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


大堂里吃饭时,青年们都偷偷观察着同在里面吃饭的人,或进客栈投宿的人,看哪个都觉得像是通缉犯,那幅样子蠢透了,被苏世泊低声喝斥才消停下来。

苏静舫叹道:“孩子们见世面还是少了些”

苏世泊笑了笑:“想当年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慢慢来,急不得。”

虽然被苏世泊喝斥过,但青年们还是没歇了找通缉犯的心思,接下来的路上都在悄悄观察周围的人,但失望的是,过去了四天,风平浪静,一个小偷都没遇到。

越往北走山越小,平地多了起来,这一天上午,车队到了一条河面前,从岸上看下河面,秋天的河水约宽二十多米,河水平缓,河面波光鳞鳞,河对面是一个不小的码头,此时上午快至午时,停泊的船不多,苏叶看身边一侧有一石碑立着的,上面刻有‘栖来渡’三个字。

苏静舫和大家介绍:“对面是栖来县,这河从西面而来,西面的各州省上京的人大都从这条水路东来,部份从栖来县转道北上,更多的是再东去转道运河北上,栖来县晚上停的过路船相当多,所以栖来县比其它地方繁华,各地饮食风俗在这里汇集,值得一逛,但我们现在赶时间,不能逗留,回程时间宽裕再逛。”

众人听了有些期待,回程再逛时间更多。

下到河边的是一条三米多的青石板斜坡路,斜坡坡度不大,可以坐着车下去,路中间砌了一条两块青砖高的青砖线,把下坡路分成两边,里面一侧是下坡路,外侧是上坡,苏静舫感慨道:“好多年前路中间没砌上砖线,估计是发生了什么事才砌上的。”

苏叶看侧里墙砌上的青砖,地上平整的青石板,心想着这官渡应该很重要,要不然不会建得这么好。

到了河边,一条渡船刚刚靠岸,一条在对岸,看样子渡船有两条,这时快到中午,要过渡的就他们这批人,这渡船看着挻大的,船中间是载客,两头是划船的船工,一条船上船工有五个,一个是撑方向的船老大,两头各两人划船,?->>

甯龃ち成掀し舳际趋詈凇?

整条渡船没有船舱,只盖有顶棚,一次只能上两辆马车,第一批上船的是苏景昊一家和两辆马车。

苏叶他们是第二批过去的,和苏静舫苏世涛他们,谢卫华和其它人押后。

苏叶看着平缓的河水,开口说:“河里的鱼应该很大。”

苏世涛笑道:“叶子想吃鱼了,中午我们在对面吃饭,这里临河,酒楼里河鲜应该不缺。”

苏景林笑着问撑控全船的船老大:“大叔,那边哪个酒楼做的河鲜比较好?”

船老大嘿嘿笑道:“我没上酒楼吃过,不过听说和风楼的饭菜是最好的”

苏世涛:“上了岸,远吗?”

船老大:“不远,上了岸沿着官道走,就能看到。”

苏景林从袖口两块碎银给他:“这是船资,多的给大叔们打点酒。”

船老大把碎银接过,嘴里说:“兄弟们谢过小哥了,你们这是进京跑商?。”

苏景林笑道:“不,探亲访友”

船老大呵呵道:“你们这可是带了不少壮年,其实没必要,现在进京路上太平,以前路上的黑店都被去年剿匪的官兵拨了,据说有几个黑店还窝藏土匪。”

苏景林又和船老大头聊几句,船靠岸了。

苏叶他们到了岸上,苏景昊在等着他们,没多久,押后的谢卫华那一拨也上来了,车队沿着官道行驶,果然没多久就看到了和风楼的招牌,他们这一群人都好吃鱼,点的菜大都是鱼类,味道都很不错,有一道红烧鲤鱼做得很地道,苏叶相当喜欢。

叶德武感叹道:“这酸菜鱼的味道和叶子做的差不多,真好吃,特别把汤汁浇上米饭,能多吃上两碗米饭。”

苏叶抬起头,发现正对面的谢卫华委屈地看着她:我没吃过你做的酸菜鱼。苏叶接触到他的眼神,心里好笑,余光看到苏景林瞄向她,低头默默吃饭。

用过午饭,车队出了栖来县,绕过两个小山丘,进了平原,这平原官道就是不一样,估计得有五米宽,笔直通向前方,远望过去一座小山也没,官道两旁种的全是玉米,玉米叶子已

有一半枯黃,看样子没两天就能收获了。

这段官道很平坦,车队速度加快起来,车速快,两边一成不变的玉米地,一模一样的风景,如果不是时不时能看到不远处的村庄,或者有时迎面来的一辆车,苏叶都有种错觉,马车似乎是在原在跑一样,就像是书上写的迷阵,走了半天还是在原地,苏叶想到这里,打了个寒顫。

苏景林转头看她:“凉了?”

苏叶:“不,想到一事,书上不是有写嘛,人进了迷阵,走了半天还是在原地,你看现在像不像。”

苏景林看车队行驶这么久了,两边还是一成不变的玉米杆,说:“像,更像鬼打墙”

叶德武在前面喊道:“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苏叶脱口而出:“武哥你心慌了。”

叶德武惊道:“叶子,你变坏了。”

苏景林幽幽道:“你才知道。”

叶德武:“话说这里的地真是平坦,怎么不种水稻?”

苏景林:“这边下雨量不大,水不够,虽是临着大河,灌溉好像也很不方便。”

叶德武:“车走了这么久了,怎么连个山都没见到,连个砍柴的地方都没有,冬天

他们烧什么?这地界还这么冷”

苏景林:“这个…还真不知道”

苏叶:“玉米杆很好烧啊。”

叶德武:“以前没种玉米时呢?”

苏景林悠悠道:“等晚上歇脚时你可以问当地的人。”

傍晚时分,就在众人以为今晚要在野外过夜时,终于到达一个小镇,这个小镇也是以官道为中心,小镇很小,官道两旁边只有各几排房子,车队在一间客栈后院停下来后,坐前面车的一位兄台,下了车,绕到后面,抹着脸上的汗,小声对他们说道:“我还以为遇到灵异事件了。”

叶德武:“别说,我们也有这感觉,原来不是只有我们有这感觉啊。”

谢卫华笑着走过来,说:“这种路走着有一种压抑。”

第125章 到达

船老大说这路上太平,真的很太平,一路无事,走了两天的平原大道,渐渐的山变多,平地,山路换着走,长时间坐着马车,众人不管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都相当疲惫,从起程当日起算,第十五天下午申时,众人到达了京城南门外。

车队排在后面,大家抬头望着高高的城墙,疲惫的众人精神抖擞起来,终于到了,苏叶看向高耸的城墙,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守城门的官兵检查进出城的车辆,这画面仿佛遥远却又真实。

苏景林看见第二辆车上的苏静舫和车外的一人说话,说了几句话,那个人就到前面苏景昊旁边坐下来,看样子是来接他们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