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
的上菜速度也快了很多,翻桌率也随着提高了。
-
“方掌柜,恭喜恭喜啊!又开了一家新店,生意兴隆!”
方念真正在跟知晓拢账,听见声音抬头一看,是她的“固用牙侩”,帮她买了食铺和大宅子的那个。
“哟,是您来啦!”方念真赶紧把他迎进来,两人寻了个附近没有食客的地方低声交谈。
“方掌柜,你之前跟我说过想买地的事儿,地倒是暂时没找到合适的,不过有人要卖果园,不知道你可有兴致?”
“多大的果园?种什么的?”
“有二十多亩,主要种的是枣子和梨。要价两千多两,果园子里还有个小宅子,也是送了,实在是划算!”
牙侩又补充道:“他家欠债太多了,卖房卖地的。这果园子经营也有年头了,战乱那时候是没怎么管过,可这园里的树争气,过后再修剪修剪,还照样结果,人家都说他家这园子有福气呢。”
方念真一听这面积就知道,这桩买卖是成不了。
她对新店投入得多,也不大放心,就不想把自己手里的现金流弄得太紧张了,想想上一次因为添置了大宅子,差点错过了盘新店的机会。
“这亩数实在是太大了,我这儿… …真是不行,您太看得起我了。”方念真笑着回绝了。
“行,那等日后您再赚点儿,要是对这果园有意向,再来寻我。”
方念真送他往店外走,那牙侩嘴里还一边说着:“方掌柜啊,真不是我自夸,这么多年,我看人没怎么看错过,你以后真得错不了,这么年轻,独自撑起两家店,很是惊人了啊。”
方念真被他夸得晕头转向的,牙侩的一张巧嘴啊,可真是厉害得很。
随着外来商队的增多,新云州拔地而起许多新开的客栈、茶馆、小饭馆,方念真那个火锅店算是大店了。
为此,郭知州还派专人,特意找了几个大店的店主作为代表开了个会,重新制定了一版“新云州商人守则”,也就是诸如诚信营业,不宰客等方面。
守则里明确说明,以后每半年新云州会进行一次评选,一等商铺可以减免下半年的半成税收。
“今日能坐在这里的商户,都是为咱们新云州贡献了不少税收的,望各位继续努力。”
听到这句结束语,方念真才惊觉,自己的“锅里捞”税收都能排得上新云州前几了?
来开会的这几位店主中,只有方念真是女子,其他人也不免好奇,不是没听说过“方厨娘”的好手艺,但是现在看来,她对于经营之道也是颇有心得。
祥鹤楼的店主郑诚是个老者,约莫有五十多岁了,他以年长自居,还发表了一番“讲话”。
“众位有志之士,今日齐聚于此,也代表着咱们新云州的主心骨……”,后面啰里八嗦又说了一堆,方念真不耐烦听,什么就“主心骨”了?还把自己看得挺高,真拿自己当盘菜。
她也不惯他的臭毛病,站起身就说:“在下店里今日还有大事,必须得回去了,失陪。”
说完也不顾郑诚的脸色,转身就出府衙回了店里。
有了方念真起头,其他人也纷纷效仿,推辞说有事,都离了场。
那祥鹤楼生意也没见得有多好,怎么就有资格抢占“新云州商业头一把交椅”了?
就凭他郑诚年纪大?
郑诚气愤不已,他一向是个自诩清高的人,没想到这些人这么不卖他的面子,尤其是那个方念真!一介女流,还想分一杯羹?笑话!
郑诚气冲冲地回到祥鹤楼,和手下吐嘈着:“就那个劳什子方厨娘,就凭她那投机取巧的三脚猫功夫,我看她能得意几时!大菜都做不成几道!”
方念真可不管那么多,眼看就要冬日了,她的食铺也是时候该推出点特色了。
不如正好借着“锅里捞”的热度,把麻辣烫抬上来吧!某种意义上,麻辣烫也算是“一个人的小火锅”了。
说干就干,方念真连夜调了好几种麻辣烫汤底,最终还是定下了“浓郁芝麻酱骨汤底”。
用猪大骨熬制,加入少许的辣锅底,汤里泛起几星红色的油花。
麻辣烫,还得有“麻”!新云州这边对“麻”的接受度还是很好的,方念真都自愧不如,可能和这里过去的饮食习惯有关系。
在辣椒没有被方念真普遍应用前,新云州的本地人主要就是靠吃“麻”来获取刺激,驱散严寒,所以方念真放了重一成的“麻油”。
为了更有吃麻辣烫的氛围感,方念真找木匠搭了个木架子,上面摆上盆,里面装了各种菜和丸子,还有木夹子,如此就很完备了。
但是关于麻辣烫的定价,方念真却犯了难,她本来是想选择“按斤称”的计算方式,但是这样,又要多加一个人工,用来专门称菜,毕竟古代没有电子秤,电子秤多方便呀,往上面一放,重量就显示出来了。
又仔细想了一阵儿,方念真记起她曾见过另一种收费方式,就是制作固定的容器,按份收钱,食客能装多少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她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甚至营销方案她都想好了!
说干就干,“方记食铺”的东南角就多了个放各种“没煮熟的菜”的架子。
“诶,小二,那是什么?”
“客官,这是我们店里即将上新的‘麻辣烫’,您要优先品尝一下吗?第一批食客有优惠呢!”
作者有话说:
做伴娘好累呀~不过婚礼真得好动人啊呜呜,一直强忍泪水(哭唧唧)~
第38章 胡家的馒头铺
食铺里原本是小五做跑堂, 如今新店“锅里捞”那边生意正好,方念真把小五调去了那边做“领班”,领着手底下一群服务员, 小五高兴得很。
如今“方记食铺”店里的小二, 是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叫阿青。
听到小二介绍新菜式“麻辣烫”, 这名食客有些犹豫,他是一个书生, 这次是和同窗约好了,来方记共品美食的,二人都是爱好没事的老饕。
今日轮到他请客,本意是想点三个炒菜。可“麻辣烫”这名字听着就吸引他,他平时也是嗜辣之人。
此时,从后厨上来了一碗香气极为霸道的菜肴, 书生的鼻尖都不由得耸动了一下。
麻麻辣辣的小味儿“嗖”地一下就窜进了他的鼻腔里, 连带着嘴巴里都生了口水, 想必这就是小二口中的“麻辣烫”了
这名书生只见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儿把这碗麻辣烫端到角落里无人的桌子上,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这小胖子就是店里新来的小厨子——安子,他对方念真新研制出的麻辣烫简直爱到发狂, 如果不是这麻辣烫的锅底需要半日的熬制,安子恨不得早餐也吃麻辣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