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8
动,不禁问了一句:“怎么了?”
永乐帝的神情有些凝重:“你还记不记得那个孙氏?”
他们身边压根没几个姓孙的,徐皇后稍一思考便猜到他说的是谁,只是……这个人不是已经退出他们的生活圈子很久了吗?
怎么会突然提到她?
徐
皇后点了点头,不解的问道:“你不是特意叫人把她看管起来了吗?”
而且,虽然永乐帝没和别人说,但是作为枕边人,她很清楚,丈夫为了以防那个小妮子再翻出什么浪花,还特意派了两个锦衣卫的人过去看管。
按理说,应该不会有事了才对。
毕竟,未来孙氏能够四处作妖,本质原因是因为她身后跟着一个对她非常听话的儿子和一个恋爱脑的丈夫。
要不然,她应该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后宫女子。
永乐帝短促的笑了一声:“我曾经以为,把人看管起来,她应该就翻不出什么浪了,没想到,她倒是善于给我惊喜。”
徐皇后:“?”
永乐帝没打算瞒着妻子,直接把信递给了对方。
徐皇后放下手中写了一半的回信,无疑的看了丈夫一眼,接过那封信,无声的看了一遍。
“……李嬷嬷说,醒过来的孙氏给人一种上位者的感觉?”
确切的说,李嬷嬷说她有着面对掌权者的感觉。
倒不是说孙氏有什么厉害的气质,只是对方的高高在上的傲慢,实在太像一个长久养尊处优的人了。
徐皇后眯了眯眼睛:“她老人家一般可不会看错。”
要不是孙氏在未来造成的损失实在大,永乐帝也不会牛刀小用的把锦衣卫的重要人物李嬷嬷派过去看守她。
这位可是朱元璋曾经特意培养出来,放在后宫中的钉子之一。
“不管如何,孙氏现在也长大些了不是吗?”永乐帝笑道,“既然如此,就按照原来的计划,叫她把抄经的事先停停吧,让她每日跪在佛前,为另外一个世界的她忏悔,也为另一个她的儿子赎罪。”
徐皇后赞同:“也好,不过,我还是有些担心的,还是叫李嬷嬷再仔细些盯着,趁早打听出究竟发生了什么,也好叫我们宽心。”
……
孙氏的生活陷入了地狱。
她每天早上五更天的时候就会被人叫起来,那个长着一张死人脸的老太婆会递给她一个蒲团,叫她跪在那个昏暗的小佛堂里,一字一句的念着往生经,一直念到深夜,对方才肯放她去休息。
孙氏在上一次惊厥过去之后,意外的在
昏迷中接受了这个身体的记忆。
由此,她知道自己借尸还魂,成为了小时候的自己,只不过,这个“她”却没有自己的好运,还没能进宫,就被一个意外出现的天幕戳穿了一切,被永乐皇帝直接控制了起来,现在天天都要在这里给那些死了的贱民抄经书。
她先前手上厚厚的茧就是这么磨出来的。
孙氏刚醒过来的时候,本来还想着不能露出马脚,准备暂时捏着鼻子,继续抄写一段时间经书,然后再徐徐图之,却没想到,永乐帝突然停了她的抄经工作,转而吩咐她去念经。
孙氏一开始还松了口气。
毕竟抄经也是个麻烦事,抄上整整一天,手腕子都要废了,也不知道之前的那个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偏偏庵堂提供的饮食还素得连一点油荤都不肯放,她过来之前,原本的孙氏就是被饿晕过去的。
现在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念经,孙氏当然乐意。
只是没想到……
她被关在一个阴暗的小佛堂里,陪着他的只有那冷漠得不像个活人的老宫女,她跪在那庄严的佛像面前,一动也不许动。
佛像前点着两只黄蜡烛,散发着动物油特有的腥味,一早醒来,对着那猪食食不下咽的孙氏,在这难闻的味道里,实在克制不住呕吐的欲望,张嘴就想要吐。
却被旁边一个冷漠的眼神喝止在了原地。
蒲团也好冷,孙氏求了很久,才求来的这个蒲团,但是,这薄薄的垫子根本挡不住从地板上往上渗透的寒气。
孙氏才跪了半个时辰,就觉得自己的腿要废了。
但她根本不敢站起来。
直到该吃饭的时间,她才被允许离开那个简直要成为她噩梦的地方。
孙氏甚至连站都站不起,她是一点一点的爬到门口,然后才稍微适应了一些,勉强扶着墙壁,一步一晃的走回房间的。
期间,老嬷嬷全程冷眼观看。
孙氏以为的念经:悠闲地盘腿坐在炕上,盖着一层薄被,有一搭没一搭的念一句我佛慈悲。
实际上的念经:下跪、蒲团、一整天!
孙氏:……给我个痛快吧。
……
孙氏就这样过
了三天。
每一天,她都像是活在地狱里。
孙氏这辈子都没吃过什么苦头。
小时候,她被太子妃养得很精心,所有的功课都是照着未来皇后的标准教导的。
长大了以后,她顺顺利利的坐上了贵妃的位置,又很快得了皇后的宝座,享受着后宫第一人的待遇。
年老之后,她又成了太后,虽然头上还有个太皇太后压着,但是对方很快就没了,虽然皇位上换了两个人,但不管哪个都对她恭敬有加。
就算是人生最艰难的那几年,孙氏也没有真吃过这么多的苦。
朱祁钰就算再怎么不喜欢这个嫡母,也是毕恭毕敬的把她供起来的。
她不是不想逃跑,可是,她现在的身体很弱,她过了几十年锦衣玉食的日子,用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勉强适应了这里的伙食,但是那些进补,对她来说,只是聊胜于无罢了。
更别提她现在每天都要去跪着念经,膝盖每天晚上都酸痛到让她浑身发抖、冷汗直流,别说逃跑了,她连顺顺当当的走路都做不到。
孙氏的心气就这么一点一点的被磨了下来。
直到有一天夜里,她从睡梦中,突然惊醒,透过窗边的昏黄的铜镜,孙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她已经十六岁了啊!
孙氏泪如雨下。
曾经的她,在这个年纪,和朱瞻基你侬我侬,花前月下。
可现在呢,她却只能留在这个庵堂里,整日面对着一个不阴不阳的老太婆,枯耗她的大好青春!
孙氏原本已经慢慢消失了的傲气在一瞬间又回来。
从她眼里消失的光,一点一点的回来了。
她想,我不能就这么死在这个鬼地方。
我得去找陛下,陛下一定会救我的,他明明这么爱我。
于是,孙氏像是重新找回了人生的目标一样,她不再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而是开始小心的观察庵堂里人的出入情况。
甚至还强忍着害怕,朝一直被她疏远的李嬷嬷打听情况。
要是换了个人,说不定还真听不出她的言语试探。
可偏偏人家老嬷嬷在锦衣卫里干的就是这个活,自然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