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
……今天,寡人就要……”
“大王何至于此!”
熟悉到骨子里的声音从宫殿外响起,范雎猛的抬头,只见白起穿着一身家常服饰从殿外跨进来。
正对他露出一个熟悉的兵痞子的笑容。
范雎:下意识感觉拳头硬了。
白起只对他笑了笑就没看他了,而是转头看向嬴稷,认真道:“相国也只是有自己的考虑罢了,虽说多少有些思虑不周,但也是为了我秦国,大王实在不必贬他。”
范雎愣在原地。
嬴稷也愣了:“这,武安君?”
白起笑道:“只是臣有一事相求。”
嬴稷闻言,打起精神:“武安君请说,武安君有功于社稷,凡有所求,寡人自是无所不应。”
当然,他秦王的位置是不要想了。
嬴稷悄咪咪在心里补充了一句。
“臣近来身体不适,时常缠绵于病榻,医官说臣要多多锻炼,最好每天绕着咸阳城跑上一圈……臣一个人孤零零的也缺个伴,现如今看相国就不错,不如让相国和臣一起锻炼身体——也有利于我们之间交流交流感情。”
范雎和白起是多少年的老同僚了,一听他张嘴就知道这货不怀好意,听完更是觉得自己之前的感动都白费了。
绕着咸阳城跑一圈啊!
这牲口是以为所有人都跟他一样身健如牛吗?
他当年身体其实挺不错的,要不然也不能扛住魏齐狗腿子的毒打逃到秦国来,但这不代表他作为相国养尊处优了这么多年战斗力依旧啊!
嬴稷也有
点傻眼。
他倒是没觉得白起故意折腾人,实在是他这一文一武和他本人也确实是上了年纪,这些年身体是每况愈下,范雎一边锻炼身体一边让白起出个气……似乎也不错?
他更奇怪的是白起怎么就这么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白起生气吗?
废话,换了你一心为国,结果反而落了一个被君王猜忌被猪队友差点拖累到死的下场你会不生气?
但是白起知道,范雎是个很有才华的人,虽然这个人最后选择为了一己私欲诬陷他,但是范雎为秦国做的贡献却是怎么都抹杀不掉的。不管怎么说,哪怕是为了秦国的大局和未来考虑,他也希望范雎活下来。
再说了……
他要是死了,大王未必会选择留下范雎的命。
嗯,得找个时间和问问那个小娘子他们最后的结局都是什么样的。
在看到天幕后,白起就猜到嬴稷会怎么做了——他们的大王这些年是越来越像个王了——白起直接连衣服都来不及换,穿着常服就进了宫。
还好拦住了。
他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范雎。
老伙计,就和我好好锻炼锻炼身体,争取活到小王孙回来吧。
我们还要看着大秦统一天下呢。!
第32章 季驰光:赵国战场扛把子!
【比起虽然也很聪明但不够大气的小米同学,我们迷人又可爱的老祖宗政哥儿就能干多了。】
【都说政哥生性多疑,那你是没看到他有多信任蒙恬和王翦老将军。】
秦国君臣三个把话说开了,气氛和睦不少,这会儿三个人肩并肩坐在宫殿门槛上抬头看天幕,也不嫌弃,让内侍擦了擦就坐了,嬴子楚则是尴尬的侍立在一侧。
嬴稷一瞪眼:“什么叫不够大气,寡人要是真不够大气,能给武安君五十万军队?”
范雎不动声色的翻了个白眼。
呵呵,这五十万秦军前几个月都是王龁管的,白起也就带了两个月不到吧,你就急哄哄的让他回来……真大气啊!
白起咂咂嘴:“姓蒙啊……蒙骜那小子家的?”
他倒是知道蒙骜,齐国来的,一直跟在大王身边,也算是个细致人,这些年是越发得大王喜爱,家里人的地位也是跟着水涨船高。
听说有个叫蒙武的儿子,白起听人说起过,大小伙子是挺不错。
另一边,蒙毅目不转睛的看着天幕,脸上已经露出了笑容。
大王对他们蒙家的信任一直是最让他们骄傲的事情。
同一片天空下,蒙恬也在看着天幕,无独有偶,他也想到了自己的弟弟蒙毅,不禁会心一笑。
阿毅要是在,一定会瞎嚷嚷,大王最信任的人怎么能没有他呢?
蒙恬在心里想。
【蒙恬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的心腹忠臣,他和他的弟弟蒙毅一样,都走在为秦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道路上。】
【蒙恬走的是武将路子,蒙毅走的是文臣路子,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嬴稷深情款款的一手拉住一个,对白起和范雎道:“就恰如范卿和武安君,也是一文一武,这么多年来,在朝堂之上,对寡人助益良多,也是相得益彰。”
他把两人的手叠在一起,完全无视他们瞬间僵硬的身体,兴致勃勃:“寡人相信,只要你们两个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也定能亲如兄弟,携手同心!”
范雎那常年挂在嘴边的笑容彻底僵了。
白起眼神里隐约透着点嫌弃,看得出来很想翻
白眼。
但他们都异口同声:“王上所言极是。”
白夫人/范美人:呕!
【两兄弟里面,蒙毅官至上卿,一直陪伴在秦始皇身边,君臣亲近到了什么地步?蒙毅陪着陛下外出,两个人坐一辆车,谁敢说蒙毅不得宠?】[1]
【但是蒙恬就敢!】
【秦国统一天下后,北方的匈奴是心腹大患,蒙恬于是北上镇守长城一带,临行前,秦始皇给了他三十万兵马。】
【三十万是什么概念?是把韩国卖了都买不来的兵马人数,是统一前秦国的半副身家。陛下就这么给了蒙恬,还允许他长期持有,基本上就是默认给他蒙家军了——上一个这种模式的,还是李牧的代北军。】
【谁看了不得竖起大拇指:咱们政哥,真是个大气的男人!】
【蒙恬也没辜负政哥的一片真情,兢兢业业为他守着北方边境,认认真真为他调教脑抽儿子……这一片心意,谁看了不说是真的?】
【用一句诗来做个总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蒙恬在远方勾起嘴角:“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好句,好句啊!”
为了报答国君的恩惠,挥舞着手中的利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这不就是他的心愿与意志吗?
想必写这首诗的人,一定也是位出色的臣子吧。
远方的大唐,被蒙恬惦记的李贺背着行囊,在一众人或讥讽或怜悯或忧心的目光中一步步往试院外走去,心中百感交集。[2]
他这会儿既惦记着为自己说话的忘年交退之兄,又痛恨着那些妒他才华放出流言的小人,写想着想着,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先前写给韩愈的那首《雁门太守行》,不由得心中冷笑一声。
见鬼的报君黄金台上意,见鬼的提携玉龙为君死!他遇到的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