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
个桃子尖,用竹刀或者刀背从上到下轧出一个桃形槽来,将桃尖略微弯曲,再把桃子尖染成红色,做出来的立桃形象十分逼真。①
不过沈菡做的这个吗,就……
沈菡强调:“我知道样子有些不好看,但这可是我和儿子亲手给你做的。我俩练了好几天的。而且你不能光看样子,味道应该是很不错的,里头都有馅料。这个是豆沙的,这个是枣泥的,这个是花生和百果的。”
胤禛也参与了制作,这会儿正期待地看着阿玛:“阿玛你尝尝试这个小的是我做的!”
小立桃呈馒头状,看久了其实也没有那么难看,只不过是两人刚学着做,手艺还不到家,形状捏得不像桃子,反而跟个大馒头似的,顶上的那个小尖尖捏得也不够漂亮,才显得歪七八扭的,有些low。
六阿哥不太懂,但也跟着哥哥学说话:“尝尝!尝尝!”
玄烨看着这一大两小眼神都差不多,忍不住笑了:“好,尝尝。”
他捏起满是手指印的小寿桃塞进嘴里,豆沙都是现磨的新鲜红豆沙,带着手磨的细微颗粒感,软绵香甜。
玄烨点头:“还不错,挺好吃的。”
他学着沈菡平时哄孩子那样,夸了胤禛一句:“阿玛很喜欢,你真棒!”
胤禛被哄得特别高兴:“那我以后年年都给阿玛做!”
当晚,沈菡在永和宫给玄烨治了一桌小席面,不奢侈也复杂,很家常。
不过皇帝生辰宴该有的热菜、冷菜、汤菜、小菜、鲜品、干鲜瓜果、点心糕饼都有,旁边还摆着刚才吃剩下的寿桃。
沈菡给他倒了一小杯玉泉酒,也给自己满上:“席面就是图个意思,每样都有,但我都没让他们做太多。晚上吃多了容易积食,吃不完又浪费。”
玄烨和她碰了个杯:“这就挺好了,原也不在这些吃食上。”
玄烨自打出生到现在,从没有这么庆贺过生辰。
小时候,他不是先帝最重视的皇子,额娘也不受宠,玄烨见她不是很方便。
皇子的生辰宴当然是有的,但都是妈妈们给他准备好一桌席面,然后他自己对着空荡荡的桌子食不知味,不知道这生辰过得到底有个什么意思。
后来,玄烨登基了。
他的生辰变成了万寿,普天同庆,规模与之前根本没法相提并论。臣下们更是争先恐后地给他送礼,每年他收到的寿礼都能堆满一个新的库房,里头什么奇珍异宝都有。
然而玄烨却更觉得无趣了——还不如妈妈们照他喜好,为他精心准备的席面更有心意。
皇玛嬷当然也是很疼他的,但皇玛嬷不是个小女人。
她对他的疼爱,体现在更大的层面。
她教导他如何为君,如何为人,如何治家,如何立国。
她帮助他匡扶超纲,铲除奸佞,梳理朝堂,坐稳皇位。
她为他选妻,育子,设‘计’,荐才……
在她心目中,‘爱新觉罗·玄烨’更多的时候是一个皇帝,他必须成长为一个英明的君主,并应该为此昼夜不停地努力。
而君主,不需要有这些‘小情小爱’,只需要有国家大义和伦理纲常……
沈菡把最大的一个寿桃摆在玄烨的面前,上面还插着一支沈菡让人特意找来的宫里最细的蜡烛。
玄烨看着眼前这个燃着小火苗的寿桃,不明所以:“这是什么意思?”
沈菡:“这个可以许愿!”
玄烨:“许愿?”
沈菡:“过生辰当然要许愿,比如你可以许‘我要发大财’,‘千万不要变胖’,‘我要长高’,都可以。”
不过鉴于他是皇帝,沈菡给了他一个更符合身份的建议:“你也可以许‘保佑国泰民安’。”
胤禛在一边高兴道:“那我要许‘明年要超过三哥,要长得比他高’!”
胤祥:“长得高!”
沈菡摸摸儿子的月亮头:“那得等你们过生辰的时候才能许,今天只能阿玛许。”
胤禛挠挠头:“好吧,那阿玛你快许愿吧。”
沈菡提醒道:“要闭上眼睛许,许完了才能吹灭蜡烛,不能把愿望说出来,说出来就不灵了。”
玄烨:“……”
他看着眼前这个晃晃悠悠的小火苗,许愿么……
那就许一个吧。
玄烨闭上眼睛,许完愿轻轻吹灭火苗,看沈菡:“然后呢?”
然后啊,沈菡又给他添了一杯酒,带着儿子举起酒杯,温柔道:“生辰快乐!”
胤禛也举着果汁高兴道:“阿玛生辰快乐!”
胤祥:“快乐!”
玄烨笑了。
好,生辰快乐……
作者有话说:
清宫寿桃来自资料。
第75章 诉求
◎想要什么。◎
六月里的紫禁城已经热得跟个蒸笼差不多了, 今年更是不知为何,比往年更要热上许多。
偏偏皇上最近忙着平定汉中,没空去南苑。各宫主位虽然可以用冰乘凉, 但除非有那个条件把每个屋都摆上冰山,不然一个殿里只放寥寥几块冰, 只能说效果聊胜于无吧。
宫里对冬天藏冰和夏天用冰都有明确的规定, 除了专供御前的, 主要供给外朝各衙署的官员, 内廷主位,行幸,祭祀取用, 有时候也会赏赐给八旗王公大臣和九卿科道。
各处份额自有定例,众人都是凭票领冰。
隆宗门外西南角的冰窖前, 一大早儿就是乌泱泱的一群人。有穿着官服的内务府官员, 有包衣杂役,有穿着绸缎袍子的管事太监, 也有青布蓝衣的低级苏拉太监。
冰窖的管事儿有些不耐烦:“动作都麻利着点儿!这都什么时辰了!耽误了主子续冰,是你们担得起还是我担得起?!”
一群苏拉太监被呵斥得灰头土脸,却没一个敢应声儿的,只能赶紧加快手里的动作。
领头太监是个机灵的, 给管事儿递了个鼻烟壶。
管事儿的一看:“呦,你这鼻烟壶不错呐!哪来的?”
太监殷勤道:“前门大街痦子老王画的, 知道您喜欢,特地弄来孝敬您的!”
管事儿一愣,瞧着这鼻烟壶没那么热切了。他俩也是老搭档了, 管事儿斜了他一眼:“你小子憋着什么坏水呢?”
太监嘿嘿一笑:“您老人家真是利眼, 什么都瞒不过您呐!”
管事儿:“滚!有屁快放!”
太监凑过来悄声道:“有一桩好买卖……”
管事儿听得皱眉:“这能成吗?万一查出来……”
太监道:“您放心吧, 她们都是里头没名没姓又不得宠的,平日用的冰多一块少一块的,谁还能去查这个?再说了,就是她们自己发觉了,还能告我们去?她们这种的,想告也没地儿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