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再加上干活的都是部队军人,做事非常利索,国庆节刚过,三栋房子就装修好了,外面还修了院子,盖了岗亭。

不过房子装修好后得再晾一段时间,计划是一月份再让人搬进去,而在此之前部队会举行一场集体婚礼。

但那是十二月份以后的事,程蔓暂时没有那么忙。

她记得恢复高考的通知是在这一年的十月份下来的,但记不清具体是哪天,所以清闲的日子里,除了复习,她每天还要翻一翻报纸,看看最新的消息。

这一翻就是大半个月,直到十月二十一号,程蔓才从报纸上看到通知。

虽然早有准备,但看到通知的那一瞬间,程蔓仍控制不住情绪外露,脸上绽开笑容。对面坐着的邢晓红见了,惊讶问:“发生什么事了?你怎么这么高兴?”

程蔓没有隐瞒,移开报纸说道:“高考要恢复了!”

这消息太让人震惊,邢晓红一听就愣住了,身体前倾,满脸不可思议问:“你说什么?”

程蔓直接起身,将报纸放到邢晓红的桌面上,指着头版头条说道:“国家要恢复高考,时间已经确定了,就在一个月后。”

邢晓红闻言伸手捧起报纸,先看大标题,再一目十行地扫过报道内容,等看清招生对象包括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后[1],她才抬起头不是很确定地问:“这意思是符合条件的人都能参加?”

程蔓想到这时候参加高考似乎有年龄限制,有的地方可能还会卡成分,语气也不是很确定:“大政策是这样,具体可能还要看各地通知。”

虽然报考政策还有很多未知,但报纸都登了这件事,恢复高考这事肯定不会有变,邢晓红捧着报纸感慨道:“这天是真要变了啊!”

作者有话说:

[1]来自百科。

二更合一,有红包,明天见……

第47章 学习小组

要变天了。

无数看到报纸的人, 第一反应都是这个。

但他们也都能迅速意识到这是好的变化,也因此欢欣鼓舞,尤其是那些读过书, 却因为大运动被迫中断学业的人。

驻地家属院里有不少这样的人。

消息自邢晓红口中传开,经过一个中午的发酵, 下午程蔓到妇联上班, 就看到很多军嫂堵在主任办公室里,询问恢复高考的事。

虽然报纸人人都能订,但一份报纸五毛钱,订一个月要一块五, 大院里很少有家庭会订购。

程蔓和陆平洲也没有订报纸,但原因不是舍不得钱,而是两人在单位都有报纸可看。

部队不用说, 他们需要随时了解政策,虽然很多政策都会有文件下来,但通过报纸能获得很多补充信息。

妇联订购报纸也有这方面原因,此外她们很多工作要紧跟时事, 所以早晚报订得非常齐全。

程蔓入职后,想到后世很多公共场合会放一个书报架, 里面塞一些报纸或者杂志供顾客翻看。

就跟吴舜玉提建议, 说她们在妇联的会议室里摆一张架子, 放一些可以对外传阅的文件或者新近日期的报纸, 供军嫂们借阅。

通常在她们看过学习过后, 这些文件和报纸会被塞进柜子里, 攒够数量统一销毁, 这么做能废物再利用。另外军嫂们借阅最近日期的报纸, 能够相对及时地了解最新政策。

最后这么做, 也能方便那些想认字学习,却又无书可看的军嫂们。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借阅点成立后,除了开大会,基本没人来这里借文件和报纸。

话说回来,因为家里和单位都没有订阅报纸,所以很多军嫂都没有准确的消息来源,不能辨别事情真实性。

直到有军嫂想到妇联有报纸,且消息源头是邢晓红,这些对高考有想法的军嫂才找过来,希望能从吴舜玉口中得到更确切的消息。

但吴舜玉也没有收到更确切的消息,这事她也是从邢晓红口中听说的,只是她比其他军嫂多看了一份报纸,知道恢复高考的事等于是确定了。

所以军嫂们找过来后,吴舜玉翻出报纸,给大家读了遍报道内容,再将报纸递给大家互相传阅。

看到实实在在的报道,大家不再彷徨混乱,喜悦渐渐涌上心头,性格内敛只微微翘起唇,性格外向的声音都比平时高几分,还有等这一天很久的军嫂,激动得泣不成声。

程蔓站在办公室外面看着,心里感慨万千。

十年,多少人的青春啊!

好在她们终究是幸运的,等到了恢复高考,人生还有扬帆的机会。

……

军嫂们散去后,吴舜玉叫程蔓和邢晓红到她办公室开会。

两人刚在沙发上坐下,就听吴舜玉开门见山道:“恢复高考的通知你们都看到了,有没有什么想法?”

邢晓红不太明白吴舜玉的意思,疑惑问:“什么想法?”

吴舜玉抬头,在程蔓和邢晓红脸上扫过去,直接问道:“你们想不想参加?”

“我都三十多了,读书学的那些知识全还了回去,考也考不上吧。”邢晓红摇头,视线看到程蔓,想起来问,“小程你毕业几年了?”

程蔓回答说:“四年。”

吴舜玉和邢晓红都看向她,她坦然道:“我会参加高考。”

是会,不是想,也不是计划或者打算。

意识到其中差别,吴舜玉微微一怔,然后问道:“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你是打算辞职在家备考,还是站好最后一班岗?”

在学习时间上,两者对程蔓来说差别不大。

本身她的基础就比绝大多数参加高考的人强,又提前复习了一年,最后一个月学习时间多或少并不影响什么。

如果她的目标还是首都两所高校,她可能会辞职备考,但她没想过离开临江,而以她的水平,高考只要不发挥失常,基本稳上临江大学。

这种情况下,她当然更倾向于站好最后一班岗,毕竟从单位参加高考,大学期间她可以继续领工资。

到妇联前吴舜玉跟她说好了,起薪二十七块五,一年涨五毛,所以她现在月工资是二十八。

也就是说,大学期间她什么活都不用干,一个月就能白拿二十八。

而辞职以后再参加高考,上大学就只能拿补贴,具体多少钱程蔓不清楚,但肯定不超过二十块。

二十跟二十八,傻子都知道选哪个。

程蔓挺胸抬背,毫不犹豫道:“我愿意站好最后一班岗!”

见她态度坚定,吴舜玉面带笑容道:“好!”

邢晓红则并不意外程蔓的选择,高考多难啊,辞职高考万一没考上,那不是等于鸡飞蛋打?还是边上班边准备考试比较靠谱,考上了自然欢喜,没考上也不影响工作。

邢晓红赞赏地看了程蔓一眼,又问:“吴主任,您叫我们进来就为了确定这事?”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