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9
而至的威压改变自己的想法,他坦然答道:“等到翌日事成之后,害者利矣,非者是矣。昔日诸多无知阻挠之辈,自然不屏自息矣!”
自古胜者为王,历史从来都是由胜者书写的。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等他把事情干成了,等到新政真的有益于国之时,那些曾经反对他的宵小之辈,自然就会偃旗息鼓,何必放在心上。
至于此事究竟是功是过,自有后人评说!
沈菡的一颗心紧紧揪起来——这话说的……
她屏气凝神悄悄打量玄烨的神色,见他面色平静地放下手中茶盏,脸上甚至已经恢复了‘我只是在闲聊’的寻常表情,一时也摸不清他心里究竟是个什么想法。
玄烨理了理袖子,什么都没说,既没有夸胤禛说得对,也没有批评他说得不对。
他仿佛是安抚般地对沈菡一笑:“时候也不早了,咱们用膳吧?”
啊?
沈菡又看了胤禛一眼,见他也是一副‘聊天结束,我想说的都说完了’的表情,仿若刚才无事发生:“……”
行吧,你们父子打什么哑谜我也不知道。不过既然你俩都觉得这话没什么,那,那就只能当它确实没什么吧。
沈菡快速平复了一下心情,尽量把这事儿看做一次平常的饭前闲聊,转头开始问雅利奇午膳想吃什么。
雅利奇刚才一直在和小十一玩儿,对于哥哥和阿玛的对话听得模模糊糊、半懂不懂,丝毫没觉得屋里气氛有什么怪异之处。
额娘问她,她马上回答道:“我要鲟鳇鱼的饺子!”
胤祥听到后跟着凑过来:“额娘,我也想吃,我要吃煎的!”
——他听明白了,他觉得四哥说得对!
两个孩子这一打岔,屋里气氛终于恢复了正常。
沈菡抱过榻上张着手一个劲儿要‘neinei’的小十一:“那要等会儿才能吃,吃饺子得现包,也不知膳房今天有没有准备鲟鳇鱼的饺子馅儿。额娘先去喂小十一,你们问紫裳姑姑要些点心先垫一垫。也不要吃多了,留着肚子好吃饺子。”
“好的,额娘。”
……
一切如常地用过午膳,玄烨提前回了乾清宫,说是还有事情要处理。
两个孩子也得回东所了,沈菡拿过风帽先给胤祥戴上:“这都要过年了,功课上可以适度松一松,不要搞得太累了。”
胤祥:“额娘也是,您晚上照看小十一本就劳累,不要事事亲力亲为,太操劳了,要多保重身体。”
沈菡给他理了理斗篷:“知道了,你哥一看起书来就没数,不知道休息,你要看着他知道吗?”
胤祥点头:“我晚上去哥那儿盯着他睡,肯定不叫他再熬夜了!”
沈菡又看向胤禛,想说点儿什么,但最后还是没能说出口——这是他的本性,为何要压抑,要逼着孩子去掩饰呢?
何况,她也不觉得胤禛说错了。
就算将来真的有什么风雨,也该是她这个做母亲的顶在前头。
胤禛好似知道沈菡在担心什么,他想了想,开口道:“额娘,您无需担忧。阿玛有问,我做儿子的据实以答;皇上有问,我身为臣子据实以奏。即便答得有何不妥,也是我为人子,为人臣,为父尽孝,示君以忠的本分所在,又有何可虑?”
额娘一直是这么教导他们的,他们从小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只要不曾欺君罔上,其他细节,不过小事罢了。
沈菡给他整理斗篷的手微微一顿,道理当然是这么个道理,只是……令她担心的也不单是这一点,还有胤禛的变化。
她轻轻叹了一声:“你长大了……”
这种变化是如此润物无声,悄无声息,她竟直到今天才有所察觉。
在她的心里,他始终都是个孩子。但实际上,胤禛的身高早就超过她了……
胤禛低下头看着眼前把他捧在手心十几年,护在怀里十几年的母亲,并没有掩饰:“……额娘,您身为女子,困锁深宫,尚且心怀慈悲,竭力尽己所能以圆心中之志。儿子仰承慈训数年,难道不该有这样的志气吗?”
难道他不能努力争取,为他的母亲,他的弟妹遮风挡雨吗?
沈菡眼眶一热,缓缓抬头,母子二人对视数息……
良久,她放开手中的斗篷系带,弯下腰上下拍打了几下斗篷,将之理顺后,方才直起身认真端详了一番眼前的长子。
——他穿着紫貂玄色水波云龙纹大氅,身形高挑挺拔,面容冷峻坚毅,龙章凤姿,尽显皇子气派。
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少年,而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青年人了。
沈菡给他戴上风帽,温柔地笑了:“吾儿有志,吾心甚慰。去吧,去好好读书,将来帮着你阿玛办差理事,为皇上分忧解难。额娘愿你,早日一展平生志向!”
胤禛恭敬拜下:“是,儿子谨领慈训。”
……
第210章 赏赐
回宫后忙忙碌碌感觉日子仿佛已经过去了许久, 但其实翻翻黄历,不过才到腊月初八。
京城有句谚语——‘送信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
这话的意思是吃了腊八粥, 就该准备过年,把这一年赊欠别人的旧账清一清。到了腊月二十三祭过灶,吃了关东糖,债主可就该上门要债了。
不过到了宫里, 煮出来的腊八粥主要是用来供佛的。
因为腊八节除了提醒新年的到来,本身也是佛教节日, 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日。而玄烨受太皇太后的影响,表面上也一直对藏传佛教极为重视。
所以到了腊八这一日, 宫中亦有很严肃的礼仪规程, 需要帝后二人参与。
一大清早, 沈菡被紫裳从温暖的被窝儿里挖出来穿衣戴冠, 准备和玄烨一起去坤宁宫供佛。
玄烨那边速度快, 一边整理袖子一边往这儿走:“腊八粥都赏下去了吗?”
沈菡正对着镜子验看妆容:“今天凌晨就开始往外赏了,我看等咱们从坤宁宫回来,送赏的就该回来了。今年煮了整整八大铜锅, 该赏的都能赏到。”
风水轮流转, 当年她在永和宫当小福晋, 年年吃别人赏的腊八粥。
如今她成了皇后,这煮粥赏粥的活儿成了她盯着内务府干了:“我就怕来不及颁赏, 初五那天就叫他们把干柴和铜锅都架起来了。”
腊月初六,内务府总管大臣,也就是沈菡堂伯叔多弼亲自率领大臣监督称粮, 往锅里放果料,昨天开始生火煮粥, 整整熬了一天,就是为了今天凌晨宫门起钥后,就能开始往外赏粥。
玄烨捏了捏她的腮帮子,逗她:“辛苦梓潼了,朕给你记一功,回头好好赏你。”
沈菡看他那眼神儿……伸手轻轻拍开他的手,笑着嗔了一句:“没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