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


,因此是春日的好去处。

另外,此处还同样连接着西峰秀色,因着地势较高,连绵山峦上有好几处供人观光的亭院,最高处甚至可以将大半个圆明园福海之景尽收眼底。

没有广的草原可以驰骋,海常在觉得与陈常在妹妹一起登高也相当不错。

所以在陈静婉提议该处后,海常在就毫不犹豫地同意,并一同前往。

第一次在圆明园走水路,宋福舟和莫忠撑船的速度并不快,可以让主子们尽享湖中景色。

陈静婉和海常在剥着瓜子,一路飘过映水兰香和水木明瑟,远远眺望濂溪乐之景,过了好一会儿才到文渊阁对面的停船处。

下了船,陈静婉和海常在便沿着山上铺就好的青石板台阶一路向上。台阶两侧皆种植着翠竹,此时正是笋芽冒头的时候。

陈静婉一路上就看到了好些个刚冒出来的竹笋,满脑子只觉得青笋炒肉、酸笋蒸鸡在向她招手。

春水看到陈静婉望向春笋的眼神,就知道主子这是又在想着吃了。

她还能不知道她主子的想法?毕竟这么几个月观察下来,就算是天塌了,春水觉得她主子也不会忘了吃!

也是难得带了宋福舟和莫忠出来,春水觉得这苦力不用白不用。她轻声对宋福舟耳语了几句,宋福舟立刻主动对走在最前的陈静婉道:“主儿,既然已经来了,不如我们挖点儿笋带回去炖汤喝?“

陈静婉下意识看了海常在一眼,却见她亮晶晶的眼睛正望着她,也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

“好啊。”于是她说,“姐姐不如也让莫忠摘点回去,这个时节的笋芽送到膳房无论炒菜还是炖

汤都鲜得很。“

海常在久居深宅,自然很久没有亲自去做这些挖菜捌饬的事情了。但她毕竟也只是个二十出头的爱玩姑娘,于是也十分赞同地点了点头。

几人刚登山不久就岔路入了竹林。

春水和莫如各自扶着她们的主子,而两个主子的眼睛却从未离开过地面。

陈静婉眼尖,也知道什么样的笋长得好吃,基本上看到一个不错的就会喊宋福舟和莫忠过来。他们两人虽然没有携带工具,但周围干枯的竹竿和一些遗留的树木枝丫作为撬动嫩笋的工具还是

绰绰有余的,更何况是他们两个人一起!

基本上就是陈静婉看到一个不错的青笋,不过五分钟的时间,两人就能将这笋芽从地里刨出来。

海常在原本也在帮着陈静婉一起找,但她没想到陈静婉的速度这么快,看到最后干脆作罢,就当作是散散心和长见识。

直到她瞧着莫忠将挖出来的笋掰开露出里面的淡青绿色,海常在才意识到陈常在的能力是真的强。于是一边挖笋之余,海常在一边逛,一边还请教着陈静婉关于这些竹生植物的问题。

陈静婉自然耐心解答。

挖了差不多七八个小笋芽后,陈静婉也觉得够了。于是她就让宋福舟速度些将它们送到山下的乌篷船上,他们其余的人则在山上等他。

等宋福舟回来的时候,阳光又更烈了些。只不过因着这山间植物的遮凉消暑,陈静婉并没有觉得有多少热意。

陈静婉和海常在还是一同走在最前,很快两人就到了第一处可供休憩的小亨处。

陈静婉一向习惯饭后锻炼,因此觉着这点运动量并不算什么,海常在体力更好,几乎是面不改色。只有两个人的婢女上来时已经微微有些喘息,但她们还不忘先伺候主子喝茶润喉。

陈静婉接过春水随身携带的竹筒,微微抿了一点水;海常在是直接摇了摇头,示意莫如先喝她

的。

此处距离山顶不过四分之一的路程,中途有段陡峭又狭长,海常在觉得她需要保存到山顶再说。

于是几人继续。

到达半山腰处的休憩亭时,陈静婉也没有太累,但却被此处已经提前布置好的繁花盛景浅浅惊

到。

半山腰处的亭台算是一个较大的方亭,它总共有两层,可以拾级而上。站在方亭的最下面就已经与文渊阁三层楼台方顶端相平齐,再到二楼时,就已经能看见远处福海少许荡漾的水波和漾在湖面上来往的蓬船。

此时春日,亭子的一层和二层的眺望台内外周围都被摆满了已经盛开的春花,有水仙、有金盏、有早开的兰..还有些陈静婉叫不出来的品种。亭子的两侧还种了些许已经盛放的迎春花和玉兰树,不必太靠近,就能闻到阵阵风吹而过的清香。

花朝扑蝶忙,簪花与鬓边。

这里并没有摆放太多的大朵花种,因此海常在歇了给陈静婉替花的心思,但是这里也确确实实有蝴蝶在花丛里蹁跹。

花朝节又称“扑蝶会”,是未出阁女孩出门游乐的方式之一。

海常在为了今天一早就准备了一个小网兜,这时候刚刚好能用上。

她拿着网兜,追着蝴蝶的身影,抓住一只就炫耀似的拿给陈静婉看。等到陈静婉夸奖完,她再将它放飞出去,像极了一个活泼好动的小朋友。

海常在乐得如此,陈静婉也甘愿奉陪。

两人在半山腰歇了一会儿后,就又紧接着上了山。

到最高处时,陈静婉也确实觉得有些累了。

其实圆明园里的山并不算高,只不过几个人走走停停,又在山林间漫步,就耽误两了好些时间。

但是这一趟出游很值得——她在山林里不仅看到了几种不同种类的鸟雀,还看到了灰色的野兔和不知道如何豢养成功的刺猬。

只不过它们一见到他们,就吓得一溜烟就跑走了!

海常在为没有抓到兔子表示遗憾,毕竟她很小年纪在草原上的时候,可是一次性能抓到好几只

的!

不过到了最高峰,海常在就忘了这些。

最高峰的休憩处一个十字亭。十字亭上还挂题着一副匾额。陈静婉并不知道是谁所写,但上面的字她认得——“天然居”。

不得不说,这青山绿水的,确实也很适合!

站在这处十方亭的二层,陈静婉完全可以看见福海的大部分景象。甚至连正中央的蓬岛瑶台都能远远窥探到一部分的身影。

它也确实好似一颗明珠点缀在福海之上,甚至在阳光的照射下微微泛着光。

山上的风比山下大的多。海常在迎着风口,感受到春日泥土和鲜花的气息一并顺着这暖风吹过她的耳畔,让她突然有一种置身于幼时草原之感。

她眯起眼睛,只静静地感受着风动。

陈静婉注意到海常在这边的情况时,海常在已经完全沉浸在这风的世界里。

她突然多想拥有一个相机,就让此刻停留在胶片里。说不定将来还能拿给五阿哥看,就说这是陈娘娘我第一次和你额娘一块登高出游的场景,看你额娘那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