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


罢了。”

主簿道:“是我说错了。还请少卿大人静候佳音。”

“可不能只等着,这事需要我们主动引导。”

赵道生被抓的消息很快传入了东宫,李贤听到后,整个人都愣住了,焦急地在屋内走来走去。

心腹刘纳言和张大安匆匆而来,李贤连忙将人带到书房中,急切问道:“现在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刘纳言道:“赵道生当街纵马理当处罚,殿下不必担忧。”张大安也在一旁附和。

李贤脸色发白地小声说了一句话,惊得刘纳言和张大安身子晃了几晃。

“那可是朝廷命官!”刘纳言几乎是低声吼出来。

李贤道:“那件事是他自作聪明,我现在该怎么办?”

刘纳言和张大安对视了一眼,同时对李贤说道:“赵道生不能留了。”

李贤闻言一震,道:“有没有别的办法?”

刘纳言缓缓摇头,道:“找机会派人进去让赵道生自杀。否则,殿下的处境将大为不妙,东宫恐怕会遭灭顶之灾。”

李贤沉默不语。

刘纳言急道:“赵道生自作孽不可活。殿下,你要尽早下决断啊!”

李贤双手抓着案角,在刘纳言和张大安的焦急等待中,终于出了声:“就照你们说的办。”

说完,李贤一脸颓然,身心俱疲,他能想象出将要面临什么血雨腥风了。

然而,逼杀赵道生的事情进展得十分不顺利。赵道生被严密看守起来,任何人不能靠近。

李贤愈发感到寝食难安,祈祷赵道生不要将买凶杀明崇俨的事情招供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太子妃房宜蕙也嗅到风雨将来的气息,她严格约束东宫诸人的言行。

赵道生被捕一事许久没有动静,李贤更加紧张了,心情十分狂躁,平日里最爱的马球都不打了,整日和刘纳言、张大安几个心腹商议事情,但始终无计可施,只能被动地见招拆招。

刘纳言长叹一口气,对李贤说道:“殿下,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了。”

“这事其实也不大,殿下不认这罪,推到赵道生身上,顶多是驭下不严。这事的关键在于天皇和天后的态度,若他们不在意,殿下自然无事。若……”张大安说着说着停了下来。

“阿耶那里应该没事,但天后……”李贤揉了揉眉心,道:“你们各有好的办法使天后回心转意?”

刘纳言想了想,道:“若能说动永丰公主为殿下向天后求情,此事或许还有转机。”永丰公主据说和天后姐妹情深,又是天后的心腹爱将,有她出马,事半功倍。

张大安道:“不行,永丰公主身在泉州,恐怕远水解不了近渴。”

刘纳言道:“不管行与不行,殿下还是给永丰公主寄一封书信。”

李贤闻言,道:“我不如刘洗马文采出众,还劳烦你拟一封来,我手书,然后寄给三姨。”

“是。”刘纳言挥笔写了一封辞藻华丽言辞恳切的书信。

这封信寄出去没两天,大理寺就给天皇天后上奏禀告说已经查明正谏大夫明崇俨被害一事。

朝臣听到后哗然,不是奇怪这件事的结果,而是惊讶于这件事竟然被拿到朝堂之上讨论。

李治避无可避,只得让大理寺少卿当众禀告。

太子指使养户奴赵道生杀了正谏大夫明崇俨。

此话一出,尚书左仆射刘仁轨立马出列驳斥道:“太子乃国之储君,人品贵重,朝廷上下有目共睹。此乃无知小儿陷害太子,还请天皇天后明鉴。”

大理寺少卿当仁不让道:“刘相此言差矣,人证物证俱在,怎么能说赵道生陷害太子?”

刘仁轨双目炯炯道:“一个奴婢何谈气节?在严刑逼供下,自然是让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大理寺少卿道:“刘相为何不见见证据再下结论,难道是要隐瞒什么吗?”

侍中郝处俊道:“刘相所言极是。赵道生污蔑太子,臣请天皇斩杀他以明法纪。”

……

众人吵吵嚷嚷,李治正要说话,却被武媚娘抢先道:“既然众位卿家有异议,着令薛元超、裴炎、高智周办理此案。”

闻言,李贤一系脸上均是一白。这三人或是天后一系,或是中立,或与英王关系匪浅。

下朝之后,李治和武媚娘之间的气氛比三九天的寒冰还冷。

“媚娘,你确定要这样做吗?贤儿他是你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呀。”李治忍不住出声道。

武媚娘面色微寒,抬头看着李治道:“是他行事不周让我抓到把柄的。”

李治叹了口气,拉起武媚娘的手,恳切看着她道:“我们已经失去了弘儿,不能再失去贤儿了。”

武媚娘闻言,抽出手对李治说道:“显儿性格仁孝与陛下类似。当年废太子和魏王都能善终。陛下,你不必为贤儿忧虑。”

李治双手抱着眩晕的头,有气无力道:“我们做父母的终究要和孩子走到这一步吗?媚娘,你再给贤儿一个机会吧。”

武媚娘坚定地摇摇头,厉声道:“陛下,你看看他的应对可有一丝帝王应具有的胸怀、谋略和敏锐吗?”

“他不适合当皇帝!”武媚娘下了定论。

李治沉默良久,始终没有应允,只道:“再看吧。”

然而令李治没想到的是,裴炎三人在东宫搜查证据时,竟然在马房搜出数百铠甲。私藏铠甲,那可是谋反的罪名!

李治听到这个消息后,长叹一声,大势已去。

不管李贤是有意还是被人陷害,这都说明李贤输了。在他偏帮太子的情况下,太子依然输了。

调露二年,皇太子李贤被废为庶人,幽禁长安,其他连坐被杀被贬者十多人。

第66章 . 我的天后堂妹 太平公主×房如雪

自从李贤被废为庶人后, 李治又病倒了,躺在床上头晕目眩。

病中多思,他一直在想自己是不是做对了。

作为父亲, 他默认妻子圈禁两人的儿子,而且还是自己曾经寄予厚望的儿子。

作为皇帝,他放弃了这个继承人。之所以放弃他并不是因为他的才能不如新任继承者, 而是因为他没有斗得过自己的母亲。

李治与其说选了仁弱的李显当太子, 不如说将大唐帝国交给了武媚娘。

兜兜转转,一切饶了个弯,又回到了原点。

回到了李治曾经设计的儿子登基太后辅政的局面,只不过这个儿子不是病弱的弘儿,而是仁弱的显儿。

李治禁不住想,要是弘儿还在,该多好啊。贤儿也不必圈禁,媚娘年老之后, 政权会平稳过渡到弘儿和太子妃的手中。

弘儿的太子妃很像媚娘呢。弘儿若在, 他们小夫妻一定会像自己和媚娘一样相互扶持共同治理好大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