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0
蓄做什么?
弄得他有时候都误伤友军了嘿嘿。
……
季驰光:“除了驸马都尉之外,第二个站
出来帮苏轼说话的是当时已经卸任的宰相吴充。”
“这个人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不像王安石名气这么大,但是在当时也是赫赫有名的实权人物。”
“吴充一直被认为是新派人士,因为他家娶了王安石的女儿为新妇,与王安石是儿女亲家。”
“谁也没想到,这么一个板上钉钉的新派人士居然会为当时被打为旧党的苏轼求情。”
“紧接着站出来的人是曹皇后——或者,这个时候应该称呼她为太皇太后了。”
仁宗朝的曹皇后挑了挑眉,明显一惊。
她还真没想到自己未来的命数还挺长的。
居然能连太皇太后这个位置都混上了。
不过……
曹皇后沉吟,这个苏轼的才华真有这么好?
要知道,在当时皇帝已经摆明了要杀他的情况下保人可是很难的,她居然能这么摆明车马要救他……
嗯……好奇。
季驰光:“曹太皇太后为了把偶像挖出来,直接谈起了一件陈年烂谷子的事情——她表示,当年你祖父仁宗陛下曾经对苏家三父子一同来参加进士考试这件事情,津津乐道许久。”
苏轼:“……”
苏辙:“……”
是啊,真是落泪了。
他们三个来考试,其实主考的人是他们的爹啊!
他们两个当时年轻,只是试试水来陪考的。
谁能料到爹这个主要人物没考上,他们两个陪考的居然考上了?!
季驰光:“然后,太皇太后继续说,当时的仁宗陛下非常高兴,甚至对她说,认为自己为子孙后代们找到了两个宰相之才,能使天下太平,盛世长存——你今天要把苏轼给杀了,那你以后又有什么颜面去见仁宗陛下呢?”
“甚至,在当时还有野史流出,说当时的曹太皇太后已经身患重病,她居然直接对神宗表示——你要是把苏轼杀了,你心情确实舒服了,但是,我这病也就好不了了。”
“换句话说就是——”
“皇帝,不孝和不爽你总得选一个吧。”
天幕下的皇帝们看得目瞪口呆。
“这可真是千古独一份的奇景了。”
李世民感叹。
能让政敌、太后,都为他向皇帝求情。
恐怕天下也只有这苏子瞻一个人能做到了。
这人的才华得是高到什么地步,才能叫这么多人都帮他?
要知道,这苏轼的背后可没什么家庭背景支撑。
那真是纯纯靠一腔才华打天下的。
……
季驰光:“与此同时,因为朝臣们对新法不满,给神宗的压力过大,不得不被神宗当成典范被罢免在家的王安石也上书了。”
“甚至还不只是普通的上书,而是连夜派人进京,替他和宋神宗说了一句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这天下哪有太平盛世杀有才之人的说法呢?”
刚干掉了几个有才之人的刘彻:“……行吧。”
忽略朕这一次的行为。
【血祭:怎么说呢,当时的王安石其实不要沾染政治是最好的,毕竟他当时算是被大半个朝堂敌视了,连皇帝都保不住他的那种。但没想到,他重新进入别人的视线,居然是为了苏轼这个当初跟他掰过手腕子的人上书。】
【清曦: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人感动,在沈括这样的好友落井下石的时候,王安石和吴充这种政敌反而能帮他——患难见真情啊!】
王安石:“……谁见鬼的和他苏子瞻有患难真情?”
他这仅仅只是基于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才出手相助的好吧!
谁想帮他苏子瞻?
也就是看在当时同朝为官这几年的同僚之情的份上,要不然就苏轼这种嘴臭的家伙,他才不拉拔呢!
王安石迎着老妻吴氏那调侃的眼神,颇有些不自在,别开头,嘟囔道:“看我作甚?不过,就是不忍心让这么一个诗才好的读书人死了罢了。他苏轼死了就死了,可别带累了皇上的名声。”
吴氏:“嗯嗯嗯,我懂我懂。”
王安石:“……”
不,听你的语气,我就知道你一点都没懂。
季驰光:“而新党的另一位大人物章惇,这一年他刚刚结束守孝,回到了京城,即使根基不稳,他也向皇帝上书表示,请殿下从轻发落苏轼。”
“而这个时候,苏辙
也赶来了——他和皇帝表示,愿意拿自己的官位换取哥哥的性命。”
【二凤:捞哥第一重开始(偷笑)。】
季驰光:“宋神宗非常感动,然后——”
“然后,就把他们哥两个一起贬了。”
第165章 季驰光:苏辙的进击史
原本以为自己会听到什么感天动地的兄弟情谊的故事的观众们:“……”
刘邦抽了抽嘴角。
怎么说呢?
宋神宗做的似乎也没什么错。
毕竟苏辙的行为,说得好听点,叫请命,说得难听点,那多少是带点胁迫在身上了,全看皇帝会怎么想。
要是脾气好一些的皇帝,说不定就看在这兄弟情深的份儿上,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但要是脾气不好的皇帝……
刘邦啧啧出声:那可真是很有可能连人带家一块儿被端了。
显然,宋神宗是后者。
或者说,现在正处于不高兴中的宋神宗是后者。
季驰光:“于是,苏轼麻溜的滚蛋了。”
“这一次,他被贬到湖省的黄州。”
“在这个地方,他停留了整整四年的时间,也是这四年的时间里,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词作。”
“四年,他写下了七百五十三篇诗词歌赋文札作品。”
“其中就包括了被称为豪放派开宗之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有被称为‘二赋双珠可夜明’的《赤壁赋》《后赤壁赋》以及中国古代三大行书之一的《黄州寒食诗帖》。”
“也是在这四年时光中,那个苏子瞻,逐渐变成了我们熟悉的东坡居士的样子。”
“额,也是在这四年时间中,我们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短游记《记承天寺夜游》诞生。”
季驰光的神色逐渐变得哭笑不得。
苏轼一头雾水:“《记承天寺夜游》……有什么问题吗?”
他还没有写那一篇游记,但是也已经猜到了自己会写成一个什么样子——大抵就是恬静悠远的普通游记的模样,怎么就值得让主播把它单拎出来讲呢?
好在,弹幕们很快解答了他的疑惑。
【珑夏:噗,笑死,张怀民有苏轼你这种好友,他心里是崩溃的。】
【小葡籽:救命,张怀民有苏轼你这样能能半夜把他叫起来散步的朋友,真是他的福气。】
【秦始皇的宝贝:咱就是说,张怀民没把把你脑袋
打破,那可真是个奇迹。】
【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