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
。
乌拉那拉氏也不是为了让沈菡回答,她问完,直接扭头对一边的马佳氏道:“妹妹说呢?我瞧着今年新来的几位妹妹生得都极好。”
马佳氏面上没什么表情,抿了口茶淡淡道:“是啊,生得真好,比你我都好。”
乌拉那拉氏脸上一僵,收起笑容,也扭头吃茶不说话了。
沈菡在一旁坐着,都能感觉到两人之间‘修罗场’一样的气氛。
也不知道她俩什么仇什么怨,两人把互不待见都写在脸上了,一点都不装模作样的。
论容貌,乌拉那拉氏确实不如马佳氏多了,马佳氏的面容很精致。
她的脸比旁边的人小一圈,白皙秀气还是个瓜子脸,凤眼俏鼻,既娇且媚。
沈菡刚才一眼就觉得她肯定是马佳氏,因为她的容貌实在出众。
虽然多次生产使她再无年少时的鲜活,身上也带有产后的丰腴和疲态,但仍胜过乌拉那拉氏许多。
另外两位福晋一看就是汉女,和屋子里其他人的画风都不一样。张福晋的气质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女人是水做的”,充满了‘女人味’。
而董福晋不管容貌还是气质,都有些逊色,甚至还比不上宫中一些美貌宫女。
听闻她是康熙二年太皇太后在内务府选秀中选出来送去乾清宫的,当时只不过是‘扫炕女子’,却不知后来为何竟能承宠产女,还得以晋为小福晋,宫中对此一直多有猜测。
宫宴据说要未初二刻(下午一点半)才开始,沈菡众人一直等到午正(十二点),乾清宫正殿才终于有了动静。
太监们在丹陛上摆了御用的金龙大宴桌,上摆膳品八路共六十三品。膳桌旁另有奶茶、点心、炉食、油糕、饺子各一品,还要摆上南小菜、青酱、酱和老腌菜。①
摆完皇上的膳桌,才轮到后妃的陪宴宴桌,分左右两排摆在御桌的左前方和右前方。
在暖阁里是能看清左右两侧的膳桌的。
福格悄悄对沈菡道:“姐姐,好像都是点心啊?”
沈菡点点头,她也发现了,桌上全是点心和银碟小菜,没有硬菜:“是不是等会儿上菜?”
姑姑只说了什么时候跪,没说什么时候吃。
等入座后沈菡就发现了——合着这桌子就是摆来好看的,根本不让吃啊!
结果中午这一顿就只有一道菜,太监进给皇上两道汤膳和粳米膳,然后给后妃们也送了一道,吃完,中午这顿就算完了。
沈菡:早知道刚才在西暖阁多吃些点心。
用完汤膳,宴会并没结束,接下来要看戏。
沈菡进宫快一年了,终于看了场正宗的宫廷大戏。
感受——很热闹,一定程度缓解了缺乏文娱活动的焦虑;但因为实在听不懂,效果也不是很大。另外,她好饿啊!
到了下午六点,终于看完戏了!
所有人又回到乾清宫吃转宴,转宴的意思就是把皇上桌子上的菜、点心、杯子碗在所有人面前轮一遍,皇上吃一样,她们跟着吃一样,表示大家是一家人。①
但皇上桌上的也不好吃,干巴巴的,沈菡只象征性吃了一点。
熬过转宴,酒宴开始。终于,终于有硬菜了!
太监开始给皇上进菜,五对飞龙宴盒四十品菜,等皇上吃到第二对的时候,开始给后妃进。①
沈菡满心欢喜举起筷子,膳盒打开,沈菡看着眼前的炖猪、炖羊、炖鹿、炖鹅、炖鸡、炖鱼……
等沈菡一身疲惫回宫后,留守的青衿好奇的问她:“主子,宫宴好吃吗?”
沈菡:“我要吃糖醋里脊和酸辣土豆丝,再给我来俩馒头。”
青衿:“啊?”
作者有话说:
①清宫除夕宫宴流程、规矩整体改写自百度、资料《满族食宿与清宫宴膳史》《故宫宴》等所记载的乾隆朝除夕大宴存档。
第29章 喜好
◎皇上的喜好是什么?◎
这一天的除夕大宴真是把沈菡吃伤了,急需回回血。
原本除夕该守夜吃饺子的,但沈菡折腾这一天实在太累了,火速干完饭洗漱完,往被子里一钻就睡了。
第二天起来,膝盖青肿了一片。
这事也不能叫大夫,还是紫芙她们有经验,先拿热毛巾使劲敷,再抹上药膏晾着。
脚的保暖也得注意,晾着膝盖但不能冻着脚。
紫芙塞了个汤婆子到被子里,再把沈菡膝盖以下的部分盖得严严实实的:“主子要是觉得膝盖凉,就把被子往上搭一搭。都是奴婢疏忽,昨晚睡前没及时热敷,才会肿得这么厉害,等里头的寒气发出来就好了。”
沈菡摇头:“不怪你,昨晚太累了,哪还有心思管别的。”
紫芙说来着,但沈菡昨晚觉得膝盖除了疼,看着没什么,原以为过两天就好了,谁知今天会这么厉害。
这还是沈菡入宫后第一次遭这种罪,以往虽说她地位不高,但正因为地位不高,见不着人,反而没什么要跪的场合,她伺候皇上也不用跪来跪去的。
结果好不容易出席个大场面,反而把进宫一年的份儿都跪完了。
‘国宴’两个字说起来好听,但实际可真是坑人啊!
听说皇上初一到十五几乎天天都要开宴,请完这个请那个,沈菡报以真心实意地同情——皇上也不容易啊!
玄烨这些日子确实累得不轻,好不容易熬完了年,终于能回后宫歇歇了。
听沈菡吐槽宫宴的菜不好吃,玄烨心里深感认同:“这也没办法,规矩如此。”宫里的大宴都是用的满席。
还有一点沈菡也疑惑很久了——她陪玄烨用过很多次膳,一年下来,沈菡发现这乾清宫的御膳是真不怎么好吃,和她想象中的御膳相差甚远,还不如她在南苑和东膳房吃的饭。
玄烨:“因为朕那边用的都是满洲的厨子。”
御膳房里当差的厨役都是终身世袭制的,传男不传女。
现在宫里司厨的一部分是入关时带进来的满人,大多是包衣,另一部分是前明宫中留下来的厨师,大部分来自山东。
但皇上御膳房里的厨师按规矩必须是满人,所以菜式也大多是传统的满洲菜品。
其他膳房倒是没规定这个。
虽然几十年下来满洲厨师多少受到了汉人厨师的一些影响,也会做汉菜,但手艺比起专精此道的汉族厨师自然差远了。
沈菡心道:怪不得她在皇上那吃的全是肥鸡大鸭子,要不就是野猪烧狍子,不是煮,就是炖,要不就是溜、烩、熏,煎炸炒的菜特别少!
想想玄烨一个皇帝,竟然碍着规矩吃了这么些年炖大肉,还不如自己吃过的美食多,沈菡就觉得他特别可怜。
她扒着玄烨肩膀和他说悄悄话:“那皇上你以后来永和宫这儿吃,我叫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