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儿!主儿!奴婢不是有意的,奴婢不想出宫!”春燕听闻这些才是真的急了,她连忙磕头请求娴妃收回成命,“奴婢这就去领罚!奴婢这就去领罚!奴婢不想离开主儿!奴婢不想离开主儿!”

“主儿!主儿!奴婢不是有意的,奴婢不想出宫!”春燕听闻这些才是真的急了,她连忙磕头请求娴妃收回成命,“奴婢这就去领罚!奴婢这就去领罚!奴婢不想离开主儿!奴婢不想离开主儿!”

分卷阅读229


多年悉心伺候的份上放过她吧!“

".….春燕。”娴妃到底是不愿惩罚她的,她们当初都是她的陪嫁丫鬟,进言这么些年自然感情深刻,“本宫会许你一门合适婚事,你出宫备嫁吧。“

“主儿!主儿!奴婢不是有意的,奴婢不想出宫!”春燕听闻这些才是真的急了,她连忙磕头请求娴妃收回成命,“奴婢这就去领罚!奴婢这就去领罚!奴婢不想离开主儿!奴婢不想离开主儿!”

春燕哭得呜呜咽咽,一旁的春莺也是眼泪哗然如决堤一般。娴妃看着她们俩,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她闭了闭眼睛,下定决心一般:“——你….”

就在这时,突然有传话的小太监来报说:“娴妃娘娘不好了,讷尔布大人.….…讷尔布大人薨逝

了!"

娴妃只觉得好一阵天旋地转,她急切起身,又猛地跌坐回原位:“怎么可能,阿玛的病不是刚好

些了吗,不,不应该.…”

于此同时,乾隆的圣旨也一并到了,他准许娴妃出宫归家奔丧,并告知她头七之后再回宫即可。

娴妃吃力地站起身接过圣旨,这明黄色的卷轴她也曾抚摸过无数次,但上面墨色的字迹却好像浓重的深渊要将她吞噬。

讷礼不是已经回来了吗?太医说不是能再熬几个春秋吗?怎么现在就.

娴妃眼底有两行清泪涌出,她闭上眼睛,却并没有应承接旨的话语。来传圣旨的是李玉公公,他原本想提醒一下娴妃,却觉得娴妃娘娘此时也并不在状态,只能呐呐道:“娴妃娘娘还请节哀。”

不料,他却听娴妃冷笑一声:“呵。“

“娘娘,您可不能对陛下大不敬啊!”李玉连忙低声道,“奴才已经命人备好了马车,等娘娘收拾妥当,奴才就送娘娘出言了。”

".…”娴妃被春莺扶着起身,她瞥了手中的圣旨一眼,随意让春燕接去了。

娴妃这一态度李玉怎么看怎么觉得奇怪,娴妃娘娘的家世他自然是清楚的,虽然陛下给了娴妃娘娘家里不少补偿,但娴妃娘娘心头的怨恐怕还没彻底消弭。

他叹了一声,好心关怀道:“还望娘娘保重身体,莫要太过伤神了。”

娴妃冷哼一声,伸手抿好蓬乱的鬓发,语气里是刺骨的凉意:“那是当然,本宫自然不会辜负陛下好意,你说是吧?“

第124章 晋升为婉贵妃

陈静婉听说娴妃阿玛去世,已经是第二天的事情了。

娴妃奔丧,后宫里都人情往来不可少,陈静婉让春水备了薄礼,差人送去了翊坤宫。

生死有命,讷尔布大人离世前好歹有儿子在跟前尽孝,也算是幸事吧。

结果就在陈静婉刚唏嘘完娴妃阿玛去世后,紧接着后一天宫里又传来消息,说娴妃的弟弟讷礼不抵风寒,也紧跟着他阿玛去了。

陈静婉当时正在跟陆常在下棋,她本有些困顿的,听闻此事反倒彻底清醒了过来,连忙关切问道:

