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


要两口,不知有多少人羡慕。

吃罢早饭,桂重阳与梅小八背了书房、提了食盒去了村塾。

梅小八身上自然脱下之前那身可笑的补丁衣裳,是梅朵之前给桂重阳缝的衣服,本就是防着桂重阳窜个头放大了些,倒是正合适梅小八现在穿。

梅小八浓眉大眼,本就长的不难看,这样一拾掇,立时体面起来。

等到桂重阳与梅小八进了村塾,蒙童们都望了过来。大家有些畏惧桂重阳的气势,不敢去看桂重阳,都打量梅小八。

看着梅小八身上的新衣服、新书包、体面的食盒,小学生们隐隐地生出几分羡慕。

嗣子是什么?小学生们还一知半解,只晓得不是爹娘的儿子,成了别人的儿子了。

梅小八后娘心黑,不仅怂恿丈夫打梅小八,还收钱将他“卖”给了别的房头做儿子。这是梅小八过继事件在村民口中的“结论”,也是小学生们从爹娘八卦中听到的认知。

爹娘不要啊,小学生们原本想要笑话梅小八两句的,看见他好好的似乎比原来日子过得还好,讽刺的话就说不出口。

梅小八原本有些不自在,尤其是看到几个族兄弟与从堂兄弟时,不过看看中间坐着的桂重阳,重阳另一侧坐着的杨武,立时安心。

梅夫子过来,见了梅小八的穿着打扮,先是满意的点点头,这才是梅氏子弟的装扮,不给自己丢人;随即想到这些衣服打扮都是梅氏出钱,说不得用的就是自家“勒索”过去的十六两,又觉得肉疼,气鼓鼓甩袖而去。

梅小八来私塾这几日,每次都见梅童生各种撂脸子、耍脾气,从最初的惊惶不安,到现在已经是学桂重阳淡定从容。不过他心里不免嘀咕,这个“善爷爷”整日里黑着脸,就没有个笑模样,许是夫子都是这样说话的。

却说梅童生回了夫子室,越琢磨越觉得闷气。

给侄子选嗣子这件事,梅童生确实在族人面前挽回一点名誉,可随着他将梅小八送到桂家老宅让梅氏抚养,族人不免又有说辞。

虽说以梅童生的厚脸皮,别人怎么说不会放在心上,可却依旧是觉得自己亏了。

自己给了梅小八亲爹梅青木四两三钱银子,本打算“羊毛出在羊身上“,趁机多更梅氏那边多要些,不想哪个嘴欠的族人悄悄告诉了梅氏,最后梅氏只给了他五两银子。毕竟是多了七钱,当时梅童生虽惋惜,依旧是觉得赚了,可现下却觉得亏了。

梅氏已经有钱给梅小八置办新衣裳、新书包,这手头上还有银钱啊,与其都便宜了几个小崽子,不是正好当孝敬自己这个大伯。

被桂重阳要挟了一回,梅童生原本对于梅氏姑侄略有忌惮,现在却是想开了,没凭没据的,难道梅氏姑侄真的敢打官司不成?要晓得只要惹上了官司,那坏了可不单单是梅童生这一房的名声,整个梅氏族人都要受牵连。梅氏那样的话,得罪的就不单单是自己一家。

“以后,还得走动啊。”梅童生自诩辈分在这里,摸着胡子,暗暗算计起来。

第100章 过继后续(下)

一上午转眼而过,到了中午。

小学生们三三两两坐了,却是都不约而同的望向桂重阳这一边。小学生们中的领头羊梅晨犹豫了一下,走了过来:“八哥,你还好吧?”

在几个梅姓小学生中,梅晨与梅小八同曾祖,是从堂兄弟,血脉最近。

虽说梅晨觉得这个从堂兄笨笨的,脑子不甚灵光模样,可到底是梅家人,少不得问上一句,省的桂家以为梅家没人了。

梅小八点头道:“挺好的。”

吃的好,穿的好,屋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不像家中只给自己安置在仓房边上。

梅小八没有仔细说这些好处,可他身上的衣服,面前的食盒,无一不说明他在桂家的日子比之前要好的多。

梅晨九岁,入村塾两年,知礼仪荣辱,只觉面上火辣辣的。八哥明明是梅家血脉,梅家却没人养,只能让桂家养,这叫什么事?

梅晨讪讪而去,梅旭还摸不着头脑,问桂重阳与杨武道:“他到底来作甚?”

桂重阳笑而不答,杨武吃了一大口饭,道:“还能有什么?担心你吃不饱、穿不暖呗。平日里看着傲气些,倒似个热心肠,比你那两个堂兄强不少。”

梅小八的两个堂兄,也是村塾,就在隔壁大童班。

按理来说,梅小八这个堂弟入村塾,身为两个村塾“老人”的堂兄当露个面照应一二,却是压根没有露面,不管是过继前,还是过继后。

梅小八有些黯然,昨天他爷爷带他回去时,是想要留他在那边的,可没等开口提及,大爷就撂了脸子,大娘也说家道艰难,两个堂兄看到他,只做未见。

“梅晨读书不错,坚持下去,说不得能读出来。”桂重阳说了一句,岔开杨武的话。

梅小八一听,高兴道:“是吗?族人也这样说,说小九会读书,以后说不得是第二个四哥哩。”

小九是梅晨的大排行,“四哥”就是梅家的光荣——“小三元”的梅晟。

杨武羡慕地看了梅小八一眼道:“你们梅家人真会读书,村里的老人说了,咱们村里的灵气都让你们梅家人占尽了。”

梅家出了两个童生,是村里最早的两个童生,梅家还出了两个秀才,是村里唯二的两个秀才。

怪不得村里人这样看梅家人,梅家人也自诩为书香门第。

桂重阳却是不免觉得奇怪,宋家也罢了,是医术传家,不走科举之路,可木家村另一个体面林家,怎么也没有听说子弟读书?

林家是仅次于杜家的地主,不缺读书的银子;又有族人在京城为官,正是提挈子弟的时候。

闲话中,三个少年用了午饭,这边刚将食盒收拾好,门口边有人喊道:“梅旭,有人找!”

梅小八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直待桂重阳起身,他才明白找的是自己,便随桂重阳出去。

来人在祠堂大门外,桂重阳眯了眯眼,心中有不好的预感。

果然,等到桂重阳三人走到门口,门口已经站了几个小学生看热闹。

大门外,站着一个牵了孩子的年轻妇人。

那妇人穿着半新不旧的褂子,脸色蜡黄,手上牵着的孩子身上是带了补丁的旧衣裳,母子两个看起来带了几分寒酸。

桂重阳挑了挑嘴角,梅小八却是面带迷茫,脚步迟缓。

那妇人手中拿着帕子,盯着梅小八要哭不哭模样。倒是妇人手上牵着的孩子,透着几分机灵,见了梅小八,立时松了那妇人的人,扑了过来:“大哥,大哥!”

梅小八扶住那孩子,看着妇人,嘴巴动了动,憋得满脸通红。他想要叫“娘”,可是话到嘴边想起自己已经不是原来家的孩子,而是成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