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1
震慑天下,却没有想到他对生命没有敬畏,必将为此付出代价。】
【秦二世二年六月,陈胜被杀,这一位野心勃勃的人怕是也没有想到自己最后竟然落得如此
的结局。要说陈胜之死,也可以看出当时大秦军队的强盛,陈胜起义称王到兵败,历时六个月。可惜大秦上头的人不靠谱,以至于给了各方势力成长的机会,最终致使偌大的天下分崩离析。】
真,秦始皇早料到一但说起大汉,从头说肯定得把他气得半死,可再气,秦始皇也必须听下去,更得弄清楚里头的弯弯道道,努力不让自己步其后尘。
【怎么说陈胜吴广的起义都是那星星之火,可陈胜吴广他们败得这么快,也让人不得不重视一点,那就是大秦的军队依然强悍,稍有不慎所有的起义之军极有可能会落得同样的下场。项梁召集部下议事,问的就是未来的他们到底该怎么样行事才能确保他们不会被人一网打尽。】
【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范增出场了,范增此人,好出奇计,此时已然七十,但见项梁行事,以为项梁是值得他追随的人,故前来投奔,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智慧贡献给反秦大业。】
七十,七十岁啊!前有武则天六十一岁谋划皇帝之位也就算了,现在竟然又来一个七十反秦的人。
问:这些人到底为什么那么能活?
秦始皇的关注点不同,脸在这一刻可不就黑透了!
吕雉默默不作声,甚至想要后退一点点,哪怕一点点都好。可是,吕雉想不明白的是,怎么看秦始皇也不该为了一个范增而生气吧,她这个可能是大汉的皇后都在这儿,也没见秦始皇生气来着。
只能说,秦始皇的纠结是吕雉所不懂的!
【亡六国的大秦军队,其实对于天下各路人马来说都是一个震慑,也正是因为这种震慑,以至于陈胜被杀,陈胜所创的张楚大旗一倒,反秦斗争也随之陷入低潮,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挽救局势,陈胜的下场也是他们的。】
【范增的出现无疑是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首先范增分析了陈胜之所以失败的原因。他认为,秦灭六国,楚人的仇恨最深,人们至今还怀念被秦人冤死的楚怀王,因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是有道理的。而陈胜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不立楚王之后而自立,不能充分利用楚国反秦的力量,导致其势不长。】
【范增的分析,楚人对秦国的恨确实是最深的,谁让当年的秦昭襄王把人楚怀王骗到咸阳,搞得楚怀王奔走于五国却无一国人敢收他,更别说送他回楚国了,最终让他只能客死异乡。但其实最重要的必须得是后面那一句,充分利用反秦的力量。换而言之,别想着单打独斗,得团结一切力量,那才能和大秦军队抗衡,取得胜利。】!
第232章 项梁兵败
沈悠稍稍缓了一口气,继续道:【团结一切反秦力量的总结,也算是范增通过观察发现的事实。陈胜揭竿而起后,很快聚集了不少兵马,也拿下不少城池,然后他就迫不及待的建国为张楚。怎么说呢?就当时的环境来说,最反对大秦的人是谁?肯定是六国的贵族后人。但这些人看得起陈胜吗?更别说各地势力都是地头蛇,陈胜要让大秦乱成一团,他们乐意之极,陈胜建国又称王,他们还能乐意?】
能乐意都有鬼!
一个个六国的贵族们,他们还没能复他们的国,倒是让人抢先了一步,不是让他们气闷吗?
【陈胜吴广集聚的人马势如破竹眼看就要逼近咸阳城,秦将章邯给出了一个主意,赦免骊山服役的八十万刑徒,由章邯领军出击义军。正在休整的义军被突如其来的几十万秦军打得一个措手不及,被迫退出关中,几经挫创,无粮无援,终因寡不敌众,领军的周文自刎。】
【章邯带兵继续东进,围攻荥阳的农民军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起义军将领田臧与假王吴广意见不合,认为“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竟假借陈胜之名杀害了吴广,结果导致这支起义军部队全军覆没。】
【陈胜问题也不少,得势后的陈胜似乎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他的军队是因何而聚集的。比如早先和陈胜一起给地主种田的一个同乡听说他做了王,特意从登封阳城老家来陈县找他,敲了半天门也没人搭理。要知道曾经的陈胜可是说过苟富贵勿相忘的话的。如今老朋友登门,陈胜无视到底。直到陈胜外出,拦路呼喊其小名,才被召见,一起乘车回宫。】
【如果只是这样那也就算了,却何止于此。这位陈胜的故友对陈胜在老家的事是相对清楚的,朋友发达了,免不得就把一些陈年往事说起以作炫耀,一来二去,有人就跟陈胜告状了,“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胜因此十分羞恼,竟然把“妄言”的伙伴杀了。】
呵,因几句闲言碎语就杀人,果真是身份不同,最终人也变得完全不一样?
秦始皇庆幸于大秦不是亡于这样的人手里,否则显得胡亥更无用。
【从那以后,陈胜身边再也没有亲近的人。毕竟年少时的伙伴因为几句话竟然都丢了性命,可见彼时陈胜已然不再是他们所认识的义气之人。反秦的事依然还得干,本来陈胜吴广他们是第一个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军,是该最懂农民的心,只要他们收拢人心,继续团结百姓,必能长驱直入,如他们所愿的灭秦。可是吴广被杀,陈胜又变得不能容人,一个以灭秦为目标的组织人心背离,结果昭然若揭。】
【毕竟想让人跟着人,总得让人有盼头,陈胜连威胁不到自己的昔日于玩伴都杀了,其他人就不担心自己落得同样的结局?被陈胜派往各地的将领各存异心,争相称王,起义军内部公开分裂。如北征的武臣自立为赵王,蜕变为割据头目。其部将韩广在攻略燕地后也自立为燕王。攻取魏国旧地的周巿虽未自立为王,却立
了魏国后裔宁陵君魏咎为王,而自任魏相,割地自保。】
【连陈胜手下的人都不听陈胜的号令,更别说其他人,群起响应的各地英豪也不再听陈胜节制,直接孤立作为反秦主力的陈胜“张楚”
政权。也就导致了最终陈胜的结局,兵败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所杀。】
这些历史,后世人但凡了解的都不由叹息,细论起来也必须要承认,陈胜也是自作自受,人只要一得意免不得张狂,张狂得没边了也就开始了反噬。
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大军,却在短短数月覆灭,也是让人惋惜的。
【针对陈胜吴广起义的覆灭,接着范增论证和提出了反秦的策略,他认为项梁渡江以来,楚地将领纷纷前来依附,就是因为项氏世代为楚将,人们以为他能复立楚国社稷。他建议应该顺从民众愿望,扶立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