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
——MD!!!狗男人!!!
作者有话说:
沈菡:今天的我,是不文明的我!
①关于诵经祈福,补一段资料:
《清代后妃杂识》:
对于孝昭仁皇后崩逝的情况,其后入京的传教士张诚在其日记中提到:
“(皇上)前两位皇后都在受封后相继难产崩逝。”而根据档案记载,在康熙十六年十二月时,孝昭仁皇后的身体就已经出现问题。十二月二十五日,内务府档案内提及:“御前三等侍卫萨勒奉旨降谕总管内务府大臣噶鲁、海拉荪曰:'传知总管内务府大臣等,为皇后念经。”
至康熙十七年正月, 除让喇嘛们念经之外,圣祖还让道士们在大光明殿祭星,大臣们也纷纷上折请求为皇后祈祷。以上迹象均与难产不符。
孝昭仁皇后崩逝之后,内务府原拟按照孝诚仁皇后的先例,将孝昭仁皇后奉移至北海团城西侧的空院暂安,但是圣祖认为其地不好,“殿与门皆无,看守之众亦甚苦。”下令将孝昭皇后奉移至武英殿暂安。
《清宫后妃杂识》作者谨按:清宫本身有为皇后、太后诵经祈福的习惯,但是孝昭仁皇后属于临时特命念经,且从第二年正月的迹象来看,当时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对于孝昭仁皇后崩逝的情况,张诚也是从他人处听来。或许孝昭仁皇后是因流产或其他产后疾病崩逝,而被讹传为难产。
②标注,禁止传递消息改写自资料。这段在我的大纲里,当时没标注,可能出自《壶政,清代宫廷女性研究》?等我再找找。
第53章 产后
◎产妇最爱干什么——哭!◎
好不容易挨完了压肚子, 沈菡疼得都有些麻木了。
玄烨一直在旁边看着,没说话。
沈菡刚遭了那么大的罪,身体又累又疼又虚弱。
一想到自己刚才四仰八叉被压肚子排恶露的样子, 全被他看到了,心里一阵难堪, 又委屈又难受, 眼泪流得更凶了。
沈菡哭得一点都不好看, 瘪着个嘴, 哼哼唧唧的,一张大花脸,就差涕泗横流了。
配上她现在刚生完的狼狈样子, 往日在玄烨面前建立的那点貌美娇妃的人设全没了,但玄烨见了却忍不住一笑。
沈菡:她都这么惨了, 他竟然还笑!她刚才说什么来着!狗男人!
沈菡现在脑子还没清醒过来, 一下子就生气了!
她挂着泪一扭头,脸冲着墙:你妹的!
玄烨:“噗!”
沈菡:“……”
我要离婚!!!
玄烨一看这是真生气了, 也不逗她了,连忙挥退下人走过来。
他坐到床边,小心翼翼地揽过她:“生气了?”
沈菡不理。
玄烨:“朕没笑话你,朕刚才那是逗你呢。”
沈菡还是不理, 扭过身子背对他:有这会儿逗人的吗?
玄烨靠过去,也不嫌弃她一身臭汗, 从背后环抱住她,脸颊贴到她汗湿的脖子上,在她耳边温柔道:“辛苦了。”
沈菡一愣, 心脏突然一阵抽疼, 又酸又涩, 刚止住的眼泪瞬间汹涌而下。
她红着眼眶侧头看他,两人对视。
玄烨抬手轻轻给她擦眼泪,温柔道:“朕不笑话你,想哭就哭吧。”
沈菡也不知道自己这会儿怎么这么脆弱,一句话就让她忍不住了,一头扎进他的怀里。
玄烨抚摸着她的后背,一下又一下……
只有她,还是这么鲜活生动,真好。
——
永和宫的喜事第二天就传遍六宫了。
太皇太后欣慰道:“好好好,太好了!终于有件喜事了!苏麻喇,我记得库里有一对青玉如意,找出来,送去永和宫,赏德嫔!”
苏麻喇姑应下,也高兴道:“听崔邦其说,万岁昨个儿很高兴呢!让内务府用妃的喜例赏德主儿不说,还在破天荒地在产房里陪了一晚上。”
这就有些不合规矩了,不过太皇太后也理解:“皇帝这些日子心里苦啊!有个能让他舒心的人陪陪他是好事,这些破规矩就先放一边儿吧。”
前些日子皇后搞出来那么一档子事,最后弄成了现在这种局面。
有多伤大局就先不说了,这夫妻缘分眼看着也是走到了尽头,两口子现在连面都没法见了。都快反目成仇了,还怎么见?
可玄烨心中必定是痛苦又愧疚的,不然也不会三更半夜地又跑去看董氏。
太皇太后叹气:“哎,玄烨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亲缘浅呐!”
他打小先是丧父,不久又丧母。
好不容易有个赫舍里氏还算投缘,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就去了。
原以为钮祜禄氏是个好的,玄烨也盼着和她能长长久久,相敬如宾。
结果……就不提了。
而且这大婚都十几年了,子嗣也是不旺,孩子殇了一个又一个……
苏麻喇姑安慰道:“这不还有您吗?有您一个,顶一百个了!”
太皇太后摇摇头:“不一样,终归是不一样的。”她只是祖母罢了。
玄烨期望的“美满家庭”是夫妻和睦、后宫平稳、父慈子孝,他希望凭自己的努力,能让皇家也能像普通人家一样有真心实意的亲情。
可是他却忘了,哪怕是普通的农户人家,为了一亩三分地,尚且要争个头破血流。
何况是皇家呢……
——
永和宫里。
皇上走后,沈菡正式开始了月子生涯。
不过坐着月子,要应付的事儿却一点也不少。
先是苏麻喇姑亲自送来了太皇太后的赏赐。
沈菡自然得亲自接见。
看到青玉如意,她有些受宠若惊。
沈菡只在重阳节那天见过太皇太后一次,而且除了和众人一起请安,两人连话都没说过一句,没想到太皇太后除了赏饽饽桌,竟然会额外赏赐她这种珍品。
说起来,沈菡第一次见到太皇太后是有些震惊的,她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人家的老太太,有点胖,笑眯眯的,很慈祥的样子。
一点都不像史书上辅佐三朝的孝庄太后,倒像是她老家村里来串门拉家常的老太太。
沈菡:果然越厉害的人越低调。
送走苏麻喇姑,广储司又来人了,又是银库和缎库的。
沈菡:这个部门最近的出镜率好高,看来确实应该打好关系。
他们是来送喜例的。
原本该是等小阿哥满月后,再给宫妃送喜例的。
但广储司的管事多精明啊,皇上亲自开口赏的,还是破格赏赐,那当然得趁热抓紧送来啊!
要不然等皇上到永和宫了,想跟德主儿讨个好,结果一问德主儿,什么?赏赐还没送来?
那显得他多不会办事啊!
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