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5


又是日日跟在李太后身边的得意人,于是在生存buff的加持之下——高拱就这么被贬出了朝堂。”

“他离开之后,张居正坐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不久后,他又被加封左柱国,进位中极殿大学士。可以说是风光无限,位极人臣。”

“与此同时,张居正也终于确定了自己的改革目标——先挣钱。”

观众们:“……”

怎么说呢……好朴实无华的想法。

但想想确实很有道理啊——明朝都被称为历朝历代最穷的朝代了,这再不挣钱,日子可怎么过?

季驰光:“于是,在张居正的努力之下,万历一朝的新政改革,就这么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第246章 季驰光:垃圾的归宿只有焚化厂

季驰光:“当时明朝的情况有多危险?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张居正,明朝可能要提早五十年灭亡。”

朱元璋等人神色一肃。

就连原本还百无聊赖的坐在地上的朱厚熜脸色都变了——他现在的终极目标虽然是当神仙,但是不代表他还想混个亡国之君的名头。

李世民等人也搬出了自己的小本本,抄起毛笔,准备最快的速度做笔记——他们可不想成为下一个灭亡的倒霉蛋。

更何况,每个王朝坚持到最后,最大的问题不外乎就是这些,多听点没坏处。

季驰光:“当时的大明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际,皇帝年幼,才只有十岁,官僚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没有人真正将目光放到民生上。”

“同时,土地兼并问题也十分严重,已经传了几百年的隐户现象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甚至还出现了隐地的情况。”

所谓的隐户,是指百姓因为不堪赋税徭役之苦,脱离本籍,背井离乡,或者是没入大户人家为奴,从而在籍贯上消失隐逸。

而所谓的隐地,指的就是那些像隐户一样从缴税名册上被剥落下来的土地。

季驰光:“隐地现象在万历初年的时候,已经恐怖到了什么地步?据说,当时全国一半的土地都已经成为了隐地。”

朱元璋额头青筋暴起,直接捏断了手中正在摘抄的毛笔。

永乐帝手里那根也没比他的要好多少,直接被捏出了断痕。

一半的土地都成为了隐地?!

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全国只有一半的土地在交田税!

这可真是活该他们大明成了历史上最穷的朝代!

谁家正经朝代只有一半人在纳税?!

就算是隐户现象最为严重的唐朝,也没有惨烈到这个地步。

要知道,不管什么丝绸之路,什么茶马古道,占着中央最大头的税收收入的,永远都是最基本的田税!

这份收入,旱涝保收,要不怎么人人挣了点银子都想回家置地,做个地主?

最关键的是,如果田税大规模减少,那么,为了挽回这一部分损失,税收就一定会往上增。

不用交税的人依旧不交税,要交税的人却要交更多的税。

相当于全国剩下的那一半土地的耕种者替另外的那一部分不交税的人缴纳了这一些税收。

而这些耕种者耕种的土地往往却又极为稀少。

很有可能,会出现耕种者反倒饿死的情况。

朱元璋曾经深恨统治者们,因为他们家有好几个孩子都是饿死的,他也是因为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才去当了和尚。

可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曾经最痛恨的事情,有朝一日居然成为了他子孙们正在做的事。

张居正低着头,沉默不语。

季驰光:“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

“这是张居正曾经写下的词句,清楚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农民的不幸。”

“但是,谁都想不到,哪怕这么往死里剥削,中央的财政收入依然是一年不如一年。”

“隆庆元年的时候,整个国库里的银钱和粮食只够支撑京城和边军三个月不到的开支,可想而知,当时的中央朝廷穷成了什么样——要不然,隆庆皇帝也不会冒险开了海禁,就为了往口袋里多搂点钱。”

朱元璋听得心头火气直冒,牙齿咬得嘎嘎响,一双眼睛简直要喷火了:“……钱呢?”

他话里的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在场的没有一个敢回答的。

被他冷冷的目光扫过,就连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朱厚照都低下了头。

没人敢招惹慎怒中的太|祖爷。

“我问你们——钱呢?!”

朱元璋终于忍无可忍,一把将手中的笔摔在了地上,饱蘸着浓墨的毛笔在那一刻溅出四散的墨汁,污了好几个皇帝的衣袍。

朱元璋像只被困的狮子一样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每一步都用了极大的力气,发泄着主人的怒火,叫人听着就不敢靠近。

朱元璋冷笑:“钱都被谁给吞了?官饷?赈灾?还是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

他猛的抽了口气,一双眼睛红得就像个厉鬼一样,朱元璋暴跳着去喊他们带来的卫兵:“你,给老子去盯着他们抄家!老子非得知道他们的家底都有多少!”

他说的是那些被杨廷和本

人供出来的文官。

都说穷文富武,他倒是要看看他们大明的文官到底穷不穷!

他冷声道:“但凡抄检出来的银钱,超了他们自身一月俸禄的五十倍,直接斩杀,多上一千两,便罪加一等,上不封顶,要是真敢给老子贪狠了……”

朱元璋眯了眯眼睛,那张嘴里依稀可见森森的白牙。

“那么……就把他们全族都拖出去剥皮。”

卫兵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太|祖皇帝的语气,总让人担心,下一个被剥皮的人会不会是他。

剩下几个皇帝听了,脸上皆有不忍心的。

毕竟他们都是自家人,知道自家的事,很清楚,要是真的按照太祖皇帝这个标准来,恐怕没几个人能够逃过土地庙剥皮相见的命运。

于是,永乐帝沉声开口:“爹,十四岁以下的孩子就免了吧,就当是给厚照他们积点德。”

一般孩子被认为成人的年纪也就是十四岁,十四岁以下的孩子,基本都不会掺和家族里的事务。

虽说他们吃着百姓的血汗钱长大,但毕竟稚子无辜,倒不如判个流放苦役,叫他们活着赎罪也是一条路。

永乐帝冷淡道:“他们父辈做错了事情,确实不可原谅,既然如此,叫他们活着去赎罪也是好事——就往岭南那边发配几个,再往东海那边送些苦役。”

朱元璋闭着眼睛,半晌不说话。

但是了解亲爹的永乐帝却知道,他这算是同意了。

只不过,他碍着情面,实在不想说出来罢了。

于是,得到暗示的他给那人挥了挥手,示意那人下去。

卫兵如蒙大赦。

他也是个机灵的,已经看出了几个主子之间的情况,赶紧把头点了点,弓着腰下去了。

……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