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


“不会耽误宋参赞很久的。”汤琳站在了宋译面前。  宋译睨了她一眼:“什么事?”  “张嘴。”汤琳坐在了宋译的办公桌上,向宋译倾过身去,柔声说。  宋译看着汤琳,最后他还是缓缓张开了嘴。汤琳舀了一勺酸梅汤送进宋译嘴里。宋译缓缓咽下。汤琳的嘴角一勾,然后又舀了一勺酸梅汤喂进宋译嘴里。  被锁住的办公室没有人能进来,宋译两个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汤琳。  “酸的还是甜的?”汤琳又喂了宋译一勺,轻声笑道。  酸梅汤是酸的还是甜的?宋译没回答,而是说:“今晚一起跑步吗?”  汤琳:“为什么?”  “或许我们应该多相处相处。”宋译说。  汤琳笑道:“你是在约我?但我说过我不喜欢你。”  汤琳把那碗酸梅汤也放下了,说:“我只是感谢你让黄师傅给大家做酸梅汤,这碗是特意给你留的。现在不耽误宋参赞的正事了。”  说完,汤琳转身开门离开。  她又这样走了?宋译的眉心跳了跳。  *  使馆活动主要目的是展示中国文化,让西思贝更加了解中国。李林枫弄的那些资料便都是介绍中国各方面的历史及现状的。宣传册子做好了,邀请贴也拟好了,李林枫在拟使馆活动那天的菜单,因为这次使馆活动是以酒会的形式举行的,如今国际上的许多使馆活动都是以酒会的形式举办的。  这是李林枫第一次拟菜单,需要什么样的规格,什么样的菜品都得好好考虑。  李林枫和宋译、罗玉光商量规格的时候,汤琳也在。  汤琳脱口而出:“做一些冰镇酸梅汤。”  宋译忽然就想起汤琳喂他喝酸梅汤的情形,他出了一下神。  而李林枫立即转头看向汤琳:“哪个使馆酒会上有过酸梅汤?”  汤琳想了一下,在本部翻译司时她参加过不少使馆活动,如果是酒会,的确没有酸梅汤。但……  汤琳说道:“酸梅汤是中国的,属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他国家的人当然不会准备。我觉得,让前来参加使馆活动的人喝酸梅汤更能直观地展示中国的一些文化。”  李林枫接口说:“使馆酒会用酸梅汤,即使是我们中国的使馆也没用过。”  “这只是我的个人之见。”汤琳说。  “可以用酸梅汤,这不失是一个展示我们文化的一个方法。”汤琳话音一落,宋译就说道。  李林枫看着宋译。  汤琳也看着宋译。  不过,李林枫是意外,没想到宋译会赞成在酒会上用酸梅汤。而汤琳的眼里则是笑意,觉得自己想了个好主意。  “不过……”宋译却又道。  汤琳、李林枫、罗玉光又都看向宋译,还有“不过”,不过什么?第四十七章   宋译接着说道:“不过不知道西思贝人爱不爱喝酸梅汤。据我所知,西思贝市场上是没有乌梅卖的。”  汤琳若有所思,市场上没有乌梅卖,一是西思贝不产乌梅,第二是西思贝人平时不吃乌梅,却不知西思贝人不吃乌梅是不是因为不爱吃,还是纯粹因为这个国家没有乌梅,也没有进口过乌梅。那么,使馆活动那天提供冰镇酸梅汤就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喝了。  李林枫直接说道:“就怕到时候没人喝。”  “但参加使馆活动的除了西思贝人,还有其他国家的大使。”汤琳又说。  宋译看着汤琳和李林枫,露出他一贯和煦的笑容:“倒也不至于没人喝。毕竟即使他们不喝,我们还可以喝。”  这话……汤琳看了宋译一眼,转开脸一笑。  李林枫瞪大了眼睛,没想到宋译会这么说。他看向罗玉光,等罗玉光的意见,哪知罗玉光大使笑道:“宋参赞说得有理。”  “那是要加上酸梅汤了?”李林枫问道。  “加上吧。”  “加上吧。”  罗玉光和宋译都说道。  于是,李林枫只好把酸梅汤加进了使馆活动的酒水清单里。  “另外,我们中国的茶叶不能少。”宋译又说。  “这个没错。”李林枫说道。  汤琳很高兴,仿佛酸梅汤对她来说有种特别的意义。宋译也一度想起那天在他的办公室里汤琳喂他喝酸梅汤的情形。  *  大使馆里用来做酸梅汤的乌梅已经没有了,得再买。而西思贝没有乌梅,得从国内运。茶叶也要再采购一些,李林枫把买乌梅和茶叶的事交给了苏江。苏江查了一下国内的供货商,电话联系订货。  除了饮食,使馆活动上还会有一些展品,比如陶瓷、中国结。西思贝的物流慢,之前开通的中国货运航线派上了用场,使馆活动需要的所有东西,两天之内就到卡沃国际机场了。然而,货机上的货物要等待海关查验。这一查就拖了几天。  还有两天就是使馆活动了,大使馆需要订的东西还无法取。苏江打电话询问,得知货物还没有开始查询。  “西思贝人的办事效率也太低了。”苏江皱眉。  汤琳双手撑在苏江的办公桌上,看苏江打电话。她是要和苏江一起去机场取货的,然而货到了机场几天了都无法取。听苏江这么说,她寻思着道:“之前酸梅汤用的乌梅和空运的蔬菜都是当场就取到了。”  “那是宋参赞请别国的人带的货。”苏江说道。  “我们的货机很快就到达了,所以,拖延这么久都不检查这是故意针对我们的货了。”汤琳狐疑道,“西思贝人会这么做?恐怕又有人捣乱。”  “你是指约克乌人?”苏江迟疑了一下。  汤琳哼了一声:“除了他们还会有谁?”  “我这就给西思贝外长乔万打电话。”苏江立即说。  说完他就拨通了一个号码,然而却没人接。苏江又拨打了几次,仍然没人接电话。  而约克乌人外交大臣卡尔吉的确给西思贝外长乔万打了电话,“建议”他们仔细查验往来西思贝的货物,尤其是从中国来的。紧接着,卡尔吉又说:“最好多花时间检查。”乔万听出卡尔吉的意思,这相当于把中国的货扣留下来,但检查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只能拖延着暂时不查验,对外称“等待查验”。之前通航那事,乔万到底是对约克乌食言了,他想来想去,这次便答应了。他还想了个法子,这几天去西思贝的其他城市,到一些领事馆去拜访。他不在办公室,即使中方打电话来他也接不到,他可以光明正大地不用管这事了。  当时乔万的助理兼翻译问:“如果中方联系我们别的人呢?”  “别的人?”乔万哼笑了一声,说,“放心,他们肯定会推给我的。”  助理想了想,的确是这样的,除非联系上总理,不然其他人只会互相推诿。而总理去别国访问了。那么乔万不在办公室,就是事后中方问起也有理由能说得通。  此时乔万便不在他的办公室。办公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