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的丈夫汉和帝,此后转为她的庶子汉殇帝。”

“汉和帝……嗯,可能汉和帝的那个活性不太行,总之,他的孩子基本上没有活下来的。”

“汉和帝前前后后夭折了二十来个孩子,后来担心是后宫中的明争暗斗伤害到了孩子,汉和帝的皇子们被养在了民间。”

“但是即使如此,能比他们父亲活的长久的也很少。”

“到汉和帝去世,邓绥要选皇帝的时候,摆在她面前的就两个选项。”

“一个是汉和帝的长子,患有痼疾的刘胜,另一个是出生不过百天之短的刘隆。”

“或许还有别的孩子没被提到,但是我们看看这两个选项吧,小的小,病的病,这要是还有第三个选项,那也不会最后是年纪轻轻的刘隆登基当皇帝。”

【潇湘水断:也还有一种可能,是刘隆年纪小,邓绥比较好掌权。】

【银白色:我记得后来

,刘隆死了以后大臣们非要拥护刘胜,还宣称他的病其实不是痼疾,也就是说不是顽疾,言下之意就是刘胜是可以当皇帝的。所以,确实有可能是邓绥为了更好掌握权力,所以才选择了年纪那么小的刘隆。】

“但不管邓绥一开始是为什么选择了刘隆,决定既然已经做出,就无法更改,邓绥只能一条路走到底。”

“可是,刘隆登基第二年,就不幸去世了。”

“他的死亡给政坛带来的地震强度,一点也不输给当年的刘盈之死。”

“刘盈好歹还比他爹晚死了好几年,给吕雉留下了处理时间,刘隆跟他爹前后脚走不说,这一走还留下了一堆的破事儿。”

“首先,接连两代帝王离世,对于东汉政坛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恐怖的。”

“政局动摇,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实力。”

“就像当年政哥刚当秦王的那会儿,因为祖父和父亲跟曾祖父几乎是脸挨脸走的,三个秦王离世的时间加起来间隔不超过五年,一时之间政局差点没稳住,五国联军直接怼脸打。”

“除了换皇帝带来的影响外,还有继承人之争。”

“大臣们一开始还挺服气太后的,所以邓绥要立刘隆他们也就认了。”

“没想到这一波太后决策失误,又没了一个皇帝,所以大臣们这回就不听她的了,觉得身体不好就不好吧,好歹先帝还有一个长大了的儿子,这个怎么看都比上一个能活的久点。”

“于是纷纷上书,要求立刘胜当皇帝。”

“对大臣来说,肯定是能活的久一点的皇帝比较有利于政局稳固。但对于邓绥来说就不是了。”

【秦始皇的宝贝:要是一开始就选刘胜,那邓绥的意见其实不会这么大。但问题是,邓绥都把这人踢出皇位候选人一次了,让刘胜和皇位失之交臂,再叫他回来掌权,真的不会记恨她吗?】

【鹤归:这就跟你叫韦后册立她家那个庶长子一样的道理,韦后要是没得罪他还好,反正剩下的都不是自己儿子,挑哪个不是挑?但问题就是,韦后又是把他贬出京城,又是在他爹面前疯狂说坏话,你这个时候把他喊回来当皇帝?你这是要上天啊!】

【北笙:所以总的来说其实就一句话,刘胜不行

!】

邓绥看着这一波比自己还能共情的弹幕,略一挑眉:“希望能骂醒那帮蠢货。”

她和刘胜要是没仇,那立了就立了,偏偏刘胜被她否决过,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邓绥也不能叫他登上大位。

“虽然汉和帝本人活着的儿子就两个,但是没关系,汉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宗室。”

“邓绥就从血缘关系亲近一些的宗室里挑选了刘祜。”

“也许是为了堵大臣的嘴,刘祜还算年长,已经足岁,但是尚未及弱冠。”

【二凤:但是,邓姐估计没算到,就算是没有及弱冠,刘祜也有一颗亲政的心。】

邓太后看着,突然笑了一声:“这个倒是哀家没想到的。”

刘祜今年才十三岁,这年龄不上不下,最适合掌控,要不然她也不会挑了他,没想到这孩子才这么点大,居然已经起了心思。

邓绥抚了抚眉,她眉形细长,瞧着再温婉不过,这是先帝最喜欢的:“到底不是哀家亲生的孩儿啊。”

不过转念再想想天幕上的文字,她心里那淡淡的惆怅又彻底褪去。

还是别遗憾了,她要是生个惠帝一般的孩儿,那还不如不生。

有个那样的孩子,她死后都难安。

她身后的宫女死死的低着头,不敢抬头。

【鹤归:按道理说,刘祜和前头两个皇帝的血缘关系都挺近的,要不然也不能挑上他。再说了,刘祜看着年轻还健康,完全不用担心未来,偏偏还有一些杠精总喜欢跳出来指责。】

【北笙:这种时候跳出来的大臣肯定不可能是那种忠心耿耿的,绝对就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跳的。】

【秦始皇的宝贝:就说那个大司空周章吧,皇帝都登基一年了,非得出来给人找不痛快,还上下串联,利用别人对wuli邓姐的不满到处搞破坏。】

邓绥笑笑,蘸了蘸墨水,在蔡伦新供上来的那张纸上落笔。

周章。

藏的倒挺深,还不安分。

……

“主要是邓姐运气真的不太好。”

季驰光想想就唏嘘。

邓绥掌权的时期刚好是东汉天灾最多的时候,她执政十五年,起码

有十年都是在连年的天灾中度过的。

“邓姐掌权的时候,水灾几乎没缺过,还时不时来场地震、飓风和冰雹。”

“这些气象灾难,持续了整整十多年。”

刘邦看得目瞪口呆:“这还能撑?”

刘邦想想就觉得牙疼。

难怪能和吕雉并称。

这种见鬼的环境里居然还能够坚持十多年……刘邦看了都要给写个服字。

但凡心智软弱一些,恐怕就是一场灾难。

吕雉却叹气,她没有再给刘恒喂饭,而是拿手帕给他擦了擦嘴,将孩子交给了乳母。

刘邦侧目:“怎么了?”

这两天不是热衷于跟她的新儿子培养感情吗?

怎么突然撒手了?

吕雉却不理他,只是目光沉沉的看着天幕,突然说了一句:“陛下,你要知道人言可畏。”

刘邦皱眉,他很快就听懂了吕雉的言下之意:“不能吧,那个新上来的继承人才多大?”

不是说未及弱冠?

又是半路出来混上的皇帝,没什么执政经验,这时候要是强制不让邓太后掌权……就这么个娃娃能撑得住?

吕雉摇头:“陛下心怀天下,旁人可未必。”

就有这么些蠢货,只看得到眼前的蝇头小利。

……

“而这个时候,朝堂上已经对太后有了很多不满之声。”

“首先是李固,这位是东汉中期的名臣,率先指责邓绥,认为地震是因为邓绥掌权,阴气过重。”

“紧接着是刘向,观点大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