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9


除了一楼有些桌椅,二楼、三楼都是空着的。

又去看了看后厨,这厨房倒是挺大,完全可以分为配菜区和做菜区。

“这后面还带一个小院,院子里有两间厢房。”

方念真跟着牙人来到了后院,却皱了皱眉。

“人怎么不见了?”

牙人莫名其妙,“姑娘,您说的是什么人?”

“隔壁的老太太,刚刚她进来就没出来啊。”

牙人看了看空无一人的后院和落着锁的厢房。“姑娘,您……您别吓我。”

这地方本来名声就不怎么好,还有传闻说如果晚上住在这儿,会有敲门声,但是打开门,什么都看不见。

刚刚前面的店铺他们都看了个遍了,这后院也一览无余,怎么会有人在呢。

方念真看了看院中的水井,几步就奔了过去。

“糟了,不会是掉井里了吧?这井太深了,看不清楚啊。”

芒种急忙上前,“姑娘,我在黑暗中能视物,我来看看。”

换了芒种趴在井边看着,“看不出来啊,姑娘。”

本来是好好的看房之旅,现在满院子的人都慌了。

方念真四处环顾,看了看老太太刚才说来拿的菜,后院墙边确实摆了一堆大白菜和大葱,还有几捆柴,似乎是玉米杆。

方念真看了看玉米杆那里透出来的亮光,走上前把那两捆柴拿到一旁,无语地说了句:“不用找了。”

众人顺着她的方向看去,牙人都傻了眼。

这院墙上什么时候多了个洞?上次来看房好像还没有呢?

因为不放心,牙人还是钻了洞过去,“有人在家吗?”

隔壁院子的房里果然出来了那个老太太,还凶得很呢:“你来我家干啥?滚出去。”

“嘿,你个老婆子,不识好人心。我问你,墙上那洞是你弄的?”

“不是我,别问我,我一个老太太哪儿弄得动。”

老太太也不欲多言,转身就回了屋,依旧是狠狠地把门摔上了。

牙人吃了一鼻子灰,又灰溜溜地钻洞回来。

这老太太年纪大了,看着都得有七十了,惹不起。

他尴尬地带着方念真他们往前,“这处房子,二位可看完了吧?咱们去看下一处?”

接连看了三处铺子后,方念真沉默了,想找一处心仪的铺子也太难了。

这京城的地皮也太贵了吧!

后面两处的楼都已经旧了,装修还没有第一家好。

但是就是因为占地面积大,是她和小严娘子暂时负担不起的价格,总不能把大头都搭在房租上吧。

虽然看第一处房子的体验并不美妙,但是除了采光问题和那个稀奇古怪的老太太邻居,还真没什么缺陷。

“采光的事倒是可以解决,重新做窗户,把窗扩大就好了。”

小严娘子其实也是心仪此处的,这里是目前唯一符合她们对新店要求的铺面了。

只是她怕方念真介意这里的传闻,到时候会埋怨她。

现在见方念真也有此意,小严娘子就提出:“不如我们去大相国寺请了珠串回来供着,你是新云州的,可能不知道,大相国寺可灵了。对了,我们可以先求一卦,看看佛祖怎么说。”

“啊?”

次日,小严氏和方念真共乘一辆马车,出现在了大相国寺的寺门口。

有小僧徒迎上来:“二位施主,是求签吗?”

方念真在心里暗暗想:想求财。

作者有话说:

今天状态不好,周末多码一点,比心。

第144章 大相国寺偶遇

方念真和小严娘子进了殿, 虔诚地跪下磕头上香。

方念真双手合十,在心中默念:求求佛祖保我京城开店顺利,发大财。

两人又依次摇了签。

小僧徒又走过来了, 行了一礼, “还请二位施主分开来解签。”

解签的房间是单独的,只能一个人进去, 不让其他人听。

方念真无聊地等着小严娘子出来,小严娘子出来时候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一看就是抽了大吉的签。

她给方念真塞了一个小荷包,里面是装的鼓鼓的银两。

小严娘子拍了拍方念真的手:“进去后,给里面解签的大师。”

方念真想说自己有钱,后来又觉得这可能是大相国寺的规矩,小严娘子装得应该是正好够数的银两。

方念真进去,面前是一位闭目养神的僧人, 大概有四十多岁, 却不像方念真认知里的那样慈眉善目。

一双剑眉, 倒显得极有威严。

他接过方念真手里的签,又端详了一下方念真的脸,嘀咕着:“这面相怎么是这般… …不应该啊。”

清了清嗓子, 大师先给她解了抽的签。

“此签主大吉,你心中所想,只要努力去做了,会应验。”

迟疑了一下,大师又补充道:“我看不清你的面相,不知可否伸出手来, 让贫僧看看手相。”

看不清面相?近视眼吗?

方念真倒也没说什么, 乖乖地把自己的两只手都伸了出来, 这大师只扫了一眼就又闭上了眼睛。

“手相也不对,施主命数飘忽,似处于一片朦胧之中,日后行事还需谨慎,尤其切勿以命相搏。”

…… ……

方念真似懂非懂地出了屋子。

她拉过小严娘子:“严娘子,你确定……这里很灵?”

她怎么听,这僧人说的都是套话,小严娘子却深信不疑,上前捂住她的嘴。

“嘘,佛寺之内,切勿乱说。”

又双手合十拜了拜,“菩萨勿怪,佛祖勿怪。”

方念真也只好随大流跟着合起手掌拜了拜,小严娘子又拉着她往寺庙后头走。

“走,我们去吃斋面,这里的素斋面可好吃了。”

转了几个弯来到了后面,方念真不由一惊。

“怎么这都是排队等着吃面的吗?”

小严娘子笑了笑,“是啊,不是所有人都有充足的香火钱的,但是这大相国寺的素斋面才十二文一碗,住在附近的便是天天来吃都行。”

十二文,依着京城的物价来说着实不算贵了。

自然是不必她们二人亲自去排队的,各自派了侍女代劳,不一会儿,方念真就吃到了这传闻中的素斋面。

从色泽上看,看起来倒是像阳春面,就是酱油的颜色,上面连葱花都没有。汤多面少,被褐色的面汤覆盖,都看不清里面面条的样子。

配菜是香菇、木耳和豆腐。

闻起来确实挺香的,方念真和小严娘子爬了半截的山路,现在又临近午时了,确实也是饿了。

夹起面条,才发现这面是如此的细,和现代吃的龙须面差不多。

小严娘子喝了口茶,“怎么样,这面细吧?有人唤它银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