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8
武媚娘的眼睛微微睁大。
过了一会儿,反应过来的武媚娘大笑起来,武婧儿也跟着笑起来。
是的,太宗皇帝已经找到了正确的路,并且向天地黎庶交出了几乎满分的答卷。
太宗皇帝政变上位,杀兄杀弟逼父,完全将兄弟友悌,对父孝顺置之不理。但到了今日,谁提起太宗,没有不怀念的。
“我当以太宗皇帝为鉴。”武媚娘郑重地说道。
她进宫的晚。进宫时,能婉言熄灭太宗怒火的长孙皇后已逝,朝中又有魏王李泰和太子的争储斗争,太宗皇帝比初即位的那几年更暴躁更易怒。
这与她小时听到太宗皇帝英明神武虚怀纳谏的形象,相去很远。她了解的太宗固然雄才伟略,然而对当时尚且年轻的她而言,却有很多缺点。
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关于太宗的记忆变得柔和,仿佛带了一层滤镜。而且,太宗的形象在时间流逝中掺杂了武媚娘的演绎。
武媚娘说她向太宗学习。
与其说是像太宗学习,不如说是向她想象中的那个完美的明君靠齐。
正当武媚娘春风得意,想要在这江山之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时,博州传来消息,琅琊王李冲谋反。
“终于来了。”得到消息的武媚娘冷笑起来:“召宰臣进殿商议事情。你们都留在这里,以备咨询。”
宰臣们也是刚得知琅琊王谋反的消息。同样谋反的场景再现,但此时却没有人像裴炎那样有胆子敢提议返政。
发生叛乱,自然要去平乱。宰臣中讨论的是谁要去平乱。
事实上,大唐能征善战的将领都镇守四边,安西的王孝杰、西南的秦梦年和黑齿常之,北方的库狄云珠和安东的王方翼。
这些人闭着眼睛挑一个,都能轻易平定叛乱。边地形势复杂,镇抚的部族各个都不好惹。能将这些刺头压制得死死的这些人,那都更不好惹。
大臣也知道这些。于是有人提议,不若调回一个,任命为行军大总管,镇压叛乱。
“不行。”有人出言反驳:“逆贼李冲不过是一优游子弟,陛下随意遣一大臣即可平定。若调动诸位都护将军,怕引发蕃部动荡。”
“如今天下晏然,百姓安居乐业。逆贼李冲不得人心,失道寡助,朝中人才济济,定有斩逆贼于马下的能臣将领。”又有人附和。
武媚娘打断众人的话,说道:“传我命令,任命作左金吾将军丘神勣为清平道行军大总管,平定逆贼李冲之乱。”
“是,神皇。”武媚娘得到“圣母神皇”的尊号后,就令大臣称呼自己的尊号,神皇。
也许是神皇这个称号挑动了宗室大臣敏感的神经,也许是宗室想趁机攫取更大的权力,故而发动叛乱。
琅琊王李冲是太宗皇帝第八子越王李贞的长子,担任博州刺史。此次,李冲伪造李旦印玺,冒称皇帝被幽禁,请他们勤王,这才发动叛乱。
平乱的人选确定后,大臣心中一慌。丘神勣,竟然是处事酷烈的丘神勣!
丘神勣这位可是连神皇的亲子都敢逼杀的人,更何况是宗室大臣?
大臣离开宫殿后,互相看了一眼,唯有苦笑。太宗即位,杀了废太子和齐王;高宗即位后,办理了房遗爱谋反案,宗室大臣皇亲国戚牵连无数。
如今琅琊王李冲谋反,怕又是一场血雨腥风,而且处理这事的又是丘神勣。
残阳如血,染红了半边天。
深宫的李旦在武媚娘的有意纵容下,也收到了这个消息。他定定看着窗外的残阳,面带忧色。
刘道涵忧虑问道:“八郎,他们谋反,可与我们有碍?”
李旦回头笑了笑,安抚道:“无碍,有阿娘在,我们都会好好的。”
“阿娘?”刘道涵惊讶了下。
正是因为神皇,李旦连皇帝的自称和他称都不敢再用,让刘道涵称呼他为八郎,其他妃妾称呼他为郎君。
正是因为神皇,李旦这个皇帝现在过的连之前的相王都不如。
刘道涵先观察了眼四周,见无人才小声说道:“勤王……”
李旦笑了,笑声如秋水一样澄澈,李道涵愣住了。
“勤王……哈哈哈,当年董卓勤王,废少帝立陈留王。宗室之中有谁真心勤王?有谁不在意皇位?”
“阿娘在,我们尚可平安;诸王在,我们均要身死。”
李旦虽然性格淡泊,但身为高宗和武后之子,身上自有一股傲气。他自认才干能力均不如阿娘,被阿娘幽禁,技不如人,甘愿认输,小心谨慎地活着,以待来日。
但琅琊王李冲嘛,请问是哪号人?
不过是看不清形势,错估阿娘实力的狂妄之人。
又听到丘神勣前去平乱,李旦心中五味杂陈。他六兄因丘神勣而死,如今这把利刃被阿娘挥向了宗室。
这是李氏的多难之秋啊!
第124章 . 圣母神皇 平定诸王之乱
武婧儿很久没有想起过去的事情了, 然而最近过去的记忆纷至沓来,让她时不时陷入回忆。
明月如昼,夜凉如水。武婧儿坐在观月亭上观月, 月亮饱满而明净,就像刚从澄澈的井水捞出的一样,高高地悬在空中, 温柔而沉静地俯瞰着被夜色笼罩的大地。
就像温柔而公正的母亲那样,圆月默默注视着这世间的男男女女,看着他们忙碌、受苦、奋斗。
此刻, 武婧儿突然觉着她与这世界变得疏离起来, 像过客一样,扬起一阵灰尘, 或者荡起一圈涟漪, 又匆匆离开。
什么都没有留下。
什么都没有改变。
武婧儿不由得升起来一股挫败和无力来,她可能并没有拥有想象中那么大的力量去改变一切。
观月亭前的道路一直向前延伸,远方月光倾泻。她的路在什么方向, 武婧儿不知道。
她年轻时,身体健康精力旺盛, 走南闯北,无所畏惧, 潜意识中地带着莽撞和冲劲,穿过高山、密林、海洋、风浪, 沼泽,去寻求那改变历史的种子。
但越是在尘世中打滚, 越是在宦海里起伏,越是往思想深处琢磨,武婧儿越感到无能无力。
丘神勣、索元礼、周兴和来俊臣这些酷吏, 都是在武媚娘默许下才出现的。当然,武婧儿也默许了。
武媚娘总有一些她自己不能做,但迫切需要别人去做的事情。酷吏应运而生。
“你怎么还没睡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武婧儿耳边响起。
武婧儿猛然回过神来,就看到武媚娘独自一人提着灯笼沿着石阶走上来。
观月亭下,一盏盏暖橙色的灯笼如同盛开在黑夜中的花。
“睡不着,就出来看看。”武婧儿笑着起身,请武媚娘坐下。
武媚娘回以笑容,坐下,将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