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
姑那边一叫我们过去帮忙,我们就去,姑姑一家老占我们便宜,是吧?。”
田蓉抬眼,难道不是?
叶德祥幽幽道:“你错了,不是姑姑家占我们便宜,而是我们家一直占姑姑家的便宜。”
田蓉抬起头,一脸不信。
叶德祥没理她,接着说道:“刚到这里时,爹比姑丈健壮,我们兄弟三个长得比叶子和景林高大健壮许多,但学射箭学不会,设陷设不会找地方,只能给官府开荒赚点粮食,赚的粮食都不够吃一家吃。”
田蓉想起刚到这里时的艰难,脸色松动。
叶德祥接着讲:“为填饱肚子,叶子从小就很会抓鱼,这边没鱼抓,但她很快用小石头就能猎到野兔,猎到的野兔开始是自家吃一半,一半换粮食,自家吃的姑姑煮好了,都会分成三份,一份她自家,一份苏家二老,一份我们家。”
叶德祥问她:“你当时能吃到肉吗?吃饱饭吗?”
田蓉摇头,怎么可能有饭吃饱,天天野菜粥,一大锅粥里只有少量的糙米,全是野菜,吃得她都吃吐了,更不用说肉了,她哥设陷阱收获的野兔全换了粮食,生活用品。
叶德祥:“刚开始她是在北坡下面灌木丛里猎野兔,设陷阱,只是这边很快被大家所熟悉,陷阱设得越来越多,猎到野兔越来越少,叶子病愈后,开始上对岸的野猪岭,在那边开始猎到野猪,我们兄弟都没出什么力,但每次姑丈都给不少分成,那时起,家里人开始能吃饱饭,基本上天天有肉吃,我们三兄弟个子蹭蹭往上长。”
田蓉露出羡慕,那时家里就算有点肉,自家老娘也紧着壮劳力和小孙子。
叶德祥看她脸上神情,继续道:“天冷时,景林和叶子琢磨出了怎么烧炭,他们烧炭是自家用的,我们家从他们那里学会了怎么烧炭,开始烧炭拉到城里卖,挣到了一笔钱,爹把一部份收益给姑丈送去,但他怎么都不收。”
叶德祥喝了口水,说:“不管是刚开始的烧炭,还是到去年年前做腊肉腊猪腿,做粉条,这些都技能是从姑姑家免费学来的,爹拿分成过去给姑丈,他从来不收一文”
叶德祥顿了一会,说“你以为给你们家比其它人家高的聘礼从哪里来的?”
“是,爹是泥瓦匠,能给人建房,村里也有其它泥瓦匠,你见过能挣这么多钱的泥瓦匠吗?”
田蓉羞愧地低下头,她就是嫉妒了,看不惯一家人都对姑姑一家那么好。
叶德祥脸变严肃,说:“排除姑
姑一家带我们挣钱的因素,我爹这一辈就我爹和姑姑两人,姑姑是我们叶家的姑奶奶,我们去帮她一家怎么了,碍到你了吗?你要是看不过眼,你也是田家的姑奶奶,我们家的田地比你娘家多,让两个大舅哥和小舅子也来帮忙,如何?我娘是陈家的姑奶奶,我舅舅表兄们去年我们家做粉条时就来帮过忙。”
田蓉捂住脸,眼泪流了下来。
叶德祥脸色变平静,等田蓉情绪平静了下来,最后说道:“我们家是小门小户,没什么大的家业继承,所以长子长孙继承大部份家业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等小弟成婚,爹分家时会平分家产,长子长孙不会比其它人矜贵,你也不用仗了怀了孩子去争什么,没用!”
田蓉哑声道:“我知道了。”
叶德祥:“那就好好过日子,咱们家的生活真不差,别把情分都作没了,姑姑和小卉小果三人性情温和,你可以和她们慢慢修复关系,叶子那里你就不要套近乎了,遇到时打招乎就行,叶子性情其实很淡漠,很多事都不意,能让她在乎的人不多,对她来讲,大表嫂只是个称呼”
田蓉心里清楚,叶家生活比村里绝大多数人都要好,能嫁到叶家,村里好多待嫁的姑娘和小媳妇心里都很羡慕她,是自已贪心了,被嫉妒蒙了心智,钻了牛角尖,而且这个家还轮不到她当家。
田蓉低声道:“我知道了”
叶德祥松了口气,还好不是一条道走到黑,要休妻或和离都不现实,不然分家后得考虑另盖房子,离大家远点。
过了五天,大家伙回来继续建房,叶国健主持建房,苏世伟家的麦子只晒好了一小部份,他继续带人碾麦子。
叶国健家年前开出来的荒地一半种了玉米一半种了红薯,春时种的红薯红薯藤长长条,能剪开另种,叶德武和叶德正兄弟俩把收了麦子的地翻出来,整理好,种上红薯。
苏世伟觉得地还是太生,肥料亦不足,不宜过度种植,收了麦子后就空着田地,待到九月中再种冬小麦。
在最早收的那部份麦子晒干后,苏世伟让苏叶一气磨了两百斤面粉出来,给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送去了五十斤。
复工后第一天中午吃的是凉面,腊肉酱烧上凉面,搅拌,再搁一点炒过的酸笋丝,烫过的青菜,看着就很有食欲。
苏叶最喜欢的是面条发出的纯正麦香,让人欲罢不能,来帮工的来都吃撑了,苏世苓放下碗,对叶梅说:“二嫂子,晚上也吃这个吧,没吃够。”
叶梅:“得问下其它人吧,不一定都喜欢”
旁边听到他们说话的人大声说道:“喜欢,晚上也要”
“婶子,我娘和你做的一样,怎么没你做的好吃?”一个年纪小一点的问道。
叶梅笑着说道:“磨面是叶子磨的,用大石磨磨了两次,面粉很细,和面也是她和的,揉的时间长了一点。”
“我知道了,谢谢婶子”
于是,吃完饭聚在一起的一群人聊起了哪家的婆娘做饭好吃,哪家的婆娘做饭不好吃,苏叶在不远处听到了,不由惊叹,原来男人也很八卦。
众人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交田租上面,其中一人叹气道:“收了麦子,称出麦种,交了七成田租给官府,心真痛。”
“啊,今年是要交田租了,田里我没种麦子,种了水稻,想到收稻谷时也要交上七成田租,光想就心痛了。”
“和村长提一提,看我们能不能把田买下来”一个年纪较大的说道。
“对啊,买下来变成自家的田了,村里田地免税八年呢”一人恍悟说,在场的人心情很是激动,恨不得田马上能买下来,成为自已的。
叶国健泼了冷水,说:“别想得那么美,你以为官俯不明白这道理啊,现在粮食紧缺,更不会轻易就放卖出来。”
众人沮丧,不过想到自家开的,买下来的荒地不用交税,在那地里收的麦子,秋时收的玉米和红薯都是自家的,心情变好些。
苏世伟家,最开始收有肥料施的那二十亩麦子,苏世伟都留下自家吃和留种,其余的都卖给了和风楼,和风楼早和叶国健通过气,要是他家有粮食卖出,可以卖给和风楼,和风楼给的价格和市场价一样。
交易时叶国健不用把粮食拉到城里,和风楼自已有车来村里拉走,在苏世伟把麦子晒干之后,叶国健去了趟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