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


不必说,只要垂首盖印吧?”

王秀确实作此想。

只要凤阁通过此事,有士族和百官的压力。谢馥很难强硬地拒绝。

王秀不想给皇帝商议周旋的余地。

但皇帝在军府中也不是没有耳目,譬如她人还未至,就知道众人要调用十六卫府。在众人商议的时候,已经有人派侍从传递消息。

“十六卫府不可擅动。”谢馥道,“要是再出了一年前的乱子,京郊有匪贼造反,可有第二个如薛三那样的娘子未卜先知、协助卫府镇乱?”

她坐在王秀身畔,看了一眼薛玉霄,很快收回视线,“丞相……还有两位将军,不如另择他法吧。”

“京中有紫微卫守护宫闱,陛下何须畏惧。”王秀道。

“朕非畏惧。”谢馥道,“紫微卫不过千人,守护宫闱日夜交替,已无人手,何况整个京兆。”

“臣会为京兆留六千人驻守。”王秀继续说,“其余一万众,并三位将军的亲军、都尉亲卫,以及军府麾下,共两万五千余人,前往收回徐州。”

谢馥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转而道:“我们与鲜卑部族之战,胜者百中无一,军士常常逃窜。这跟剿匪不同,剿匪是安内,兵将尚且没有畏惧之心,但对外,特别是与‘夏’之战,自朕登基起,未听闻有胜绩。”

王秀说:“陛下,难道鱼刺梗阻在喉,我等含血而咽,就再也不食鱼了吗?”

谢馥道:“丞相难道不知道胜率渺茫?大齐已非昔日之齐!江山只余半壁,朕还不想让它葬送在朕的手里。”

王秀答:“陛下稳坐陪都,不见血光,有何惧哉?”

她凝视这个年轻的帝王。这是她和薛泽姝亲自选择的“明主”,然而在那个风雨幽晦、波澜不断的时候,当年的谢不悔却全然不是这套说辞,在先帝的朝堂上、在群臣的审视下,皇女谢不悔公然反驳了先帝的“议和”之策。

但那时,东齐的败绩才刚刚开始。

谢馥沉默片刻,道:“朕已经不想再因为战败而议和了。我们免除战役,与民休息,跟夏谈一谈条件,换回徐州,这才是上策。”

李静瑶看了一眼下方的两个李氏晚辈,回首道:“若是议和容易,确实比发兵更加俭省。”

王秀不语。

她难道不知道议和更为“俭省”?举战从来都是百姓之苦,然而——拓跋婴为什么会在这个冬日率兵攻城?就是因为她们尝到了太多、太多战争的甜头,一旦有需要就会随时回头咬东齐一口,从这半壁江山上撕下一块肉来。

无论是文化、经济、人口,还是更多的钱粮,对于她们来说都太过诱人了。议和,这不过是把肉送到狼的嘴里,换取一时的苟活。

王丞相不语,众人一时心思各异,只有薛泽姝双眉紧蹙,将要起身开口。在薛司空开口前,反而是军府席位间响起一声长叹。

薛玉霄伸手给自己倒茶,看向谢馥,道:“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啊?”

谢馥面色一紧,被她诘问得一时无言,半晌道:“薛玉霄,你没有听明白我说什么吗?你是剿灭了水匪,但两者并不相同。军士面对鲜卑,士气首先便落下一截,不可能……极难取胜。”

她本想说不可能的。

薛玉霄道:“那就请陛下亲征,将象征着天女的大旗镇在战局后方,让每一个人、每一把刀,都能看见凤凰纛旓的图案,我不信有皇帝督战,她们谁敢后退半步!若有之,臣替陛下杀。”

谢馥哑然失语。

这的确是一件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即便皇帝与世家共掌天下,但在名义上,肩负着“皇帝”这两个字的人,在普通平民百姓、军士官兵的心里,就是天下之主,是凤凰转世,是贵不可言的主宰。谁敢退到皇帝的纛旓后面去,连祖宗都会从坟里爬出来大骂。

薛玉霄望着她道:“如果陛下愿意提振士气,亲征徐州,臣愿为陛下亲卫,但凡有险境,必守于陛下身前,效死无悔。”

谢馥扣住桌案一角,手指绷得青白一片。她面色沉凝,半晌才道:“玉霄,你这是逼我吗?”

薛玉霄道:“您不记得答应过我什么吗?”

在她奉命检籍之前,谢馥曾经许诺过,不会再阻拦军府征北、收复失地的意图。

谢馥久久不言,良久后忽然起身,跟随行内侍道:“把玉玺交给王丞相,你们自己盖。”说罢便拂袖而去,没有再停留。

皇帝离开后,众人这才松了口气。李清愁不由得看向薛玉霄,低声道:“别说,还真是个好办法。”

薛玉霄道:“是啊。真是个好办法……绝没有比这个更提振士气的了。可惜陛下不可能去徐州。我开口提及,不过是想要开窗先破门罢了。”

李清愁无奈一笑:“你这破门之法,真是吓了我一跳。”

万马齐喑究可哀(3)

第71章

为收徐州之事,军府议至天明。由户部负责后勤粮草,司农卿为总调度。

因事发突然,粮草役妇还需要调集筹备,所以不能立即发兵,约有数日延误。军府众人、尤其是出身士族的军府娘子,便回族中调集部曲亲卫,备刀、备马,安排府中事宜。

薛玉霄与母亲长谈一夜,又挑选弓箭武器,养足精神,亲自喂了踏雪乌骓。终于在启程前一天,在腹中思量好措辞,回到房中。

室内放着一架屏风,映照出裴郎坐于小案边写字的背影。他坐姿端正,肃肃如松,袖摆在窗下清风中被带起一丝轻微的摇曳之意。

薛玉霄在门口望了片刻,卸下随身刀刃。在刀剑轻碰声中,裴饮雪写字的笔杆一顿,低声道:“我原以为你要一直点将操练到发兵那日。”

薛玉霄方才在校武场上着重操练了一下自家亲卫。虽说她们平时也勤于练武,但薛玉霄从来没有亲自试过韦青燕所率一队亲卫的水平如何,如今正是时候。

她穿着窄袖金领的贴身练武服,为便于行动,不戴配饰,只在玄色革带上附了一个玉兽头带钩,内侧能藏匿一把匕首,浑身热气未散。

薛玉霄坐在小案对面,没有正坐,而是略微慵懒随意地将手臂抵在案边,将裴饮雪斟了茶、却已经凉透的这一盏饮尽,开口说:“因为我仔细想想,家中有你坐镇,实在不用像旁的军府娘子那样回去交代个三天两夜,没完没了。”

“似乎是夸我。”裴饮雪搁笔思考,将她手中的空杯取回,重新温盏斟茶,续道,“冬日喝不得冷的。不许喝。”

薛玉霄道:“发兵后就顾不了这些了。”

裴饮雪抿唇不语,将冒着热气的杯盏推给她,少许沉默后说:“原来只是嘴上夸我,一时把我哄住了。如果非要你忧虑我不能持家,才与我多说两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