上方的侍卫吓得魂飞魄散,面如土色,撑着精神下来回话,张口便道:“家主,钦差已入河内,这是官道驿站递来的拜帖!”
她双手呈上,司马慧伸手过去还未接住,上方便有一只手取过拜帖,打开一观。
司马熹看了拜帖,见上面写着到访的时间、地点,末尾还落着军府和凯旋侯的两方印章,印文分别为“都尉薛氏之印”、以及“功冠三军凯旋侯宝印”。
时间居然就是明日。
她回头望向诸位族老,面色不由得沉淀下去。一众人前往议事堂商议,反而将司马慧甩在身后。两旁的侍从催促她跟上去,小女孩儿却道:“反正也并没有我的事,为什么我也要听?”说着便折回房间,并没有参与议事。
众人在堂中交流一番,确认田庄上的隐户已经转移至临近的郡县,并且与临近郡县的其他士族做好了交换协助掩藏的约定。而无法确定归属的土地也同样伪造了一批契约书——钦差据说是个年轻娘子,能有多少见地,能有什么本事?恐怕根本认不出真伪。
坞堡内的灯火至深夜方歇。
次日一早,整个坞堡便严阵以待,甚至还有族兵凌晨磨刀,为壮大声势——河内司马氏虽无反叛之心,但有时在起冲突之前,武力威慑也十足重要。
司马熹将族兵安排在四周,一个个身强体健、凶神恶煞,身上绑着皮甲、挎着砍刀。就这么整肃地等到日上三竿,在族兵部曲们皆腹中空空、忍饥挨饿时,土断钦差终于到了。
那是十分朴素的马车。
然而周围随行的人却跟“朴素”二字毫无关系。薛氏近卫都卸去伪装,披甲佩剑,一个个面色凛肃、目露寒光,靠近时刀柄与腰甲的碰撞声交错响起,冰冷得令人牙根发酸。
车帘打开,薛玉霄一身玄色便装走了下来。她面庞带笑,看上去亲切温柔,冲着在场唯一一个孩子开口道:“可是河南王当面?下官薛玉霄,奉旨检籍,前来与河内大族相商。”
司马氏的部曲看到钦差近卫,两相对比,相形见绌,一下子就蔫儿了。此前被主家嘱托的冲劲儿十分散了八分,只觉得这些军娘威风凛凛,剑上必然沾过鲜血,非族兵部曲所能抵抗。
薛玉霄曾随军府剿匪,战功卓著而封侯,如此情况也不算太过超出意料。司马熹面色不变,垂手拍了拍甥女的肩,代为答道:“原是钦差至此,我们恭候已久了。”
薛玉霄看了她一眼,问:“这位是?”
“在下单名一个熹字,是河内郡丞……”
“我与河南王说话,这位大人怎么能插言开口呢?难道司马一族的大事皆你决断,你才是族中之首?”薛玉霄似笑非笑地看过去,语气柔和地问,“有你回话的时候,不急。”
司马熹没想到她态度柔和,言辞却如此骄横,面色变了变,暂时忍耐道:“自然以郡王为首。”
薛玉霄看向司马慧。
司马慧不过十岁女孩罢了,虽然自小受到家学教导,早早开蒙,但其应对程度毕竟有限,被薛玉霄目光凝望,面露慌张,向身后的族老抛去求救神色,求救不成,才学着姨母与诸位长辈应答之姿,生涩道:“是。我就是司马慧。”
薛玉霄带上亲卫,与她闲聊几句,话语引导,将司马慧的紧张忐忑缓慢安抚下去,旋即随众人进入议事堂。
众人迎其为客,又是陪都奉命所来,故只坐在司马慧的下首。仆役奉茶上来,是一盏大叶冬青,又名苦丁。此茶药性苦寒,并不适合拿来招待客人。
豫州常出名茶,并非风物所穷之地。
薛玉霄扫了一眼,并不言语。她知道这是一种无名的示威。不过像这种繁琐小节,她其实一点儿都不介意,便平静地伸手接过,啜了一口。
李清愁掩藏身份,如侍从般立在她手边,用手心抵住她的背,似乎是说“如若不满,现在就可以挑明翻脸。”
薛玉霄没有发作,仍旧和颜悦色道:“不必多言,各位也知道我是为检籍而来。豫州乃中原之地,当时收留了不少北来侨民,白籍人口可有名册?”
司马慧看着姨母的眼色,道:“有。有的……让我老师跟你说吧!”
薛玉霄的目光移动到她身旁的司马熹上,淡淡地喝了一口苦丁茶。茶水上方的绿叶浮动不定,苦味在舌尖上弥漫。
她沉默对视的这半晌,其他人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