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


业务涵盖很广的综合型企业,主营业务在建筑、建材、装修、酒店、物流这几块儿。

硬要掰扯清楚,一开始做的是建筑行业,干这一行的原因很简单,宗老爷子他是学这个的。

当初是冲着成为世界一流的建筑师去留的学,年轻气盛的宗家少爷,多骄傲啊!

结果去学了几年才发现,有时候天赋这种事,真的没办法讲道理。

他不是没有天赋,只不过跟学校还有班级里那些超级天才比,他那点儿天赋,顶多也就让他成为一流的建筑师。

别说什么努力比天赋重要,设计行业,越是往上,天赋这道坎就越难越过去。

这对当时年轻的宗家少爷来说,打击可不小。

屋漏偏逢连夜雨,后来又得知家里出了事,宗老爷子在毕业前夕,琢磨来琢磨去,选择先搞钱。

他现在也没办法回国,但可以积蓄实力,有钱能使鬼推磨嘛。

没想到,他没有成为顶尖建筑师的天赋,干起建筑商的活儿却如鱼得水,没多久就小有成就。

而且他当时的女朋友,也就是宗恒的母亲,她爸是某个华人帮会大佬之一,手里养不起的兄弟,全被拉去干工地盖房子了。

在建筑业慢慢站住脚跟后,宗老爷子又开始琢磨其他的。

建材挣钱啊!他搞建筑买材料,让人家赚了他多少钱,于是建材也戳一脚。

房子盖好了都要装修的,慢慢装修也做起来了。

酒店以及物流这两块儿,是在宗恒手上发展起来的,不过因为体量够大,除了这些主营,宗氏还有一些其他产业,比如汽车。

他们的汽车生产线比较老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更多的侧重在二手车买卖方面。

国外二手车行业十分昌盛,一些孩子长大后,如果负担不起新车,往往会选择一辆二手车。

不过这是相对于米国的中高端汽车生产厂来说的,不可否认,这个时候华国的汽车生产水平跟米国还有不小的差距。

宗氏回华国开设分公司的时候,官方提出希望能在工业方面给国内一些帮助。

宗恒便将汽车制造业慢慢往回迁移,都回来发展了,他也不乐意让国人看轻。

这两年总部对汽车行业有所侧重,花重金购买了一些中高端技术,也重点招聘了一些相关人才,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公司的汽车制造业,整体水平都在稳步提升。

因为是近年的侧重点,宗廷对公司汽车行业接触的不少,对此最上心,也最感兴趣。

景年的问题,宗恒知道原因,宗廷也知道。

无非就是没成为梦想中的世界顶尖设计师,因为过于在意,反而避而不谈。

第115章

原本景年对于哥哥口中轻描淡写的“人和楼”,确实没什么兴趣。

不过听说大楼竟然是舅公设计的之后,他立刻多了几分好奇,他第一次知道,舅公竟然是个建筑师!

车子驶至宗氏所在的办公楼,远远看去,在周围一众低矮陈旧的建筑物里,宗氏的办公楼恢弘醒目。

大楼是分为AB两座的双子楼,中间有一个相连的宽敞门厅,楼中一道天桥将两楼相互连接。

宗恒原本打算只建一栋办公楼,以宗氏华国分公司的规模,一栋楼都用不完。

但是宗老爷子对于国内的发展前景,有深深的野望。

或许是想以此表明态度,希望当前宗氏的决策人宗恒,能选择将宗氏的主体业务向华国整体迁移,而不是为了安抚他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只开展部分业务。

这些情况对于还是个崽崽的景年来讲,是暂时完全了解不到也想不到的东西。

景年抱着小书包,眼里满是崇拜:“好厉害哦,这就是舅公设计的呀!”

“对。”宗廷问:“年宝喜欢这里吗?”

景年用力点头:“喜欢!”

因为舅舅和哥哥,都在这里工作呀,这是有他们气息和痕迹的地方。

考虑到多方面原因,这边没有建地下停车场,实际上现在大马路上在跑的车子都不是很多。

因为京市是首都还稍微多一点儿,别的城市,像以前方锦绣和景年去过的小县城,整个县里小汽车都寥寥可数。

街上浩浩荡荡的,都是自行车大军,路边临时停车点,齐刷刷地一排一排的自行车。

确切点说,现在地下停车场这个概念也不鲜明,只要不担心安全问题,小汽车可以随便往路边停,也没交警来贴罚单什么的。

这边的停车场一直都很空荡,宗氏申请了一大块地用来建停车场,很多人不理解。

言归正传。

众人下车,司机去停车,宗廷将景年的书包接过来,提在手上,另一手去牵他。

景年走在舅舅和哥哥中间,牵着哥哥的手,好奇地四处张望。

因为宗氏只用了几层,剩下的楼层全都租出去了,进入大厅之后,景年看见穿西服打领带的,也有穿工作服的,还有现在华国并不是很常见的外国人。

景年小声询问,宗廷简单给他解释了一遍。

大楼租金不菲,但因为硬件设置够好,各方面都是朝国际标准看齐,放出出租的消息后,其他空闲楼层就陆陆续续租出去了。

很大一部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华国市场的外国企业,还有本土的一些大厂大企业,海市、南方一些新兴企业在京市的分部——这种一般租的面积比较小。

以及一些公家单位,甚至也在此租了房子。

总而言之,目前还未有产业集聚效应的情况下,这种综合型办公大楼,内部租客构成十分复杂,做什么的都有。

景年听得半懂不懂,仰着小脑袋,晕乎乎的:“哥哥懂得好多哦。”

这算什么?

宗恒笑了笑,饶有兴致地问:“年宝,你长大想做什么?”

宗廷从出生起,就背负了一份的责任,就如同宗恒和两个姐姐。

最终是他接手家里的公司,并不是父亲偏心,而是两个姐姐早早就选择了别的路,她们不喜欢,也没有兴趣,各自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业。

宗恒开始懂事的时候,父母也给了他选择的机会,他没有别的喜欢的,觉得商场挺有意思,就选了这条路。

他同样给了自己儿子选择的机会,宗廷比他幼时还要早慧,这个孩子很小的时候目标就很明确。

可年宝不一样,这个软乎乎的糯米团子一样的孩子,身后有太多长辈愿意给他遮风挡雨。

哪怕长辈老去,深受哥哥姐姐宠爱的崽崽,也能无忧无虑地过任何他想过的生活。

“我长大……?”景年被问得愣住了,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想过。

起初的起初,他想快快长大,长大了就能干活挣粮食,就能吃饱饭,就能保护姐姐,给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