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
把这次跟来的朝臣全都召来。
当着朝臣和诸子的面,康熙痛骂,“八贝勒胤禩乃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如今朕已老迈,此子深觉朕时日无多,竟勾结党羽妄图密谋大业。”
康熙沉沉吐出一口浊气,也不管跪在下面的这些人此刻是什么心情,悲怆道:“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一字一句震得众人头皮发麻,九爷和十爷身为坚定的八爷党,更是双腿一软,差点栽倒。
这是老八贴身侍卫送来的,路上不可能照顾不周。
送到万岁爷跟前却成了死货,四爷的目光率先看向了老九。
九爷此时和十爷缩在一起,两个兄弟恨不得找个神仙来给这俩海东青渡一口仙气,下一秒就能精气十足地围着万岁爷盘旋几圈。
八爷送海东青的主意还是几个人一起谋划的,现在这叫什么事啊。
十四爷额头紧贴着地面,也是大气都不敢出,八哥这次是真的翻不了身了吗?
四爷合了眼,脑子飞速转着。
老八这次,要么是着了自己人的道,要么就是上面这位看他不顺眼,忍不下去出手了。
不管哪一个可能,这次海东青事件都足以压垮老八。
老八倒台后,他们内部要推举谁?老九的性子不合适,没等众人推起来就得被万岁爷一巴掌拍死。
老十都能把亲舅舅阿灵阿送过去支持老八,可见他只喜欢跟在众人身后蹦跶,对储君之位兴趣不大。他出身好,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家里出了一后一贵妃,若是真有夺嫡之心老八根本压得住他。
还有一个十四。
四爷骤然睁开眼,老八无望,他就有了机会。对比之前废太子时,十四冒死给老八求情,再看这次……
这种手段,将来会不会用在自己身上?永和宫那边,对这件事清楚吗?
回到京城后一切已经尘埃落定,万岁爷痛斥八爷的那番话已经断绝了他继承大业的最后一丝希望。
年若瑶见四爷回来后情绪不高,就知道这次去热河并不顺利。
不过夺嫡之路向来凶险,哪能都是坦途。
这次过年比以往都热闹,东院的小门关上后,年若瑶开始发红封。
海嬷嬷是六十两,春玉、红泥和张荣昌三人是五十两,院子里剩下的宫人都是二十两。其中,二格格的三个奶嬷嬷各五十两。
春玉和红泥领着东院的下人给年若瑶磕头谢恩。辛苦劳累了一整年,这个日子是宫人们最期盼的。侧福晋出手大方,每回都比他们预想中的要多得多。
在年若瑶的授意下二格格年前就断了奶,以后身边也不用那么多人伺候。考察了许久最终决定留下年家送来的奶嬷嬷常氏,其余两个过了年就能各回各家了。
她们伺候二格格期间赏赐不断还有月银拿着,离开的时候年若瑶又赏了她们每人一百两,两个嬷嬷千恩万谢地离开了。
过了年,四爷和福晋也不得闲。宫里和府上的人情往来少不了四福晋操持,四爷整日也忙得脚不离地,连歇下来喝口茶的功夫都没有。
元旦这天,二格格吃了一个包了吉祥钱的饺子,就迫不及待地跑出去玩了,在院子里和大黄你追我赶出了一身汗。
奶嬷嬷常氏不敢含糊,立马拉着她的手去屋子里换衣裳。
虽说二格格从小身子骨就好,从出生到现在就没生过病。但年节下寒风凛冽,一不小心就容易冻坏了身子。
四爷最近忙里偷闲才能来东院陪年若瑶和二格格用一顿膳,朝堂上的事情已经让他分身乏术顾不得其他。
正月二十九,万岁爷停了八爷的俸银俸米,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
八爷通晓世故且为人亲切随和,他平日里广结善缘,朝堂上的大臣都愿意为他说些好话,几位肱股之臣出面为八爷求情,均遭到康熙的斥责。
康熙主意已定,不可转圜。八爷党在朝堂上的气势逐渐萎靡,元气大伤。
万岁爷离奇的震怒,和不调查就惩治老八的行为让四爷更加忧心。
老八这几年几乎得到了满朝文武的支持,康熙四十七年,佟国维,阿灵阿,马齐等朝中重臣联名保举老八为太子。
这些人都是大清栋梁,甚至还有万岁爷的母家,竟然都如此看好老八。
老八此举几乎是在逼着万岁爷承认他的贤能,这些年他也一直是按照贤王的路子走的,才得到众人的拥护与支持。
可惜他做了那么多,始终洗不掉万岁爷刻在他身上的结党营私这四个字。
毙鹰事件的背后究竟是谁的手笔已经不重要了,从始至终万岁爷都没想过让老八登上那个位置。
本以为前路漫漫,蓦然发现好像可以望到头了。四爷有一瞬间的茫然无措,自己真的可以跨过曾经觉得高不可攀的山峰吗?
--
西院,李氏死死捏着手里的信,脸色惨白。
大格格在去年五月底生了个女儿,可惜孩子生下来身体就不大好,小病没断过,这回刚过了年就没了。
自己让李家设法给大格格送去一个大夫,想尽快给大格格调理好身体,趁早生下儿子稳固地位。
没想到那大夫竟然说大格格生头胎时伤了身子,以后再难有孕了。
这次,李氏娘家送信来问李氏是否要给大格格送去一个用来借腹生子的奴才。
若是真要送去给大格格固宠,还不如挑个李家的姑娘。李氏的弟弟有三个庶出的女儿,庶长女今年十六,年龄刚好合适。
弟弟和弟媳的算盘李氏心里清楚,无非是想把李家和雍亲王府绑的更紧密一些。
可惜李家门槛低,傍不上雍亲王府,那就另辟蹊径去寻大格格。
如若是这些也就罢了,他们夫妇竟然还想把嫡女许配给三阿哥,甚至开始隐晦问起三阿哥房里有没有放人。
可弟弟鲜少这样低三下四的求自己,李氏终究不忍心拂了他,李家确实比不上乌拉那拉氏这种满洲大族,也比不上年家一门三巡抚。
李家在四爷跟前向来排不上号,他们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自己再不帮衬着些,李家更站不住脚。
弘时已经十二岁了,听前院伺候的嬷嬷说一个月前,三阿哥早晨起来的时候被褥湿了一片。四爷对几个阿哥的学业向来抓得紧,屋里什么时候能放人这件事还得得到四爷首肯。
李氏思来想去,三阿哥妻妾的名分她不敢轻易许诺出去,为今之计只有大格格了……
这事还得先去正院福晋那边探个口风。
四福晋对李氏的到来有些诧异,自从李氏被请封为侧福晋后,除了日常请安再也没主动来过正院。
教养大格格那件事还是通过四爷说给自己听的,无事不登三宝殿,李氏这次又是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