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2


纸黑字,容不得他们抵赖,甚至连狡辩的机会都没有给他们留下。

赵匡胤本人已经震惊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如果说之前跟着辽国走,那还勉强算是情有可原。

毕竟,辽国建国时间更早,实力也确实更强大。

而且当时,两国盟约中,宋朝才是兄长,勉强算是维护了一点颜面。

但是现在,主播已经明确说明了——这个金国,根本就是一个刚刚统一的蛮荒小国!

女真……

赵匡胤知道这个民族。

是位于极北的游牧部落,战斗力或许还算不错,但是,他们的人数却是极少的,要不然也不可能被辽国控制了这么多年。

赵匡胤狠狠的一拳砸在窗台上,眼神狠厉。

“这帮废物!”

他怒道。

堂堂的大宋皇帝,居然要反过来跪这个前不久可能还在对辽国纳税上贡的小国?!

何其可笑?!

……

季驰光:“一开始,金国还算是遵守盟约内容。”

“即使当时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已经去世了,他的弟弟金太宗在初期也依旧遵守着两国的约定。”

“但是,饿狼终究是饿狼,他们永不满足。”

“不久,金国的大军来了。”

“而可笑的是,面对着敌国的入侵,作为皇帝,宋徽宗不但没有身先士卒,挺身而出,

鼓舞士气。相反,他跑了。”

皇帝们:“跑了?!”

几乎每一个密切关注着天幕的观众都在这一刻发出了震惊的声音。

跑了?

谁家正经皇帝会这种时候逃跑?

李世民:“……”

他想起了某些不美好的回忆。

当初突厥来的时候,他阿耶好像也想过跑路的问题。

而此时,重新夺回了皇位的朱祁镇脸色也很难看。

他看着自己手边迟迟没有发出去的圣旨。

上面写着的是“于谦谋反,斩立决”的决定。

本来早就该颁布的,只是因为天幕的出现,多少有些心虚的朱祁镇一时半会儿被震慑住了,这才犹豫着没有动手。

只是没想到,天幕在讲宋徽宗的时候,还会提到这些内容。

逃跑……

他那个该死的弟弟不就是个没有逃跑的人吗?

朱祁镇:死去记忆又开始攻击我。

他低声咒骂了一声。

……

季驰光:“面对大军压境,宋徽宗做了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决定——”

“他退位了,荣登太上皇之位。”

“至于皇帝的重任?”

“宋徽宗表示那是我儿子的事了,你该找新皇帝去!”

皇帝们:“……”

这辈子,他们都没想过,世界上居然还能有这种操作。

第170章 赵匡胤:朕相信他!

宋徽宗本人:“……”

虽然,就算是他自己都觉得这个操作有点让人震惊,但是,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似乎也确实很有操作的空间。

“只要及时把皇位甩出去……”

那朕不就不是亡国之君了吗?

宋徽宗晃了晃脑袋,眼睛越来越亮。

先前,他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主要是也没有这方面的危机感。

现在想想,未来的他可真是个聪明人。

要知道,皇帝虽然是个人人都想要当的职位,但是,亡国的皇帝却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像柴家后人那样能够被好好的供养着,甚至颇有些超然地位的皇族后裔,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就算是那些主动投降的皇帝,也基本是和南唐后主一个下场的。

——等民心依附以后,“不明不白”的病死在史书上。

但是,如果不是皇帝,而是太上皇的话,那危险性就会小很多。

宋徽宗把这件事情记在了心里,并且圈了个重点。

虽然,他还是更希望自己能当个大权在握的皇帝。

但是,万一,他是说万一,那天要是真的到来了,他也能有个备用思路不是?

至于太子?

赵佶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他管太子的死活作甚?

他又不喜欢这个儿子,而且,这个儿子对他的作风也处处看不惯,对他的那些宠臣,更是深怀偏见。父子两个可谓是相看两相厌的典范。

要不是大宋这些年一直奉行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而太子本人,虽然循规蹈矩,不甚出彩,但也实在没什么大错可以被他抓住作为把柄,这个他不喜欢的儿子早就被他废了。

比起太子那个逆子,老三才是他最爱的儿子。

文武双全,文质彬彬,像他这个当爹的。

要是能让三儿当太子……

宋徽宗的心思慢慢活动开了。

……

季驰光:“宋徽宗是跑了,但是,没关系,北宋大舞台,有命你就来——他的儿子宋钦宗当仁不让的接过了

父亲的接力棒,并且继续将他们家祖传的神奇操作发扬光大。”

宋徽宗:“……”

现在的太子,未来的宋钦宗:“……”

赵光义和赵匡胤手动表示拒绝:他们可以证明,他们家从来没有这种祖传因素,至于那两个,纯粹是基因变异的产物。

【珑夏:来吧,我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暴风雨的洗礼了,告诉我他们家还有什么骚操作。】

季驰光:“宋钦宗赵桓,相比于亲爹,这位……稍稍好一点,但是也没好多少。”

“虽然,他刚刚上位不久,就贬黜了当时几个有名的奸臣,可是,这其实更多是赵桓自己多年受压迫,一时逆反心理的结果。”

“也就是说,虽然,结果是好的,但是,他本人其实并不具有一个明君所该拥有的意识。”

“也因此,在后面的治理朝政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摇摆不定的倾向。”

“他重用李纲,开头是好的。但是,很快,在其他人的谗言之中,他又将李纲罢免,向金国求和。”

【雨翊凌澜:高潮部分即将到来(磨牙),我退出去吃点药。】

季驰光:“当时要议和,李纲请求自己亲自前去——毕竟,朝中当时有不少蝇营狗苟、见风使舵之辈,夸夸其谈,写些文章他们或许能派上用场,但是,这种大场面,很容易就被吓软了腰杆,从而落在下风,贻害无穷。”

李世民点头肯定:“就是这个道理。”

按照主播先前和他说过的那些事情,他继位后不久,突厥很有可能会大军压境。而且,如果不是他后来得知消息,及时做出了调整,只怕这件事情已经在发生的路上了。

而在另一个未来中,突厥打到洛水边,之所以后来会在那样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选择撤军,固然和他倾尽府库,让他们满载而归有关,但另一方面,与另一个他面不改色、单刀赴会也不无关系。

正是那个自己的从容不迫的气度,让突厥军队的领头人以为自己还有后招,不敢轻举妄动,这才叫他们顺利逃出升天,为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