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


说的是实话,你们听我往下说就明白了。”

“刘骜的情况很简单,他本质上其实是一个谨慎而聪明的人。”

“至于后来……大概是遇到真爱?”

“他爹还活着的时候,有一回,刘骜要去见他,本来是越过驰道就能抄小路见人的,结果刘骜不敢逾越,非得绕一大圈,避开驰道。”

“我们能从中看出他的迂腐,也能看出他的谨慎。”

“毕竟上一个用了驰道的非皇帝人选,可是间接造成了一场伤亡近十万的巫蛊之祸。”

汉武一朝的大臣们默默看向皇帝。

刘彻脸不红,心不跳。

只要朕的心态够好,主播说的就不是朕。

“刘骜是真的非常聪明。”

“他这辈子,玩得最妙的就是一手制衡之术。”

“首先,他利用外戚打击宦官势力。靠着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张谭兵不血刃的解决了石显和他的党羽们。”

【二凤:匡衡……凿壁借光的那个?】

“再后来,他又利用外戚去对付外戚。”

“先是提拔了舅舅王凤,利用舅舅干掉了小妈的弟弟冯野王和自己的岳父许嘉。”

才到许皇后宫里,坐秤都没坐热的汉成帝:“……”

天幕,朕不就是骂了你几句吗?

至于吗?

许皇后原本完美的笑容一僵,但还是很快恢复平静,接过宫人手中的饮子,给刘骜倒了一杯。

“刘骜聪明吗?很聪明。”

“但他非常非常聪明吗?”

“那倒也没有。”

“因为这位博学恭谨的青年有个致命的弱点。”

“他好色。”

“这个特质足以毁了他的全部布局。”

“刘骜还是太子的时候,年纪稍长就隐隐表现出了这个特质。”

“但是那时候他身边的人是贤惠的许氏,自然能看住这个丈夫。”

“可是到后面……”

季驰光摇了摇头。

汉元帝看着天幕,都快气疯了。

他完全能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而且,王莽篡汉……

汉元帝有种不好的预感。

这个王莽,该不会和他那个倒霉婆娘王政君是一家的吧!

“去,把太子叫来。”

他要好好看着天幕,要是这个废物儿子真的不行,先打一顿再说!!

第71章 赵合德:我们去投奔昭君公主!

季驰光的声音平静:“刘骜……他或许是一个有谋略的皇帝,但是他对制衡的理解太浅薄了——原谅我一个四季妹级别的宫斗废柴这么评价他。”

“刘骜为了朝堂的稳固,他一手抬起了王政君的母家,王凤被封为大将军,只手遮天。”

“而王凤需要对付的最核心的人物,就是王商。”

“别误会,这不是王政君娘家闹内讧开始自相残杀了,而是另一个王家。”

“当时活跃在西汉政坛之上的,除了新兴家族王政君一家外,还有一支老牌外戚。”

“那就是汉成帝的爷爷汉宣帝的舅舅的儿子,王商。”

“论辈分,这位是刘骜的表叔祖,论资历,王商可以说是三朝元老。”

“虽然也是外戚起家,但是王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为人严慎温厚,和专横跋扈的王凤可不是一路人。”

“王商对王凤的嚣张行为非常看不惯,也因此被王凤记恨。”

“王凤时常拿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来试图把王商拉下马,刘骜迫于压力,只能把王商革职查办。”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凤:我觉得不是……老刘家的男人不仅精通打铁造锅,还善于扔锅。】

【银白色:就算刘骜不是我想象中那个脑干缺失的他,甩锅这种祖传技巧应该也是无师自通的吧?】

“如果说,刘骜真的只是迫于无奈才放弃了表叔祖,那么,他应该不会在他可怜的叔祖悲愤交加吐血身亡后,还给了他戾这个谥号吧?”

“什么是戾?”

“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

“虽然还有蒙受冤屈的意思混在里面,但我们接着来看刘骜的杰出操作,谁还敢说这不是个恶谥?”

“王商死后,他家中几乎所有子弟都被贬官或罢官,王凤甚至连他的爵位都想剥夺。”

“除了最后拦了一把,刘骜几乎全程不闻不问。”

“王商冤屈而死,或许是上天都看不下去了,京城连年地震日食,京兆尹看不下去,替王商叫屈,竟就这么被陷害致死。”

“如此种种叠加起来……刘骜对王商这个从头

到尾忠心耿耿的老臣的死,真的有过愧疚吗?”

刘病已……或者该喊他刘询这个时候已经气疯了,将桌面上的奏本文书一袖子全部扫到了地上。

他喘着粗气,不敢去看台下文武百官和表弟脸上的神色,只能恨恨道:“去把太子给朕叫来!”

刘骜才是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他下不了手,而且就算是打了也没什么成就感。

但是没关系。

刘询扯出一抹冷笑,刘骜年纪小,他爹年纪可不小了,养不教,父之过,他这两年是越发力不从心了,保不齐哪天就闭眼去找平君了……他这个当大父的没时间教孩子,刘奭这个当爹的呢?也那么忙吗?

被叫过来替儿子挨了亲爹一顿锤的刘奭:“……”

阿父,你睁眼看看我,我真的无辜啊!

……

同一时间,刘奭也开始捶儿子。

这个时空的刘奭刚刚才把王昭君送出边塞,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他是做老子的,刘骜这个当儿子的就是再怎么身强力壮也不敢和爹打。

于是刘骜就这么被亲爹绑在了柱子上。

“我叫你从胡俗,我叫你从胡俗!”

刘奭抬手就是一鞭子。

“你知不知道后世人都怎么看我们父子的,啊?”

他反手又是一鞭子。

“那匈奴已经归顺,既然如此,封个宫女打发他们就是了,你倒好,不仅不给人留余地,还叫人在史书上写的明明白白,徒留得身后败名。”

刘奭气的不是儿子没让王昭君回来,而是他居然既没让她回来,又给她留了美名,真是活该被后人唾骂。

想到这里,他又是两鞭子甩过去,越想越气。

“还有,你对你表叔祖……”

刘奭想想就觉得脸臊。

王商是他还做太子的时候,就被父皇派到他身边辅佐的老人了,对他上位多有助益,即便是刘奭自己,平日里对这位表叔也是敬重三分。

没想到这小子长大了以后,胆肥了不说,翅膀更是硬了,居然连这种飞鸟尽良弓藏的手段都干得出来。

做了也就做了,偏偏吃相还这么难看!留着这么多小辫子等着后人来抓他!

真是没用!

刘奭是个宽厚温和的君王,甚至称得上是懦弱缺乏主见,因为受到儒家的影响很大,对正统之位也非常看重,虽然心里更想册立爱子刘康,但犹豫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