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0


毒抠门以后,朱元璋更是彻底对文官这种生物死了心。

结果没想到,在这一帮淤泥里面突然冒出了一朵干干净净的莲花。

突然被感动了一下的老朱大手一挥:不就是一个文正的谥号吗?咱一个粗人,不懂你们那些奇奇怪怪的荣誉感,既然喜欢,那就拿去好了!

作为给忠臣的奖励,老朱觉得完全没有问题。

他对优秀的属下一直都很大方。

朱祁钰也摸了摸下巴:“说起来,确实是这样……文官们好像都很喜欢文正这个谥号,回去问问于卿想不想要,到时候也给于卿安一个。”

不过,如果只有文正两个字是不是太简薄了一点?

朱祁钰陷入沉思。

话说

到底是谁规定的谥号只能给两个字?!

他能不能把于卿的谥号多加几个字啊?

他觉得一个正字完全不能够突出于卿的美好啊!

不过,如果他真的给加了,于卿会不会觉得太显眼包了一点?

唉,不管,反正到时候于卿都死了,他多给于卿加点估计也没有人敢反驳他。

朱厚熜也看了一眼旁边老老实实垂手站在他身侧的张居正一号,拍了拍对方的大腿,屈尊纡贵的开口:“朕回去以后就给你写道圣旨,把你的谥号提前定下来,你要是喜欢,那就叫文正好了。”

张居正眼睛在一瞬间大亮。

朱厚熜大概是看这孩子被自家人未来压迫得太狠了,已经消失多年的良心难得的冒了个头,非常体贴的安排道:“只要你别嫌晦气就行……朕会提前定下去,到时候,哪怕你死了以后也没人能剥夺你的谥号。”

把人家坑得这么惨,多少还是要给点补偿的。

一个“文正”而已,既然对方喜欢,那就拿去吧。

聊胜于无。

张居正拼命点头,那张永远沉稳老成的脸上,也终于有了几分青年意气,他咧开嘴笑了笑:“谢陛下的恩典。”

得了这么一个美谥,他此生也算没有白活了。

……

季驰光:“其次是范景文,这位也是个重要臣子。”

这个人朱由检也知道,是他哥的文选郎中,这两年有人向他推荐范景文,他是个惜才的,就给了对方太常寺少卿的官位。

早在当皇帝之前,崇祯就听说过对方的名声了。

因为这人非常有才,还曾经跟魏忠贤对着干过,甚至他们俩的对仗记录还成为了当时的热门话题,也是属于难得的没有被魏忠贤干掉的文官。

咋,难道这也是个好人?

朱由检苦恼:魏忠贤这个垃圾鉴别器难道失误了?

那我该怎么自己分辨忠臣和奸臣?

咳,只能说魏忠贤有时候也不是很可靠的。

对方只负责帮皇帝收拢权柄,手段不限,对象不限。

至于被他创死的人里面究竟有多少好人和奸臣,那就得靠猜了。

季驰光:“这个人

是出了名的廉洁奉公,而且对百姓也非常关注,曾经提出过一些关于一条鞭法的改革措施,虽然没能够成功改革中央财政问题,但是他的言行也得到了当时的崇祯皇帝的认可和喜爱,是非常难得的和崇祯皇帝心有灵犀的忠臣。”

毕竟一般能够跟得上朱由检思路的都是善于逢迎之人。

崇祯皇帝:实不相瞒,咱已经感动到哭了。

我就说我的眼光没有这么差劲,看这不是有一个跟我惺惺相惜的忠臣吗?!

这一刻,朱由检终于找回了曾经的自信。

还被皇帝抱着,不敢说话的王承恩:陛下,您有没有想过,那才是个例呢?!

魏忠贤大浪淘沙,极少部分是误差。

您来挑选官员,那可真是恰恰相反,只有极少部分是正确答案。

季驰光感叹:“这位范景文,是非常难得的文武全才,当时担任着工部尚书的职务。在听说起义军已经进入京城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逃亡,也不是躲在家中再换一个朝廷为官,而是毫不犹豫的朝着当时最危险的皇宫奔去。”

朱由检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手帕,默默的擦了擦眼泪。

“都是我大明的忠臣啊嗝……”

这种关键时刻,居然只想到他的安危。

……

季驰光:“当时,他跑到宫门口,询问从里面流亡逃窜出来的宫人,问他们皇帝去哪儿了。”

“宫人给他的回答是,陛下已经出门了。”

“范景文很高兴,他以为陛下终于愿意去旧都了,也非常高兴皇帝能够在这场浩劫里活下来。”

“然后,他正了正衣冠,写下自己的绝笔书信,跃入古井而亡。”

“不过,范景文死的时候大概并没有遗憾——他以为崇祯皇帝已经逃出升天了,但是,殊不知……”

他的皇帝不愿意苟且偷生,而是选择吊死在了煤山之上。

【雨翊凌澜:如果说到吊死的崇祯,那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人——王承恩了。】

正跟在皇帝身边的王承恩:“?”

为什么作为皇帝身边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太监,我在这个时候居然能拥有姓名?

难道未来的我真的干了

傻事?

【雨翊凌澜:别看明朝末年这么多坏太监,但好的也不少,王承恩就是其中之一,崇祯皇帝活着的时候,身边来来往往的太监不计其数,但是等他落魄了,决定一意赴死的时候,陪着他的人却只有王承恩,唉,患难见真情啊。】

差点以为自己又信错人了的崇祯皇帝:“……”

还好还好,这个人没问题,朕的眼光总算没有再经历一次唾骂。

王承恩也放松下来。

还好还好,未来十年的饭碗保住了。

有这份伴驾之恩在,至少陛下去世之前,他的荣华富贵是不会少的了。

感谢解说的文字,好人一生平安。

【二凤:朱由检死了以后,王承恩直接在他旁边也自缢而去,跟着他一块走了。大概是为了收拢人心,也有可能是真的敬佩吧,顺治皇帝在崇祯皇帝的墓前给他也修了一块坟,让他在地底下也能够给思宗守墓,康熙皇帝后来也在崇祯墓附近为他立碑写记。做太监做到他这份上,也算是成功了。】

朱由检动情的拉起王承恩的手:“不错,朕就知道朕没有看错你,等到了地下,我等依旧是主仆,朕一定会好好待你的。”

王承恩艰难的挤出了笑脸:“谢陛下的看重。”

卧槽,为什么到地底下还要上班?

咱们都死了啊,就不能死得安静一点吗?

季驰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也跟着皇帝离开了。。”

“左都督刘文耀,投井身亡。他的兄弟新乐侯刘文炳,自缢身亡。”

“惠安伯张庆臻,听闻叛军攻入京城,散尽家财,与家仆大摆宴席,好吃好喝了一顿,然后,用柴火点燃了自己的府邸,自|焚殉国。”

“翰林院侍读周凤翔、甲戌状元刘理顺、辛未进士马世奇、翰林院检讨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