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
通天路呀!
那会儿的小选可真是人才辈出,要什么样的美人儿都有。
但这些年太皇太后不管了,皇上也不去选阅。纵使再好的人才家世,也一样只能进来当奴才秧子。
那些门楼高一点儿的人家哪能愿意?
是以但凡和内务府有点儿人情的显贵人家,都在想办法找路子免选。
小选不像大选管得那么严格,免那么三个两个的也没人会纠缠。
更有那和万岁或是太皇太后关系亲近的人家,干脆直接求来了免选的恩旨。
可这都不是普通人家敢想的。
小宫女道:“我阿玛早多少年就盼着我能进宫,家里每月还等着我拿月例银子回去呢。”
另一个道:“我家倒是不图那几个银子,单是想着让我进宫来见见世面。我额娘说,宫里调理出来的人,将来出宫后名声好。人都道这样的姑娘懂规矩,找婆家的时候也能捡个高枝儿攀。”
旁边有个瘦高细条,样子清秀的宫女跟着附和道:“我额娘也是这么说的,若是真能有幸找个二三等的侍卫,将来得了提拔,不几年许是就发迹了呢!”
她低声道:“像永和宫那谁……”
她们这些普通的小宫女,不太敢做那成为主位的美梦。平日只盼着将来分宫苑的时候,能巴结上一位好主子,将来得主子的济能许个更好的婆家,那已经是再好不过的命了。
小宫女们畅想一回也就罢了,永和宫的宫门现在可不是那么好进的。
“也不一定,我听说……德主子好像要晋贵妃了,说不定要添人手呢!”
这姑娘的阿玛在内务府干活,消息比别人灵通多了。
其他人立马围住她:“真的吗?德主儿要晋贵妃?”
“你怎么知道的?”
“什么时候晋?”
“我就说嘛,德主儿早晚要晋贵妃的!”
“也是……”
……
沈菡要晋贵妃的消息,在宫里传了不是一天两天。
不过以前那只是因为她太受宠,宫人们私底下八卦聊天时的揣测,当不得真。
这次却是内务府传出的实打实的消息——听说广储司正在筹备贵妃册封礼要用的东西。
有‘内部人士’透露,江南那边儿的织造前些日子召集了大批绣娘,开始日夜赶工,为某位主子制备贵妃的朝服……
现在这些后宫主位里,若论哪位主子能晋封贵妃,也只有已经把万岁爷牢牢攥在手心里的“德妃娘娘”了……
死寂许久的紫禁城,在这个消息传开后,宛如炸开的油锅,瞬间喧嚣沸腾起来!
作者有话说:
参考文献:《宫女谈往录》。
第124章 改变
◎影响与走向。◎
没有皇上在的紫禁城实在寂寞太久了, 众人好像都被压抑沉闷的气氛憋得不轻。
所以沈菡将要晋封贵妃一事在紫禁城辅一透露,立马在宫里传的甚嚣尘上,各种流言蜚语都有。
承乾宫、翊坤宫、延禧宫, 连一向安安静静,存在感极低的永寿宫, 近来都有些异动。
不管是后宫主位, 还是宫中的宫女太监都对此异常关注, 每天兴致勃勃地悄悄议论。
“德妃娘娘”本就是宫中人人关注, 记在心上恨不能每天念叨几回的人物。这要是成了“德贵妃”,接下来宫中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风雨欲来。
不过,相比起宫中的喧嚣, 在园子里的众人对这个消息却显得极为平淡,几乎没什么人谈论。
——畅春园众人天天亲眼看着, 都知道两位主子是怎么相处的。有这一天一点都不稀奇, 大家都有一种意料之中的淡然。
随着年龄的增加,玄烨愈发成熟稳重, 年轻时性格中的那点冲动鲁莽,几乎已经完全消失不见。
近几年他考虑事情更是越来越谨慎周全,力求‘万无一失’才好。
这次晋升沈菡为贵妃的决定,他也是几番思量, 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后,才和沈菡商量的。
两人半躺在暖阁窗下的榻上说话, 沈菡拥着被子靠坐在他怀里,玄烨从面前炕桌的小碗中拿栗子剥给她吃。
沈菡:“炭盆里刚烤出来的栗子好香,比膳房烤的好吃。”
玄烨塞一个到她嘴里:“那以后每天让他们在炭盆里埋上几个, 栗子挺好的, 补肾气。你每天吃上几个, 对身体有好处。”
沈菡撒娇:“就是剥起来费劲,剥得指甲疼。”
玄烨:“让下人剥好了你再吃就是了。”
“那样吃多没意思。”
玄烨看她一眼,又递过去一个:“那朕剥出来的你吃着就有意思?”
沈菡边嚼边笑:“嗯……那不一样么。”
有皇上伺候着感觉多爽啊~
“其实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吃法是直接劈半儿嚼。”
“嗯?什么叫劈半儿嚼?”
这个该怎么形容呢?
沈菡:“就是以前我在家里的时候,那会儿吃的栗子没有像宫里这样提前开好小口,都是囫囵一整个儿的,很难剥。我和弟弟都是直接用牙咬开,里面的栗子贴着皮分不开,就只能连皮一块儿嚼嚼,再把皮吐了。”
玄烨头一次听说这种吃法:“连皮吃?那味道怎么会好?”
沈菡想了想,她也不太明白:“说不上来,反正我当时就是觉得那么吃挺香的,比吃囫囵一整个还要香。”
不过现在既然有整个的吃,这种吃法就再没尝试过了。
两人裹着被子杂七杂八地闲扯,说着说着就聊起了晋封的事。
——玄烨想晋封沈菡为贵妃,还想给乌雅家抬旗。
玄烨说完还是怕她紧张,细细地给她分析这里头的事儿:“你不用担心,现在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
不管是他还是她,他们都变了。
这次北巡回来后玄烨就发现了沈菡的变化——她变得更果断、更有气势了。
显然,在他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她自己管理偌大的畅春园,园子上下皆对她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已经渐渐培养起了她的手段和威仪。
特别是这次太皇太后突发急病,她乍遇如此大事,却能够保持冷静,处置起来条理清晰,一言一行皆十分得当,自然让手下之人对她更加信服。
玄烨心道:以往倒是他小看了她。如此,只要她能力足够,又能一直保持这份气势和威仪,便是不“以刑立威”也无甚大碍。
玄烨揽着沈菡,温柔道:“你现在既有宠爱与子嗣,气势能力也见长,手中又有足够的权力。在众人心中,你已经不再是单凭‘宠爱’二字立足的女人,晋为贵妃顺理成章。”
贵妃之位与她目前在众人心中的权威与地位才相配,不封反而会引人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