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


酷暑的夏季御书房内却是一片春色……

次日早朝,李昌烨当即宣布了此消息,设置北场考试命薛时卿为主场考官。薛时卿师从内阁首辅钟太傅,人品才学朝野上下更是有目共睹。且他向来受天下学子爱戴,有他在场也能起到安抚北方学子的效果。

至于滞留在京城的北方学子,每人分发五贯钱以供日常开销,好让他们继续参加科考。

消息一经流出,惹得朝野动荡。

一时间人们高呼圣上英明,而另一部分人则是暗自起了忧愁……

作者有话说:

第67章 恩科

十日后, 恩科北场在皇城召开。

有薛时卿和众礼部官员坐镇,这场科考进展的十分顺利,经数十位翰林学士仔细批阅后, 从这场考试中选取了北方进士十七名。

这件事被人筹谋的滴水不漏,一朝行差踏错后果将不堪设想。无论是当日游街时贡生对状元沈从安大大出手, 还是事发之后从他身边搜出的舞弊证据, 桩桩件件都是冲着要他性命去的,节奏之快甚至给不了他喘息的机会。

倘若沈从安在哪一个环节出了意外, 那便死无对证,届时背后筹谋此事之人又会借机做文章, 说朝廷不作为, 以至于寒门出身的状元郎含冤而死。

可证据确凿若不立即严惩,又没办法平息北方学子的怒火。

增设恩科北场这一举动,不仅安抚了北方学子,又叫背后挑事之人没了发作的机会。

得益于李昌烨的这一决定, 沈从安的案子方可重审。

三法司协同朝廷文官在重新批改试卷后,最终并未在其中发现问题, 殿试录取的几十名进士全部都是凭借真才实学入选。得到消息的李昌烨这才放了心, 亲自去刑部大牢将授业恩师曾玉堂接出来, 送回家中安顿。

此事仍旧疑点重重,虽说南方进士都是凭借真才实学入选,可也不该在场的全部北方学子都达不到入围标准,唯一的可能便是有人实现安排好,赶在李昌烨登基后的第一场科举中布下这盘棋,引他入局。

年轻的帝王坐在龙椅上紧闭双眼, 一手按着自己的太阳穴, 直觉告诉他, 前方还有一场声势浩荡的劫难等着他。

次日早朝,言党一派的官员就此事开始向皇帝施压。

言阁老自请停职在家已有许久,如今此案已经查明实情,阁老平白受冤朝廷理应给阁老一个交代。

一时之间,为言阁老鸣不平的奏书如同雪花般地堆到了皇帝案头,京中文官成百上千,大致分为三派。一派以言阁老马首是瞻、一派在司礼监手里、而另一派则是文官清流。

李昌烨自登基后重新司礼监,除了保留隆德帝在位时的掌印太监福安,其余四大秉笔全部安插进自己的亲信。

福安向来识时务,依着皇帝的眼色行事,带着的司礼监也在朝堂上一直处于中立状态。

此次科考一事的确那不出证据证明言阁老牵扯其中,皇帝毕竟是一个人,如此一来文官与言党频频施压拉锯了几日后,李昌烨终于受不了了。

他头疼欲裂,一把将书案上的奏折扫在地上,殿内研墨的谢禾宁手上一顿,满屋的内侍和宫人都跪了下来。

今日跟在御前的秉笔太监刚好是祝英,李昌烨烦躁极了围着龙椅绕了几圈方才平复了心情,他抬眸看向一旁跪着的祝英喝道:“你们司礼监都是些死人吗,这么大的事忍着憋着一语不发,怎么想看朕的笑话,想看着朕亲自到那老东西面前陪笑脸,恭恭敬敬地把人请回来是吧!”

祝英面色如常,把头低了又低,“奴婢该死,还请陛下息怒。”

李昌烨伸手按着自己的额角,良久后幽幽开口问道,“太后那边怎么说?”

祝英缓慢开口,“太后说,她忙于筹备言姑娘婚事,旁的事陛下您自己做主便好。”

李昌烨仿佛没明白他的话,“婚事?”

“嗯……言姑娘执意要嫁谢翰林。”

李昌烨回忆着,半晌没说话。

谢禾宁放下手中的笔,走到他身边。李昌烨余光见她怯生生的过来,放低了语气伸手拉过她,“我吓着你了?”

谢禾宁摇了摇头,斟一盏热茶递到他面前,“陛下,您消消火。”

李昌烨接过她手中的茶,送到嘴边时突然警觉的顿了顿。

“谢延卿当真与你同出自陈郡谢氏一族?”

谢禾宁神色如常,她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我不太清楚,从前听父亲讲过江南那边有远房亲戚考到京中做文官,至于是不是他,我也不太清楚……当时听闻您要杖责一位姓谢的官员,我一时心急方才特意过来求情。”

“太后多半想扶持新人入内阁……徐青芜呢?叫他过去查一查这人是否当真是威远将军远方亲属,如果不是找个合适的机会斩草除根。”

谢禾宁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门外不断冒进来阵阵暑气,屋内众人却背生寒意。

她拿起桌上的茶壶尽力稳住自己的声音,对李昌烨道,“茶凉了,我去重新沏一盏过来。”

李昌烨头疼的老毛病复发,此刻什么兴致都没有,只觉得胸口沉闷便没有再多问什么,摆了摆手示意她去吧。

谢禾宁转身离开御书房,迈出大门的那一刻方觉腿软无力,采薇见她脸色煞白连忙上前扶住她,“姑娘,你怎么了?”

谢禾宁反手紧紧握住她,“公主可在长乐宫?”

“奴婢也不知道,听说今日昭和长公主过寿,公主此刻应当在宫外。”

谢禾宁心慌起来,“你快去长乐宫处等公主回来,就说是我说的,锦衣卫要杀谢延卿,问她有没有办法找机会传话给言姑娘。”

采薇脸色一变,警惕的看向周围,“姑娘,这事儿若是被陛下知道了罪过大了!”

“没事,有我担着你按我说的去办,快去!”

采薇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姑娘你别急,奴婢这就去!”

午时刚过,众人在吃完了席面后三五成群围在一起唠家常。

乐阳午饭没吃饱,坐在一旁的角落处吃新上来的果子,她吃了没几个身边坐下了一个身穿素衣的女子。

那女子未施粉黛,脸上几条皱纹隐隐可见,但眉眼艳丽仍旧透着几分威严。

乐阳猛的想起隆德帝有一位大他足足八岁的姐姐,是永安帝的长女,封号昱和。听闻这位昱和姑母性子冷,早早就搬出皇宫常伴青灯古佛,终生未嫁。

乐阳不知其中隐情,连忙用手帕擦了嘴向这位昱和姑母行礼请安。

昱和公主面上的神色淡淡,她抬手示意乐阳起身,“我记得我出宫那日,你才刚满月,一晃这么多年了……”

乐阳端庄的笑着,“十几年了,姑母还如殿里画像上一般好看。”

昱和公主眉目舒展开,“我无儿无女,也未曾嫁人生育,老的的确比寻常人慢些。”

“皇家的女儿婚事都没办法由自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