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2


要留饭的,他说兄长回来了,林先生一听,让他将要入国子监的事告诉陆景堂,便放他回去了。

景年到家的时候刚过午时,原本以为这会儿阿兄应该还没回来,没想到陆景堂已经在家了。

早朝虽然开始得早,散得也早,不到辰正就散了,要不是进宫面见皇上,他回来的更早。

“你说,林先生让你进国子监?”

中午吃饭,景年抓住机会跟兄长说了先生的安排。

陆景堂问:“何日入学?”

景年:“……先生说尽快,之前没催我,是阿兄你还没回来。”

“那就去吧。”陆景堂倒是淡定,去岁才大考,幼弟若想科举,得等两年后。

他每日事多,顾不上他,林先生年岁大了,也撑不住日日教导,让他在家荒废着,倒不如送去国子监。

景年鼓了鼓脸颊,陆景堂瞥见:“怎么?不想去?”

“不是……”景年眼珠子转了转,给兄长挟了一筷子菜,“有件事……阿兄你得帮帮我。”

陆景堂:“何事?”

“帮我找个人!”

景年说:“是个新认识的朋友,那日原本约好了请他吃饭,临时得到消息,说阿姐生病,我便先走了,忘了留他地址……”

说这不待陆景堂问,先把余承平的信息说给他听:“穿一身青色襴衫,应当是个读书人,个子……个子很高,跟阿兄你差不多高,一双眼睛生得极好,声音也十分悦耳,不太擅言辞,但人是极好的。”

陆景堂:“……”

这都什么。

他详细问了一遍,总结道:“余承平,读书人,身长八尺左右,面容普通,瞳黑,说官话,没有口音,是吗?”

景年小声补充:“声音好听。”

陆景堂忍不住问:“能有多好听?”

声音好听这个形容非常主观,他家年哥儿自己嗓子就好,变声期的时候都不像三郎四郎那样,公鸭子一般嘎嘎。

刚才还跟他说,那人五官寻常,但是又夸他生得好,合眼缘,陆景堂听得头大。

景年形容不出来,尴尬道:“那、那就这样吧。”

陆景堂状似无意地问:“跟新朋友很合得来?”

景年用力点头:“嗯!阿兄你知道吗?我看见他就有种……有种我应该认识他,应该跟他很熟悉的感觉,你说奇妙不奇妙?我觉得这就是书上说的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陆景堂微微扬眉,这是他没想到的,他家幼弟看着和气,其实交朋友还蛮挑的。

“等找着人,带回家来给我瞧瞧,让我看看是什么样的人杰。”

景年笑嘻嘻道:“好呀,我到时候请他来家里做客,阿兄你定会喜欢他的。”

景年对于自己的新朋友,有盲目的自信。

听见这话,陆景堂更好奇了。

他手里可用的人比景年多多了,想找人,路子也更多,将这件事交付出去,景年就安了心,他阿兄应下的事,少有办不成的。

然而出乎景年预料,也出乎陆景堂预料,这人还真就没找着。

“确定他是读书人?”陆景堂再次找景年确认。

不是他自傲,以他在读书人里头的名声,想找一个人,再容易不过。

那人若真是个读书人,不可能一点儿都不交际吧?但凡他与其他读书人有交际,就不可能一点儿痕迹都不留。

除非……

“除非他告诉你的是假名。”

第372章

景年不相信余承平骗了他,他觉得或许是他猜错了,他并不是个读书人,襴衫并不是只有读书人能穿,或许他是个来京城做点儿小生意的商贩呢?虽然气质看起来并不像,也不似商人那般能说会道。

他求着兄长,再帮他寻一寻。

可若不是读书人,凭景年给出的这些信息,偌大的京都,宛如大海捞针。

仅有的那点儿线索,陆景堂早派人去查了,譬如他似乎同那什么杂货铺有交集,陆景堂让人去打听过,并没问到有用的信心,那店家只说是不熟的客人。

这下真叫个无从查起。

但谁让是景年求着的呢,他对旁人狠得下心,如何奈何得了自家幼弟,只能再散出人手,帮他寻人。

然而人还没找到,景年入学时间到了,他得去国子监报道。

景年:“……”

唉,今日再睡最后一个懒觉。

他拉着三郎叮嘱:“若是阿兄寻到人,你一定得帮我留住了,好好同他说,我不是故意爽约的。”

“放心吧。”三郎说:“这事本也不全怨你,许是人家也没当回事,偏你上心得很。”

景年:“三哥!”

三郎:“知道了知道了!”

景年这才安心去国子监。

他的入学一应安排,俱都已经妥当,人过去就行。

国子监要住宿,虽说在国子监中自有整套的监生校服发放,寝具也是备好的,可外裳能不带,里衣却得多带几身,还有被褥,这些用自家的当然更舒适。

陆景堂和裴止都没入过国子监读书,陈朔却是去过的,他人不在京,宣威侯府还特意送来一张清单,写明要备足哪些东西,让景年在里头待得舒服些,十分周全了。

他去报道这日,陆景堂原本打算早点儿退衙送他过去,景年却不肯,他都这么大了,国子监离家也不远,去上个学还得兄长送,让人看见怪不好意思的。

就是连三郎四郎两个都不让送,只让松烟陪他过去,马车里拉了书箱和行李箱,且待安置。

国子监景年以前来过,但却是第一次进去,递上拜帖,过了集贤门,自有人领他去见监丞。

他一个学子来报道,尚轮不到面见国子监祭酒和司业,不过前几日,在先生家里,倒是没少受他那师兄的考校。

监丞姓王,早已得知今日有监生入学,也清楚他背景,待景年客客气气,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便带他去考试。

景年早就听大师兄说过,说国子监有辟雍六堂,会根据入学时的考试成绩决定进哪一堂,还说以他的才学,进率性堂都可,只是他年纪小,不如先在修道堂或是诚心堂待个一年半载,夯实基础。

景年让大师兄夸得脸红,大师兄看起来很严肃的一个人,说起话来却十分和气。

他甚至怀疑大师兄是不是在安慰他,国子监是一国最高学府,率性堂是“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才能进的最好的一堂。

不过想那么多也没用,虽然还没开始考,但大师兄既然那么说了,他大概率是进修道堂或者诚心堂。

他入学的时间不巧,岁贡的贡生已入学,副贡的贡生还没选出来,今日就他一个,一人参加入学考试。

果不其然,考完试,分在了诚心堂。

王监丞叫了一斋长领他走入学流程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