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1
中,李晓诗说起了这条世界文化遗产的河……
这话的意思……难道是说,这个京杭大运河,是他的下一代、那个不知道是他哪个儿子的隋炀帝搞出来的?
搞了个某种意义上能和长城放在一起谈论的“文化遗产”?
像他一样想的不在少数,毕竟李晓诗在这个时候说起这些,就很像是——但她却没给他们多想的空档,立刻就把观众中这种刚冒出来的想法给浇灭了。
“但是,大家要清楚的一点是,京杭大运河和隋唐的这条大运河是不一样的。”
她说道:“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南北贯通的大运河确实是隋唐时期开通的,也就是这一条隋唐大运河,但我们现在的京杭大运河,其实是之后朝代的。”
先把容易引起误会的内容给明确,李晓诗才继续说:“那为什么隋朝时候,要开创南北贯通的大运河呢?之前的秦汉就没有这种需求吗?”
观众:是啊,为什么啊?
秦皇汉武,那不都是喜欢搞这种大工程的皇帝吗?又修路又建长城又开渠的,为什么他们不去做呢?
秦皇汉武:别cue,是真没需求。
看到观众的疑问,李晓诗点头:“是呀,秦汉时候的确是没有去弄运河,因为他们没这个必要呀。”
“寒假前的晋大家还记得吗?”她问,“晋的时候,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出现,西晋的很多贵族南下避祸,又带去了大量的北方移民,这才让一直被忽略、地广人稀的南方发展了起来。在晋之前、秦汉的时候,南方根本就不重要呀,当时华夏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所有的重心都是在中原地带的——是有了东晋时候南方的开发,才有了南北互通的必要性。”
李晓诗说了一,一些观众识文知字,又听了这么久这么多“政治”上的内容,自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当下便颔首。
之前一统,南方落后,没钱没人,也没必要去花大精力管,很好控制。
但经过东晋和南朝的数百年,南方人多了、钱多了,现在隋朝又再次一统,两地分裂已久,想要重新管控,确实不是个容易的事,必须要加强往来。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为了巩固隋王朝中央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决定要开凿这一条运河。”
李晓诗:“在古代华夏,河流水道要比陆地交通更便捷和迅速,但我们有名的两条水道,黄河长江,都是自西向东流的,没有一条是南北贯通的,这个也和我们的地形走势有关,地理的相关视频上讲过的哦——所以想要这样的一条河,只能人工开凿。”
“公元605年起,隋炀帝依靠隋王朝已有的经济实力,在全国征发了几百万的人,投入到了这条运河的开凿中。”
“最终,一条被我们成为隋唐大运河的运河成功修建了起来。”
“它的最北边是涿郡,嗯……也就是上次我们去的、我们现在的首都;中间门过洛阳、南达余杭。”
“这条运河长达两千七百多公里,沟通了长江黄河两大河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等大水系,一共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政治统治,也促进华夏南北两地经济文化等的交流。”
“从此,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也才有了隋炀帝‘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的说法。”
还没从这条河的意义中回过神来,杨坚就听到了这句话,他有点沉默。
嗯……
是,不管怎么说,征发几百万民夫的确多了点,但如果这条运河建成,对大隋、对华夏的意义都是很深远的。
——虽然、虽然它之后废弃了,虽然隋炀帝“取尽膏脂”……
但也不至于就此亡国吧。
虽然……虽然残酷了一些,但正像汉武,接手的王朝实力是有的,所以,即便他们做得过火了一点、败家子了一点,也不至于亡国。
毕竟汉武会花也会赚,他这个儿子么……
“取尽膏脂”,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赚吧。
杨坚觉得,这还在他的承受范围内。
所以心态还算稳。
李晓诗已经说到了下一个部分。
既然要说功,那就把功一起说,中间门不留答疑时间门了,最后再留。
“大家都知道魏晋时候的人才选拔标准以及朝廷用人情况么?我们当时有说到过一句话。”
听到了最关注的部分,嬴政终于开了口,与李晓诗互动了一下。
他沉吟片刻,启唇应答:“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对!就是这一句。”
她笑:“魏晋南北朝时候那个叫九品中正制,是根据中正官对人才按照出身和品德等进行考核和定级,再授予官职。三国和魏的时候这种苗头已经出来了,到了晋和南北朝,更是连皇权都是被掌握在世族大家手中的,所以管理的选拔就更被这些贵族们垄断了。”
“选官用人都是看出身门第,才能什么的反而没那么重要,世家大族的弟子们只要门第合格,直接就能当官。导致很多寒门子弟得不到学习的机会,而且即便有才,也没办法出仕。”
李晓诗说道:“我们刚刚也说了,在隋文帝的时候,他就已经重新制定了一些官员制度,也就是咱们后世用了很久的三省六部制的雏形。但在官制改革的时候,他其实还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
“为了打破世族等对朝政要职的垄断,隋文帝有意识地去公平提拔各阶层的人才,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了考试选人的制度。而在隋炀帝的时候,他对这种选官更为注重,要把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开创了‘进士科’,进士科的创立,也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李晓诗大致地介绍了一下什么是科举制,又道:“科举制的具体内容的流程分析等,我会在直播结束后找一些资料和视频上传到平台,大家自己支付积分换取就可以!现在我们来说一下科举制的影响。”
听李晓诗说的笼统,但又补了一句,原本还打算继续问下去的嬴政这才舒缓了眉宇,回到了一开始旁听直播主处理政务的状态。
李晓诗:“科举制的创立,是华夏古代选官制度的一个重大变革。它把读书考试做官等几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不止加强了皇帝在任用人才和选官上的权利、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更让越来越多有才学的人能够通过这个渠道参与政事;彻底打破了贵族世家等上层阶级对政事的垄断,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也让社会上逐渐形成了读书的风气、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繁荣。”
“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成为了之后历朝历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维持了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