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2
为自己谋取私利,作威作福、醉生梦死,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
他们根本不会有这种挣扎。
只有希望用权力为世人做些什么的人,才会因为手中的权力不能物尽其用而感到疲惫。
皇帝心爱的女人,说是这世上离皇权最近的人也不为过。
但大多数人只会借着皇权为娘家谋取利益,或是想要凭借这个身份接触外事,掌握更多的权力,巩固地位。
只有极少、极少的女人,能够挣脱权力的诱惑,不为自己,而是为大局去做真正对的事。
这么多年,他亲眼所见的只有太皇太后一个人。
说实话,玄烨以前从没想过,她竟能有这样的心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她总是这样令他惊讶和惊喜,在他觉得已经足够了解她之时。
母仪天下的‘仁心’,多么难得,多么让人珍惜。
*
玄烨一直都是个很体贴的人,至少对沈菡来说,他一直是。
这天回来,玄烨递给沈菡一封折子:“看看。”
沈菡不明所以地接过,打开一看,竟是刑部对‘赏瓶案’一干人犯量刑的奏报。
玄烨:“你放心,如此骇人听闻的案子,相关人犯朕一个都不会放过,全部都会重惩。朕知道你之前为这事生了大气,如今反正这些人都要死,你看想让他们怎么死才能解气,都行,都听你的。”
她不忍对奴才动刑,那如果是恶人呢?
只有‘仁心’是不够的,权力是‘凶兵’,是‘血刃’,能拿稳的只有罗刹,而不是观音。
沈菡没想到他会把这个给她看,竟还想让她量刑,不过这次她没有拒绝:“真的可以?”
玄烨点头:“要车裂、凌迟还是绞杀,随你的意,或者你想让他们多受些折磨和刑罚再死,也可以。”
沈菡握着这封折子,看着这上面一个个猪狗不如的人名,心里没有丝毫犹豫。
她听到自己的声音像含着冰,又带着一股明显的快意:“那我要这些人全部先受一遍宫刑,然后把他们曾经对那些孩子做的事,也对他们做一遍。”
她认真且坚定地说:“我希望他们统统变成‘赏瓶’!”
玄烨静静看着她,沈菡却没有动摇。
她知道这样的话,可能会改变玄烨一直以来对她的印象,可是她就是想这样做,她必须要这样做。
她甚至第一次感受到拥有权力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沈菡看着他一字一句坚定道:“我希望有人每天给他们喂水喂饭,擦身沐浴,治病上药。我不要他们死,我要他们好好活着,每天做一个漂漂亮亮,干干净净的‘赏瓶’。然后把这些瓶子摆在城门口,让天下人都看着。”
也让天上那些枉死的孩子们都看一看。
安息吧。
瞑目吧。
希望你们的来生,再无苦痛与烦忧。
玄烨笑了:“好,如你所愿。”
作者有话说:
女主从独善其身到想要兼济天下需要过程,公主、生育、陋习、惨案等等,都是在铺垫,一点一点改变她的心态。
哎,长篇好累。
第154章 尊师
◎事发突然。◎
夏日的畅春园天高水长, 奉宸院引入的各种水禽、鱼鸟经过这几年的繁衍,已经颇具规模。
每到盛夏,便能看到各色水鸟在前湖和后湖中成群结伴、怡然自得的嬉戏。
玄烨半梦半醒间感觉好像有东西在自己耳边蛄蛹, 他伸手一摸……摸了一手猫毛。
玄烨无奈睁眼,枕头边窝着一坨猫。
“娘唔~”
朵朵蹬直两条后腿, 把前腿并拢向前, 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它完全没发现玄烨对猫毛的嫌弃, 伸完懒腰高兴地贴过来闻玄烨。
玄烨敷衍地摸两把, 在它伸舌头要舔他的手时迅速起身躲开了。
一直趴在床脚的花花睁开眼睛,见他走了,站起来悠哉悠哉走到他的枕头上躺下, 开始舔毛。
玄烨:“……”算了,习惯了。
沈菡听到耳边响起呼噜声, 习惯性往上一摸, 把花花搂到怀里,娘俩儿翻个身继续睡。
玄烨拿起衣服抖抖毛, 一边披上往外走一边小声嘀咕了一句:“也不嫌热。”
朵朵觉少,醒了就不爱睡了。
它屁颠屁颠跟上准备更衣洗漱“爸爸”,撒娇讨要小鱼干。
九经三事殿中已经站满了等着候见的朝臣,玄烨每天一走进正殿, 这一上午都别想闲下来。
顾问行:“皇上,工部尚书汤斌在外候见。”
玄烨一皱眉, 想起之前徐乾学交上来,汤斌离任苏州时发布的安民告示。
“宣。”
他正好有事找他。
前几日钦天监一小臣上疏言事,其中‘谕教元良’‘宜选择正人’一句, 有暗指应停止教导太子满洲旧例之嫌, 令玄烨十分不悦。
汤斌乃是他亲自指定的太子先生, 玄烨觉得有必要嘱咐他两句:“之前有在外之小人,言说教导太子,宜选择正人,令之辅导。你们在朝野皆有闻誉,是以朕才特地委任你们教导太子。尔等应体察朕意,勿使皇太子为不孝之子,朕为不慈之父,如此便是朕之大幸!”
汤斌教导太子自然不敢不尽心,皇上突发此言,他有些不甚明白:“臣不敢有丝毫懈怠。”
玄烨语气更严肃了一些:“设使皇太子入于汉习,皇太子不能尽为子之孝,朕亦不能尽为父之慈……”
汤斌一愣,恭敬道:“是,臣领命。”
又循例颂圣道皇上教谕元良,旷古所无,即尧舜莫之即。
玄烨皱眉,心中不悦:“这不过是馋谄面谀之语,你心中果真做此想法?”
汤斌惶恐,不明白皇上为何突然猜疑他:“臣……”
他待要解释,玄烨的面色却已恢复如常:“罢了,你退下吧。”
汤斌只好忐忑不安地告退。
他走后,玄烨想起告示上‘爱民有心,救民无术’四字,仍旧恼火非常。
之前明珠等人揣测‘董汉臣不识书,背后必定有代草者’,暗示这代草者便是汤斌。
玄烨对此并不太相信,汤斌一向耿直,不涉党争。
如今,他却有些迟疑了。
九经三事殿附近便是大学士的值房。
今日屋内只有明珠和余国柱二人,余国柱凑近明珠耳边小声道:“适才有人瞧见汤斌从前殿出来,神情似有不妥。”
明珠手中的笔一顿,如此看来,终于有些成效了。
余国柱:“我看大约是徐乾学呈上的告示起了作用。”
皇上对汤斌的信任实在牢固,他们使了这么多招数竟都动摇不了分毫。
没想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