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3


白孔雀则是纯白干净,仙气十足。

尤其是白雪,它的尾屏比其他白孔雀都要大,高达1.5米以上,尾屏顶端居然接近人的身高。

一簇簇浓密的尾羽抖动着张开,眼状斑也是纯白,好似交织在一起的白色薄纱,丰满稠密,圣洁优雅,唯美到了极点。

每次一开屏,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围观,被誉为‘最美白孔雀’。

在这样的情况下,禽鸟馆的热度自然水涨船高。

基于拼图难度的增加,收藏级套盒的价格从8888元涨到了9999-12999元不等,每套限量1000份。

而涵盖了21个景观区的花间集全套限量版微缩模型,价格从99999元提升至199999元,翻了一倍,限量200份。

这个价格的确很高。

但叶晗设身处地的想了想,能买得起10万元限量版的富豪,不会是价格敏感型客户,更倾向于价值。

目前市面上没有同类型产品,仅花间集一家,且W04打印的精致度是无法复刻的,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果不其然,价格的提高并未影响到销量,反而因为花间集影响力的扩大有了提升。

今年,随着花间集名气大增,游客数量节节攀升的同时,周边产品的营业额也再破新高。

这才5月份,整体的销售额已经能和去年全年持平!

想必翻倍没有问题。

叶晗看着系统统计的数据,露出了笑容。

5月份,杜鹃园的高山杜鹃盛开,成为牡丹园、紫藤花长廊花期结束后,花间集的又一大盛景。

杜鹃园自去年11月份便打造完成,大多数人游客路过的时候也能看到‘杜鹃园’的牌子,曾经引发过一阵讨论。

然而,高山杜鹃对于大众来说并不熟悉,加上杜鹃花要等到半年后才会开放,久而久之就没有什么人关注了。

5月上旬,随着花苞的孕育,花间集公众号提前发布通知:

【高山杜鹃花期将至,欢迎大家前来欣赏‘花中西施’的美。】

并做了一期关于高山杜鹃的科普。

以花间集如今800多万的粉丝量和活跃度,立即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

“第一次听说高山杜鹃,看图片好美。”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好像平时去公园、植物园、森林公园…都没有这个品种。”

“杜鹃花就是映山红,小时候在山里看到过,漫山遍野的红色。”

“想起‘杜鹃啼血’,一直默认杜鹃花是红色,原来有那么多花色和品种。”

“确实!而且每种都好美,想知道开花的时候真的有那么好看吗?”

“去年在G省的百里杜鹃景区拍到的,分享一下。[照片][照片]”

“哇,好壮观,漫山遍野的杜鹃花。”

“我在E国留学的时候,每个花园都有高山杜鹃,还以为是当地的特有品种,没想到发源地是我国。”

“19世纪植物猎人带过去的吧,E国的老传统了,连偷带拿(白眼.jpg)”

“不得不说,欧洲国家的气候适合高山杜鹃生长,培育了大量园艺品种,反而是国内见得不多。”

“不好养啊。根系浅,喜冷凉,耐寒不耐热,怕干又怕湿。我妈老养花人了,结果还是没养活,死了两棵。”

“G省太远了,希望花间集能让我一睹高山杜鹃的美。”

“看描述,下周就到花期了吧?非常期待!”

……

以花间集当前的热度,每篇公众号的阅读量均为10W+,但超出多少只有后台能看到。

5月1日,王莲餐厅开放的通知和配图,阅读量超过180W。

官博的讨论更加热切,短短几天点赞量超过百万,评论7万多条,还不算各种转发、营销号的分流、媒体的参与等等。

这些全都是实打实的数据,无掺假,可以说完全抵得上当红明星的热度。

而高山杜鹃的关注度,显而易见的冷淡。

后台的阅读量维持在20万左右,一天过去还不到25万,与之前相差7倍有余。

几乎是近两个月的最低点。

毕竟像千人植树活动、与蚂蚁S林的合作,牡丹园、热带雨林空中花园、兰花秘境,孔雀开屏……以及新开放的王莲餐厅和森林景区,各个都是爆点。

网上热搜不断,公众号的阅读量从未少于50万。

并且有‘花间集与蚂蚁S林的合作’以及‘王莲餐厅’两个超级爆点的加持,相关词条的阅读量和搜索量均破亿,热度爆表。

在这样的情况下,杜鹃园的关注度着实不高。

如果没有庞大的粉丝基数,估计数据更差。

柳艺前来汇报的时候,内心忐忑不已。

不过叶晗对这种情况早有预估。

她之前在社交平台搜过相关词条,最高点赞数不过两万,专门的介绍更是寥寥无几。

足见大众对于高山杜鹃的认知度,想必没多少人关注。

但叶晗觉得,这种情况是因为大家很少见到‘花中西施’,一旦见过之后,会有很多人喜欢的。

第171章 花中西施-高山杜鹃

高山杜鹃一般生活在海拔1500-4000米的山地林下或草坡, 山上的温度一般会比山下低10度左右。

为了模拟原生态的环境,叶晗将杜鹃园的温度降低了5-7度,让花芽更好的孕育、积累更多营养。

正常而言,大多数花卉像桃花、樱花、梨花、牡丹、芍药、月季等等, 都会在春季气温回暖的时候绽放, 花期集中在3-4月, 给人们带来一场缤纷绚丽的春景。

而高山杜鹃, 便如同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所描述的那样, 等到大部分花卉凋零后才逐渐开放,成为春末夏初时期独有的盛景。

叶晗走入杜鹃园,立即感受到了一阵清凉的气息。

今天的温度是21-26度,自从进入5月份,温度升高得很快, 预计下个月便会到达30度。

而这里的温度为16-20度,刚好达到高山杜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厚重的绿色叶片上,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着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漂浮在空中的感应喷头自动感应周围的湿度,为植物们喷洒细密的水雾, 保证它们所需的高湿度。

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以及植物营养液的促进作用下,高山杜鹃们长势旺盛,分枝众多,花苞满树, 株高比去年刚来时至少高了三分之一。

叶晗来到几株朱红大杜鹃面前。

刚移栽时80多公分的杜鹃已经长到1.2米, 椭圆形的长叶片细密地分布在伸展的树枝上, 一层接一层, 几乎覆盖住整个枝干,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