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2


围,是整齐划一的卫队,护卫着队列中心的皇上和王公贵族。

就这一大群人,还只不过是整个队列中最少、构成最简单的一部分。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皇上出巡的阵仗,其实真不比打仗简单。

除了各种必备的日用品,还有无数的车辆、骆驼、骡子、马匹、帐篷、寝具、食具等等,或是抄近道先走,或是跟在大部队后面一同运输。

而且皇上和勋贵大臣们每天都要换乘坐骑,大批备用的马匹被士兵们牵着跟在后面。

周围还有许多准备屠宰的牛群、羊群和猪群,被驱赶着前进。

车、兽、人互相掺杂,场面混乱,气味嘈杂。

好在这一切距离御驾甚远,车里的母女两个都一无所知,她们只能看到前面的一小部分。

雅利奇头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看什么都新鲜:“额娘,外面好多人!”

沈菡抱住蹦个不停的雅利奇:“你慢点儿,小心摔着。”

紫芙和青衿作为她的贴身宫女,不用跟着车子走,得以在车子里伺候主子。

紫芙:“主子,用不用奴婢和顾总管说说,再给车里加座冰山?”

沈菡伸手摸了摸雅利奇的后背,出汗了:“再加一座吧。”

顾问行正坐在车辕上,备着沈菡万一有什么需要,紫芙等人摸不着路子。

他听紫芙说完立马跳下车子:“行,我这就去,天儿也确实太热了,你记着过平地方的时候,打开车门和窗户通通风,别闷着德主儿和小公主。”

紫芙:“是,烦劳顾总管。”

加完冰山,车里果然舒服多了,连雅利奇都忍不住长舒一口气,刚才好闷呀。

母女两人在车里除了吃吃喝喝几乎无事可做,好在御驾的供应都是最上等的,沈菡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把御膳房一块儿搬来,怎么要什么都有呢?

沈菡管着雅利奇不叫她吃太多冰碗:“吃多了闹肚子,晚上会肚肚疼!”

雅利奇犹豫着看了看:“再吃最后一口。”

沈菡无奈,又给她舀了一勺樱桃:“这次可真的是最后一口,不许再要了……”

不过这么多人赶路,显然中午肯定不能停下生火做饭,太费时间——沈菡终于理解为什么清朝习俗是两餐制了。

她们早上启程前是吃了早膳的,车里还放着各种点心、奶茶、水果,倒不怕饿。但外面在马上奔袭的人却什么都没法儿吃。

沈菡叫进顾问行:“皇上中午回来吗?”

顾问行:“回德主儿,万岁行进途中极少回御驾。”

沈菡皱眉:“那皇上也不用膳?”

顾问行:“万岁一向与将士们同食。”

这个……沈菡就不好干涉了。

沈菡有些着急,她之前从没参加过这种长途奔袭,缺乏经验,没想到中午他竟然不能停下吃饭。

这么大的太阳,骑马走一天,再饿着肚子,岂不是要把人熬坏了?万一低血糖怎么办?

沈菡犹豫道:“皇上随身只带了水袋吗?有没有带饽饽?”

顾问行:“没有,万岁……一向自持。”

玄烨既然要和将士们同甘共苦,怎么会当众从兜里掏点心吃呢?除非是更衣,不然行进时他几乎从不下马。

沈菡无奈,只好在车子里干着急,愁人。

这一天母女两个就在吃吃喝喝做游戏中度过了。

为了防止时间太久,雅利奇待不住,沈菡和紫芙几个使进了浑身解数哄她玩儿,哄得精疲力尽。

沈菡一想到接下来还要关在车里走那么久,感觉好绝望……

其实放到现代看,京城距离木兰并不远,但出巡队伍的速度显然不能和汽车比,所以这一路到木兰要走上好多天。

第一天按照计划是驻跸在三家店。

黄昏时分,队伍终于到达目的地,车停了。

沈菡带着雅利奇下车,玄烨带着大阿哥和太子正好走到跟前儿。

沈菡福身行礼:“万岁金安。”

大阿哥、太子马上避开,然后再回正给沈菡行礼:“德额娘安。”

雅利奇给皇父和兄长行礼:“阿玛吉安,太子哥哥、大哥哥吉安。”

大阿哥、太子回半礼:“五妹安。”

沈菡看他们三人都是一身戎装,虽然没什么尘土,但脸和脖子都晒成了红色,全是汗。

太子年纪最小,这么一天跑下来,整个人看着像在打晃。

沈菡不好管大阿哥和太子的事,只好对玄烨悄悄道:“这儿有洗漱的地方吗?我看你这一身挺重,现在既然不走了,能不能换了?”

玄烨见她使眼色,注意到两个儿子的惨样,反应过来:“你们两个先回去歇着吧,好好泡个澡,让奴才给推推,免得明天起不来。”

太子和大阿哥恭敬行礼:“是,儿子告退。”

他俩一走,沈菡就自在多了,赶紧拽住他:“走走走!你快找个地方脱了这个,肯定捂得不轻!”

玄烨守着儿子得强撑着,儿子一走也几乎快端不住了,他拽住沈菡:“走反了,这边。”

雅利奇赶紧跟上。

作者有话说:

1.康熙巡幸各种细节、道路、驻扎、人员物资、活动等,来自南怀仁的旅行日记。

本次北巡日程安排改写自《康熙朝起居注》二十四年六月记载。

本文非传统型宫斗文升职文,就是作者自己想写的故事,剧情不会一直局限在后宫的情情爱爱和感情线上哈。

主线可以理解为男女主成长日记。

(哎,所以还是《龙楼凤阙》这个名字更点题)

2. 补充一下关于康熙朝太监的履历,来自杨珍《清前期宫廷政治释疑》对康熙朝档案内重要太监的考据。

先说一下目前出现的这几个:

顾问行:据推测应是顺治朝或前明时期的太监,极得康熙信任,大概率是先帝旧人。文化水平较高,在清朝亲密主奴关系的背景下,他与康熙之间言谈及话题涉及范围都比较广。据康熙写给他的私信看,更像老友的口吻,会和他说旅途中的经历,发生的小事。不过鉴于这么写不符合主流对太监与皇帝关系的认知,可能引发争议,这部分没有扩展。从档案和履历看,其为人忠勤低调,对其他太监存善心,慎敏,所以结局很好。

梁九功:康熙朝中期太监,三十五年后出现在档案内,此时他已经是高位太监,承担大事,也就是普遍认知位高权重的“梁九功”。但档案中康熙曾称其为哈哈珠塞太监。哈哈珠塞就是小男孩的意思,推测其约于十二三岁开始伺候康熙,具体晋升履历不详,因为晋升到高位之前档案也没有他们的名字。

李玉、陈福、魏珠、张起麟、王朝卿等都出现在中后期的档案里,有的被雍正留用,属于中年发达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