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
这个下酒也好!”
方念真在又烤断了几串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竹签用水泡一下,再串面筋烤,终于不再断掉了。
几口人就围着方念真的摊子吃,天色这时候也暗了下来,方念真点亮摊位上的小灯笼,红红粉粉的灯光,映得二十米开外就看见了“方记”的小摊。
逛夜市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老食客也有特地来支持生意的。
“方记”这小摊上辣椒面的味道太霸道了,香味儿都飘出去很远。
不仅逛街的食客来买,附近卖糖人、煮馄饨的摊主都忍不住来买了一串尝尝滋味儿。
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刷甜辣酱的,只有小吃摊的老食客,吃惯了辣味的,会直接选择撒干料的。
第一天出夜市,方念真没有准备太多,不到八点就卖完回了家,也算是一种变相的“饥饿营销”。
石家刚好也逛完了夜市一条街,帮她把东西收了起来,一起回了家。
方念真就和石大嫂复盘,“光忙着面筋的事儿了,我该再做些酸梅汤的,他们辣得吸溜吸溜的,都去买斜对面的银耳羹了。”
石大嫂就抚掌大笑,“哈哈哈,我说那个摊主怎么一直望着你笑呢,敢情是你给人家‘送钱’了。”
后来的日子,方念真果然做了一大桶酸梅汤带着出摊,配着烤面筋,销量也很好,银耳羹的摊主也不再对着她笑了。
-
白天的凉皮,晚间的面筋,简直要把方念真榨干了,怎么做都是不够卖,她不禁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得转换个模式了?现在已经不能自给自足了。
她包的是人家羊杂汤店的摊子,到六月末也就到期了,迟早要换个铺面的。
如果自己想开个小店,可能还要小小装修一下,再定制些器具,那么,现在就该开始物色店面了!
说干就干,方念真寻了个牙侩,让他帮忙寻一处妥当的店面。
不出三日,就来了消息。
“就在你摊子的斜对面,他家是做早餐生意的。有事要离开新云州了,不过这店子直接卖,不租,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
“他卖多少钱?”
“二十五两,现在我就可以带你去看看店面。”
这个价格让方念真有点犹豫,她本意是租一个铺面,现在要是花这么多银子,对她的现金流还是蛮有影响,风险也很大。
但是,等到她进了店,就又有些心动了。
因为这店面的后面,还有个小院!方方正正的围着三间房,还有口水井。
这个后院若是作为作坊可太好了,一些需要保密的加工,还在自家小院做,不需要保密的,就在这个后院完成。
请牙侩又去讲了价,两家面谈了一下,最后达成了共识,二十两银子。
牙侩很是专业地办好了手续,拿到房契那一刻,她都感觉有点不真实。算上中介费,这一下子就掏空了一半的小金库,方念真属实有点肉疼。
不过,这也算是自己穿越过来奋斗的第一套房!在古代买房还是比现代容易多了,想当年她大学毕业做博主,还很火嘞,也还是五年后才买了一套小面积的。
联系了一个工头,方念真肝了几晚出了一个装修图纸,工头看了,拍着胸脯说一个月必定完成!
石家和胡家听说了她买铺子的事,都惊讶得很,他们知道方念真赚了钱,但是没想到,她都能买得起主街上的铺子了。
石大嫂一向是个直爽的,就跟石友讨论,“你说,我是不是也不该守着现在这份厨娘的工,虽然稳定,但是一月才不到三百文,可能都没念真一天赚得多。”
石友倒是没有给她泼冷水,“咱们寻个不怎么需要成本的路子,我支持你。”
那边胡家阿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开起了家庭会议。
随着天气变暖,已经有一些蔬果下来了,方念真实在忍受不了萝卜丝拌的凉皮了,即便现在黄瓜价格不算低,她也还是咬牙换了。
食客们一尝拌了黄瓜的凉皮,无一不拍手称赞。
“这凉皮配黄瓜,清新又爽口,真乃绝搭!”
“是啊,方厨娘,你该早一点改为黄瓜的,贵一些我们也接受得了。”
凉皮的销量又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方念真的懒觉时间也被剥夺了。
她和石大嫂、莫大姐是白天做,晚上也做,累得嘿哟嘿哟的,却还是供不上卖。
石大嫂咬了咬牙,下定决心辞了厨娘的工作,直接在方念真这里“全职”了,这才缓解了一些压力。
不过因着是多做多得,石大嫂的月收入也提高了一大截子。每日结工钱她都乐得合不拢嘴。
“妹子你说我之前咋那么死心眼,你也不劝劝我,这赚得可比以前多多了。”
方念真也跟着笑,“我之前对自己的生意也没信心,哪能瞎劝你,你之前那好歹是个稳当的路子。”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五月底。
方念真的小菜园,已经有几个青辣椒结成了,她摘了下来,做了辣椒炒肉过了把瘾,汤汁拌上米饭,吃了两大碗。
随着方念真对辣椒的使用,新云州的百姓也对这种作物产生了好奇。
瑞王府那边,适时低价售卖“辣椒”的种子,说是即便销量不好,到时候做成干辣椒了,他们瑞王府也照单全收。
人们多多少少都买了点,就在自家小菜园里尝试种植。也有那胆子大的,直接种了几亩地,赌一把它销量好,价钱高。
方念真的小店在一个月后,果然装修好了,她认真翻了下黄历,选了个诸事皆宜的日子,准备开业!
作者有话说:
真真妹儿买房了!撒花
(话说写到烤面筋那段,我家楼下烧烤店真得飘来了烧烤味儿……我还寻思着,这隔着电脑怎么还能闻到味儿了?)
第24章 锅包肉
开店就和摆摊不一样了,尤其是在古代,这意味着“立业”了。
所以方念真很认真地拟了邀请函,因着不怎么会毛笔字,繁体字也认不多,还花钱请了他人代笔。
嘶,这钱花得肉疼!
果然是“书中自有黄金屋”,没想到自己穿到古代变“文盲”了。
石家和胡家肯定要请的,莫大姐家自然也是。
再就是关系没那么亲密的了,思来想去也就是何正和陆七了,不管他们来不来,自己的邀请是不能落下的。
至于曾管家,他毕竟是王府的管家,虽然很照顾自己,但他背后代表的含义太重了。
还是不给他送邀请函了,开业当日给他送点店里的特色吃食好了。
-
六月二十,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新云州主街的一家小店前,舞狮队卖力地表演着,噼里啪啦放了八挂小鞭,鞭炮碎屑红通通的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