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4
么残酷,这就是玄烨每天批的折子,好累、好幻灭,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玄烨看到沈菡怨念的眼神,不知为何竟有些心虚,转移话题:“你看,你借着这个事儿跟内务府各司多打打交道,知道的事、认识的人多了,心里的底气不就更足了吗?”
是吗?真的不是你自己看烦了,想找个秘书吗?
沈菡半信半疑,之前因为被他十足信任而萌生的感动,被‘几钱几分几厘’打消了三成。
不过她也确实因为这些事见了不少各司的管事,连内务府现在的总管费扬古她都见面打过交道——原来清宫现在是真的没有那么讲究男女大防,让人震惊。
而且对沈菡来说,这样‘走出去’、‘干正事’、‘见外人’的机会,实在是诱惑力十足。
得不到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一旦沾上手,哪怕再累,也舍不得放手。
——权力真是这世上最容易上瘾的毒药,让人欲罢不能。
沈菡和玄烨打商量:“我能不能选几个聪明伶俐的宫女,教她们珠算和数术,帮着我处理宫务?”
她想建立一个私用账房,或者说自己的秘书班子。
她现在手上的事情越来越多,玄烨有内阁有议政大臣帮忙,可她只有紫裳和青桔,内务府有七司三院,不够用啊!
玄烨想了想:“这倒是,以后说不准还有些别的事情,单靠你自己肯定忙不过来,确实应该提前培养几个人。”
只是现在宫中的宫女多是普通包衣人家的女子,素质不高,培养起来可能有难度。
沈菡想想还真是,不是哪个古人都像玄烨这般思维开阔,能轻易接受现代数学的。
单是珠算人才都不好培养。
沈菡:“咦?那我能不能让公主们来搭把手?”
公主的文化水平够高,而且她们将来也要掌管自己的公主府,和府里的长史、侍卫打交道,提前了解一下没坏处。
沈菡觉得以两人之间现在的信任,有些话应该可以说了:“…….我觉得,抚蒙联姻,与其嫁过去一朵娇花,不如嫁过去一棵松柏。”
自从公主们开始上学,学到的本事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和成长后,沈菡就忍不住开始考虑这件事
——大清的抚蒙制度,只能靠公主们生孩子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第162章 横岛
从公主们的生育情况看, 公主抚蒙的作用是有的,但其中也夹杂着很多意外和不幸。
一来,额驸与公主天然立场不同, 很多公主根本没有‘机会’生下孩子,有的甚至很年轻就被‘病故’。
二来,位置决定立场,就算继承爵位的世子身上流着爱新觉罗的血液, 他们也始终是蒙古王公。
而公主却不一样,公主要在草原立足, 凭借的是大清的支持,她们天然就是大清这边的人。
草原上的规矩更自由, 如果公主们能像当初王帐中的福晋们一样, 握住草场、奴隶, 是不是也能够架空额驸, 掌控王帐中的权力呢?
或者退一步说, 不与额驸为敌,只凭手中的人才、大清的支持和公主府的依仗,能不能在蒙古建起自己的一方势力, 做大清的屏障呢?
沈菡记得康熙有个女儿很厉害, 被称为‘海蚌公主’。
海蚌在满语中是参政、议政的意思, 她虽不记得这到底是哪位公主和她的具体事迹,但印象里这位公主好像在公主府附近建起了属于自己的领地。
最令她印象深刻, 如今仍记得的一点是,据说她制定了自己领地内的法律。
沈菡不敢奢望人人都是海蚌公主,但只要公主们学得海蚌公主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本事心性, 死亡率是不是能大大降低呢?
而且从大局上讲,这不比单纯的生孩子更有利于大清疆域的稳定吗?
玄烨低着头沉思, 嫁过去一棵松柏吗……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玄烨沉吟道:“你说的有理,但松柏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朕要好好想想。”
几日后,玄烨突然下旨把京里将来要抚蒙,年纪差不多的郡主、县主、郡君都给叫进了园子,充作公主们的伴读。
这旨意有些突然,不过沈菡还是赶紧让紫芙去准备屋子了。
玄烨解释道:“朕觉得你之前说的那个提议不错。京中王府的格格将来都是要抚蒙的,其中未必没有可用的人才。朕挑出来的这几个都是自幼在家中受过教的宗室女。进了园子,既能做公主的伴读,也能帮着你处理事务。”
郡主是亲王之女,宫里一般称之为和硕格格,世子、郡王、贝勒之女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郡君,地位都不低,将来出嫁也基本都是指婚到蒙古。
玄烨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显然和沈菡不一样。
沈菡是觉得教会公主掌握权力,她们将来能活得更好——海蚌公主这一辈子活得多滋润呐!据说在她的领地内,她本人就是皇帝一般的存在。
但玄烨却不会考虑这些,真正打动他的,是这事究竟能给大清带来多少好处。
如果嫁过去的公主郡主,真的能有本事笼络住额驸,逐步掌握王帐的权力;或者在蒙古建立起独属于自己的势力,那带来的利益绝对比单纯生个孩子继承爵位要大得多。
值得一试。
不过玄烨又道:“人的资质秉性各异,受一样的教导,却未必能学到一样的本事。”
公主只有五个,雅利奇还小,看不出什么。
另外四人,目前看来乌云珠确实心性坚毅,果敢善断,但其他公主虽也受教历练,离‘松柏’却还有段距离。
玄烨把这一众王府格格召进来,便是盘算着‘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你平日带着她们办事,正可考察一二。”
若是真有性格坚毅、能力出众、可堪培养的格格,收作养女,给个公主的名号又何妨。
沈菡思量片刻,接下了这个任务。
——殊途而同归,如果不能自下而上,那自上而下呢?
古代的贵族女性拥有比平民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更广阔的视野,一旦有名正言顺的机会和依仗接触权力,会不会最终成长为火种呢?
沈菡希望有更多的姑娘,能成为‘海蚌公主’,或有心向着‘海蚌公主’努力。
*
这天晌午,沈菡正一本一本翻拣合适的折子,准备等公主郡主们下学后,交给她们处理。
外头突然传来紫裳的声音:“主子,季纶请见。”
“让他进来吧。”
沈菡见季纶面露紧张,神色小心,一看就是有正事:“怎么了,什么事?”
季纶上前小声道:“主子,宫里送来消息,皇贵妃病重不起。”
沈菡闻言一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