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1
中茶、小茶、女茶、芽茶、蕊茶等等。
沈菡:“两口子语言不通是一大障碍, 生活习惯不合拍也很要命,夫妻若是生活习惯完全相反, 肯定过不到一块去。”
天长日久,矛盾只会越积越多。
说实话,虽然穿到清朝很惨,嫁给皇帝要面对三宫六院, 但这种环境下,若是穿成普通百姓, 境况只会更惨。
‘破家县令,灭门府尹’就不说了,现在的汉人百姓被叫做‘民人’, 连普通旗人都得罪不起, 何况官员。
更不必说每年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恶霸、强豪, 随便一点儿小事,全家覆灭不是开玩笑的。
女人还要更惨,在古代,女人是必须要嫁人的。
嫁给普通男人,家里条件若是条件不足,丈夫一年都洗不了几次澡。
就这样,女人还得伺候丈夫过夫妻生活……
古代女子能不能忍受且不说,沈菡自认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万一遭遇家暴,哦,这时候连‘家暴’这种扭曲的词汇都没进化出来,现在叫‘正常’。
这么一比,沈菡觉得自己能嫁给事前事后都会沐浴更衣,天天晚上刷牙洗脸,热水泡脚,还不打老婆,有文化、能交流的‘康熙爷’,真的已经算不错了。
——要什么自行车啊?
沈菡说起这个犯难道:“额驸虽然不敢明着欺辱公主,但这些矛盾积攒多了,夫妻感情很难和睦。”公主们本就身处异地,远离家乡,夫妻感情再不好,日子怎么会过得开心?
公主们也只是普通的古代女孩,一样向往夫妻和睦,生活美满,子孙绕膝,有几个能做到看破红尘,毫不在意与丈夫的感情呢。
沈菡觉得清朝很多抚蒙公主早逝,医疗条件是一个,生活憋屈绝对也是原因之一。
沈菡认真地对玄烨道:“你不知道,女人的病,多从肝起。一旦生活不开心,过得郁闷,很容易有各种疾病冒出来,久而久之,身体就垮了。”
就她这次见到的蒙古王公们,不管老的少的,看起来没一个能和文质彬彬,细腻敏感的公主们进行精神交流。
再加上语言、地位、复杂的环境、水土不服、生活习惯,公主们想拥有幸福婚姻的难度简直是地狱级别。
——除非完全不在意额驸,只自己过生活,还能好受一些。
玄烨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竟为公主们考虑了这么多,女人的病从肝起……这一点他还真没了解过。
沈菡没注意玄烨的眼神,好不容易玄烨终于关心公主们的事了,她赶紧把之前想到告诉他:“除了这些事,公主们最好再学一点医理,特别是妇人科的一些常识。虽说公主府都有随行的太医,但自己也该懂一点。”
虽然不见得有用,但至少了解一下怎么预防传染病,怎么用热水消毒,预防公主府内的人感染疫病什么的应该可以吧?
其实沈菡很想说,如果生孩子保不住自己的命,那还不如不生。
但这话她不能说,大清把公主嫁过去,还是希望公主们能生下带着爱新觉罗血脉的儿子,将来继承爵位,心向大清……
所以她只能希望公主们把身体锻炼好,把手段练强硬,学一点儿医理,保护好自己,长命百岁。
玄烨默默听完,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他不如她。
他作为公主们的阿玛,竟还不及她这个‘妃母’考虑得周全。
玄烨:“你说得都对,回头朕就找先生来教导公主们,定不会让她们就这样懵懵懂懂地嫁出去。”
*
没过多久,玄烨便找好了合适的先生,有男有女,有专门给公主们讲学的翰林,也有教授闺阁事宜的女先生。
玄烨:“公主们之前虽然也学书习字,但学的不成体系,且过于死板。”
他这次指过来给公主讲学的翰林都是饱学之士,经史子集不只是可供男子应考的死学问,其中自有道理,先打好基础再说。
女先生不是来教琴棋书画的,这些课程公主们一直都有。
玄烨:“汉人世家中对女子约束繁多,但有一点却甚有心得,朕特地寻问了数位汉臣,最后挑了这两人,让她们把内宅中的各种琐事教与公主,免得她们在这上头吃亏。”
沈菡:“……”所以,这竟是两位“宅斗”师父吗?!怎么办,她也好想跟着去学习一下!
玄烨被她这形容词逗笑了:“宅斗?”倒是形象。
女子身处内宅,执掌中馈,管束下人,人情往来,公婆妯娌,抚育子嗣,可不就是在这大宅内与各种人“斗”吗?
玄烨:“公主府都是她们自己的地方,倒是不用跟谁斗,但这些事情还是该知道。”
可以不用,但不能不会。
总之,玄烨一旦有了这个意识,考虑得比沈菡细致多了。
除了这几位先生,沈菡之前说要让公主们学习医疗常识的事,他也听进去了,说是以后没旬都会安排太医过来给公主们上课,阿哥们也顺带听一听吧。
雅利奇发现一直陪着自己玩的姐姐们,突然变得忙起来:“额娘,姐姐们都去干什么了?”
沈菡:“姐姐去上课了。”
雅利奇不太明白:“上课?”姐姐不是女孩子吗,为什么也要和哥哥们一样上课呢?
沈菡摸摸女儿头上的两个小揪揪:“女孩子也是可以上课的,雅利奇再过两年也能和哥哥姐姐一样去上课了。”
雅利奇见额娘笑的这么开心,上课一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吧?
想起能和哥哥们做一样的事,雅利奇也开心起来:“好呀好呀,我也要快点去上课!额娘也给我做一个小包包,有好多小袋子那种!”
沈菡眼底发热,笑着点头答应:“好,额娘这就给你做。”
——是啊,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我的女儿,终于能去上课了。
“姑娘,门槛高,您小心脚下。”
嘉慧这一路行来都提着心,规行矩步生怕出差错,闻言小声道:“多谢嬷嬷。”
嬷嬷笑得和蔼:“您不必紧张,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是极和蔼的人。”
嘉慧不敢随便答话,生怕哪句话回的不妥:“是,谢嬷嬷提点。”
嬷嬷将嘉慧领到闲邪存诚斋的侧殿整理衣装,嘉慧把斗篷解下递给旁边候着的小宫女,对着铜镜理理鬓发,把发髻上的每一枚珠花都检查一遍,往里塞一塞,可别等会儿松了再掉下来。
沈菡看着走进来的伊尔根觉罗氏——一个看着只有初中生年纪的小姑娘。
她穿着一件颜色和纹绣都很低调的湖色杂宝纹暗花江绸棉袍,梳着简单的小两把头,上面只簪了两枚绿松石花鸟蝶纹珠花,耳上带着简单的白玉耳环。
柳叶眉,丹凤眼,样貌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