“娴妃怎么样了?“

前来传信的宋福舟摇了摇头,只说陛下赏了六百两白银让娴妃亲族厚葬二位,便没有再说些什么,而给娴妃送信的小太监还没回来,不过娴妃连失两位至亲,心里肯定是不好受的。

陈静婉叹了一声。

这么多年和娴妃相处下来,虽然她早已习惯了娴妃大部分时候的冷漠,但也明白她纠结又柔软的内

心。

三天内痛失两位亲人,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娴妃的至暗时刻了。陈静婉无法感同身受,却能足够共

情。

一旁的陆常在听闻这个消息,也下意识放下棋子,哀声叹气了好几句。

两人都没有心情再将这残局下完。

等到讷礼头七之后,娴妃也就回宫了。

理论上她是不需要给阿玛和弟弟带孝的,但她还是换上了一身素色的衣裳。晨礼时,她先谢过了富察皇后,而后是诸位给她随了礼的姐妹。

自从父亲故去后,娴妃每日最多休息两个时辰,如今瞧着,脂粉都遮不住眼底的青黑。

富察皇后心疼她,便让她早些回去休息。

众妃嫔退下时,娴妃与陈静婉一路。

娴妃要去养心殿给皇帝谢恩,陈静婉不想气氛冷了,便主动开口对娴妃道:“妹妹看姐姐近日太

过劳累,不如多用些葛根蜂蜜茶之类的?“

“劳烦妹妹挂心,本言还好。”娴妃微微一笑,浅蓝色的衣玦翻飞,“听闻妹妹最近又得了件赵孟頫先生的《洛神赋》,等妹妹空余了,可否借来让本宫赏玩?“

娴妃所言的《洛神赋》是陈静婉从乾隆手里解救下来的,彼时章总正在观摩,盖章的心思已经按耐不住,陈静婉不大想让他破坏文物,便从他手里要了来。

现代时陈静婉就喜欢逛博物馆,穿越来的她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跟文物亲密接触的机会,更何况是一代名家留下来的珍品。因此她回:“好啊,姐姐随时有空来取就是。”

娴妃得了陈静婉的回答,向着她浅浅颔首,不经意提起道:“本宫听闻陛下前一段时间总是梦

魇,也不知是什么让他如此忌惮。”

自乾隆梦到那些事后便鲜少与娴妃见面,她问起这种事情也算正常,毕竟算是被乾隆迁怒又不知如何面对的对象。

陈静婉猜到了缘由,不由得对娴妃多了几分怜惜:“我也不知,但陛下这些时候总算好了些,想来之后也就不会再有了吧。“

娴妃听闻,若有所思。

两人又你来我往说了几言,临近分岔,才相互道别。

娴妃走远后,扶着陈静婉的画船才兀自嘟嚷出声:“主儿,奴婢怎么觉着,娴妃娘娘好像没那么

伤心的样子?”

画船小时候也是见过白事场景的,与那些哭天抢地痛彻心扉的人不同,娴妃真的可以说是平静。

“她是一个情绪不怎么外露的人。”陈静婉想了想,如是道,“更何况陛下太后还在,她若是过分伤心了,恐怕会引起太后的不满。“

太后那个小心眼儿的,若是知道娴妃一直哭丧,估计还会觉得娴妃是在咒她。毕竟古代人的思想和现代并不一样,陈静婉觉得多大点儿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可能就是不可饶恕的僭越了。

娴妃的至亲连丧这件事在这宫里就好像一阵风,很快就淡了去。

每一年前朝后宫去世的人不少,在娴妃家白事过了没多久,陈静婉就听闻康熙朝的通老太嫔也故

去了。

通老太嫔在康熙驾崩的时候还只是个贵人,不过她有个骁勇善战的女婿,因此雍正帝继位后就给她晋了位份,还给她唯一的女儿追封为了固伦公主,也算是母凭女贵。

不过通老太嫔的心理是真的好,陈静婉如是想。能在古代活到六十岁以上都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