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3


“孝顺”是共同的,太后也不曾例外。

太后可以接受肃王看中的是一位庶女,可以接受她顾菀生得美貌尤甚,并不是先前预想的孙媳妇模样,但绝不可能接受一位生活在家族如一团污水、对父亲嫡母心怀愤恨的闺秀。

对镇国公府的预备报复之心,顾菀从前到今日,再到往后的日子,都没有打算告诉过旁人,更不会宣之于口。

顾菀此刻,张口闭口皆是感念老夫人的养育之恩,也是她实在无法昧着良心感谢镇国公与蓝氏的缘故。

“镇国公老夫人,哀家当年也有几分交情,是个和善大度的人。”太后对顾菀的回答颇为满意:“你不愧是镇国公老夫人养大的,这几句话的时间交谈下来,很有老夫人当年的风范。”

顾菀再次起身谢过太后夸赞。

这一回,她怀中用锦缎包着的披帛,吸引到了太后的注意力。

“这是臣女献给太后娘娘的礼物,还请太后娘娘笑纳。”不等太后开口,顾菀就乖觉地将锦缎双手奉出,心中还有几分小庆幸:她选的披帛布料亦是暗紫色,今日太后也穿的暗紫色,可见太后对暗紫色,是有那么几分喜欢的。

“顾小姐有心了。”太后对锦缎中的礼物不算感兴趣,只在口头赞了顾菀一句:十六岁的小姑娘罢了,能送些什么礼物呢?要不就是由家中长辈作主,送一些名贵又不出错的物件,要不就是小姑娘自己动手,做了些香囊手帕以表诚心。又因她爱信佛教,这礼物十有八.九要与佛家沾上一点边。

可等李嬷嬷将锦缎一层层打开,太后原先如古井一般的眼神有所波动。

太后眼前,是一根暗紫色的披帛。上头最为显眼的,就是用暗金色与暗银色丝线交错绣成的“福寿”二字,摆列整齐又不死板,字形秀美且华贵大气,针脚细密则彰显绣者的细腻心思。再细细地看下来,暗紫色的绸纱上蒙了一层极薄的细光纱,在灯珠的映照之下似星空般静静闪着柔和的光亮。若是在好的日头之下,就更似将细碎的宝石缀在上头,并不是耀眼的富贵逼人,而是不露声色的雍容高雅。

太后……太后不得不承认,如此看下来,她对这一条披帛,很是心动并且满意。

而且这是太后收礼以来,第一次见有人头一回送礼,居然没送与佛教相关的礼物。

可见用心呢。

轻轻用手抚了抚这条披帛,太后指尖感受到细软时,眼中的笑意也跟着加深起来:“这是你……亲自绣的?”

顾菀含笑大方点头:“回太后娘娘,是的,是臣女一月前开始绣的。”

一月前,便是刚知道要来面见她的时候了。

太后在心里想过这些,不由抬眼去看顾菀:秋水似的眼瞳底下有几分被遮过的乌青,白皙的手指尖上也有几分做长了针线活的印子。

……的确是亲手绣的,还是熬了许久的夜绣的。

“哀家是第一回 受到披帛呢。”太后的面上泛起明显的笑意:“还是百寿百福的花样——哀家很喜欢。”

李嬷嬷和李公公都稍显惊讶地看了眼顾菀:第一回 送礼能送到太后娘娘的心坎之上,真是不简单呐。

“太后娘娘喜欢就好。”见太后含笑,顾菀面上的笑也更真切鲜活了些:“太后娘娘本就福泽深厚,寿数绵长,有千种万种的福寿待享。”

“臣女便想以这条百寿百福披帛,给娘娘千万的福寿运气,添上小小的一笔,也是臣女身为天下万民之一的一点小小心意。”

她在太后面前抬起眼,亮晶晶的眼儿中满是真心。

第45章 祈国寺(八)

◎这是太后,对顾菀的最后一项考验了◎

太后历经深宫数十年, 自然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也养出了一双能分辨人心的眼睛。

她一眼就能看出来,说着这些话的顾菀, 眼底流淌着的,是和谢锦安一般的真诚。

是真的祝愿自己百寿百福,瑞泽绵长。

比在她的每年生辰上,说些长篇大论祝词的大部分孙子孙女, 都要真心许多。

便让太后想起了谢锦安来请求赐婚时,和她说的一句话——“往后数十年,孙子都好好孝顺您”。

“和顾二小姐一道。”

她彼时听到时不过付之一笑,现在再回想起来,就格外相信并且心动。

太寂寞了, 就总是盼着有人陪陪自己。

谢锦安是皇子, 太后不愿意拘着他的性子,老坐在宫殿里,就由着他四处游玩。

康阳郡主愿意,可她一来是别人家的孙女, 二来母亲与哥哥也入了京城,哪里有常常陪伴太后的道理呢。

幸而最近柔安公主颇为孝顺,太后的心情才好了一些。

可柔安公主到底是要出嫁的呀。将来有了一位驸马,再生上几个孩子, 就一心奔着驸马家去了,哪里记得常回来看太后呢?

但顾菀就不一样了。

她嫁予谢锦安, 将来就是王妃, 是太后名正言顺的孙媳妇。

时时入宫伴太后凤驾, 实属正常。

这样想着, 太后就有些激动, 甚至于落下了几滴开心的泪水。

她亲自起身,将佛珠搁置在小几之上,去扶了顾菀起身:“好孩子,你真是有心了。”

“往后你常常陪着哀家,和哀家多说说话,好不好?”

“臣女在琴棋书画上都不算精通,惟有在说话逗趣上有几分天赋。”顾菀神色添了喜悦,不露痕迹的放松,更多是让长辈喜欢的腼腆乖巧:“承蒙太后娘娘不嫌弃臣女,臣女往后就天天讨太后娘娘高兴,让太后娘娘笑口常开,笑到百岁千岁里去。”

说罢,她抿了抿唇,浓密的眼睫弯弯,蜷起一点羞怯:“太后娘娘,请恕臣女说一句不敬的话——您是王爷的祖母,臣女、臣女往后想像对臣女祖母一样地孝顺太后娘娘。”

太后从来都是多愁感性的,因在这深宫中磨砺数十年,才渐渐变得坚硬威严,惟在儿子孙子面前露出几分。

如今听了顾菀这一番话,她心肠触动,将那内里的柔软情不自禁地透了出来:“好好好,哀家怎么会嫌弃呢?”

“快坐下,快坐下……李嬷嬷,将哀家最爱的雨前龙井给顾小姐沏一盏来。”

顾菀借着太后的手坐下,面色微红地同太后谢恩。

天家威严便是如斯,即便是一盏茶,一声问好,都能让人动辄谢恩。

她坐下后,背脊依旧是挺拔端正的,原先紧握的双手却渐渐有些松弛下来:从太后如今的态度来看,她已经通过了太后的考验,赐婚的事情,莫约是十拿九稳了。

顾菀心头涌起一点点喜悦与高兴。

太后也坐回了自己的高椅之上,顺带平了平激动的心。

端起茶盏、吹茶的间隙,太后语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