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0
说,但是他能够感受到自己身体的衰老。
“别担心,政儿,”嬴稷擦擦曾孙脸上的泪水,声音温柔,“朕在下面,不会孤单的。”
他这辈子活的太久了,熬死了所有的儿子,现在围在他病榻前的,只有孙子和曾孙,甚至还有玄孙。
“我该走了啊。”
嬴稷在一天夜里,于梦中溘然长逝。
他闭着眼睛,笑容安详。
秦政哭成了狗子。
嬴子楚成为了秦二世。
他爹安国君死了都快十年了,嬴稷一辈子统共就两个儿子,全走在了他前头,于是皇位就直接传到了嬴子楚手中。
秦政被立为了太子。
……
扶苏从帷幔后面走出来,身边站着他的妻子,他朝秦政的身后看了看:“榛华呢?”
榛华是秦政的长子,额,也能算是平行位面的扶苏了。
但是两人出生的时间对不上,榛华要晚好几年。
嬴稷走了以后,秦政认认真真的给曾祖父守了三年的孝,在嬴稷去世的第四年,他的长子出生。
秦政请季驰光给他的孩子取名。
才四十岁出头就当了祖母的季驰光接受良好,毕竟古人都奉行早生早育的原则,嬴稷和嬴子楚在秦小政十五岁的时候就想给他送女人,还是被她拦下来的,坚决宣称秦小政十八岁才能结婚。
对着这个孩子,季驰光摸摸下巴,恶趣味的取了名字:“就叫榛华好了。”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过也不能喊扶苏,”季驰光温柔的摸摸孩子的脸,这孩子长得很像当初的秦小政,“他有自己的人生,不能活在别人的阴影下。”
“但是,这种特殊的联系总该纪念一下。”
“山有榛,隰有苓。”
“就叫榛华好了。”
榛是乔木科,树木郁郁葱葱,生命力顽强,希望这
孩子也能平安长大。
榛果功能用途多端,能榨油能食用,希望这孩子长大以后也能是个六边形战士。
“再取个小名好了,”季驰光歪歪头,“就叫苏苏吧。”
秦政纵容的笑笑:“那就叫榛华和苏苏。”
……
结果没想到,榛华这个大名没什么人喊,反而是苏苏应用更广。
扶苏第一次看见苏苏的时候,整个人就跟被雷劈了一样,好久才反应过来去抱。
每次听人喊苏苏这个名字,就一脸痛苦崩溃。
直到苏苏满岁以后才慢慢适应过来。
秦政相当无奈:“刚刚进宫的时候遇见了阴嫚,她抱去了,说过会儿再见。”
嬴阴嫚是秦政的年少同学之一,对他这个“父王”一直都很照顾,嫁了李斯家的儿子,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慈善事业,咸阳城及附近的慈幼院基本上都在她的名下。
“好人总会有好报的,”嬴阴嫚这样对他说,“父皇结束了七国纷乱,上天看到了他的功德,所以才让我们看见天幕,才让我知道未来我的命运。”
“但是功德是有限的,我要为我们家行善积德。”
秦政:“……?”
他不赞同阴嫚的看法,但是支持她的行为。
秦政接受过现代教育,所以知道世界上没有神,但是阴嫚做善事也是好事,没必要阻止。
两人正说着,嬴阴嫚抱着苏苏进门,笑道:“外头都备好了,柳枝兰草都拿了,食盒也都拎着了……怎么都站在这里不动?”
“说你呢,抱了人家的孩子就不给还回去了。”
扶苏笑道。
嬴阴嫚抿唇一笑:“苏苏可爱呀。”
她抱着不撒手不是很正常吗?
虽然苏苏某种意义上和扶苏同位体,但是他和扶苏其实长得不像,更像是秦小政的幼年版,也就是……
嬴阴嫚偷偷看了一眼父皇,嬴政噙着笑容,温和的看着他们。
嬴阴嫚把脸埋进苏苏的脖子,深吸一口气,奶乎乎的味道涌进她的鼻子。
“真好啊……”
她轻轻呢喃道。
“真好啊……”
另
一个时空,穿着一身官服的嬴阴嫚笑着和身边的女人道。
“今年的人才很多呢。”
她坐姿端正,坐在高堂之上,往下看。
乌泱泱的一片人坐在那里,低头答题。
秦朝这两年改革,秦始皇把科举制融入了秦朝的学室制度,造纸术和印刷术让文化的大规模传播有了可能。
学室制度是秦朝在很早以前就出现的选拔小吏的方式。
学室是秦普设于郡县的官学。学生称“弟子”,但是秦朝对“弟子”的规定要求较高,规定必须起码是小官员的儿子,因此人数一直不太多,至少没办法满足六国的官员需求。
但是一方面六国旧地缺少官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抚原本的遗民,秦朝放宽了弟子的选拔标准,让六国旧人也加入了进来。
不过这样打仗和耕作的人口就不够用了。
“前些年,我和阿父说,想做个官员,王相他们好一番反对……”嬴阴嫚压低声音,和身边的女郎轻声抱怨,“结果现如今还是他们主动提出来,让女郎们走出家门。”
嬴阴嫚当初知道自己的死况,实在是受了不小的刺激,把胡亥偷运出宫体验人生后,她直接跑去秦始皇那里求官。
她想要有能让她掌握自己人生的权力。
秦始皇:“……”
他稀罕的看着这个女儿,然后语气平静的问了一句:“你觉得你能做什么?”
嬴阴嫚:“我……”
她站在父亲面前,想了很久,然后不得不承认——她真的不行。
她会的东西全都不是官员需要的,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她识字,而且熟读秦律。
但是满朝文武都有这个优点。
秦始皇看着嬴阴嫚,叹了口气,把她放去了御史大夫手下看管图书。
嬴阴嫚学识不错,这份工作简单,她上手还是很快的。
文武百官一开始也没放在心上。
虽然也有反对的人,但是并不激烈。
毕竟胡亥公子的骚操作被公布出来以后,他的兄弟姐妹们不约而同的都受了点刺激,有从此致力于慈善事业的,也有主动请缨往海外去找良种的,嬴阴嫚混在里面还真不算是太出格的,
左右也就是个闲职,就当是大王给女儿找了个散心的地方。
但是没人想到嬴阴嫚会一直干下去,干得还不错。
公子扶苏反而是所有人里变化最大的。
他先是主动请缨去了北边,给蒙恬打了两年的下手,在百越之地平定后,又主动去那边做了个郡守,这些年把那边治理得不错,原本不服的百越族人也慢慢归心,南方三郡蒸蒸日上,粮食产量冠绝全国。
这两年,粮种一直在改善,针对不同的地理情况,原本的品种在一步步人工引导走向进化。
扶苏人看着也是越发沉稳了,原本身上的天真之气也散了个一干二净,看着和以前简直是判若两人。
百越归顺后的第三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