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2
哎做什么.”
未等她说完,陆安荀面无表情伸手推开她的脸。
“.掩饰就等于承认啊我跟你说。”苏绾又转回来,瞪他:“怎么?难道在你心里我不是最好看的?”
“.”
“说。”
“好看。”
“太勉强。”
“苏绾最好看。”
“感情不够丰富。”
陆安荀表情麻木:“苏绾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西施见了羞愧嫦娥见了不再奔月你无人能及无与伦比天底下顶顶最好看!”
“够了吗?”
“够了!”苏绾捧住他的脸,满意地亲了一大口。
.
一行人二月初从津阳出发,抵达东京城时已是阳春三月,杏花拂满头。
到达这日,苏老爹特地从吏部请了半天假等在南薰门城门口。
跟他一同等待的,还有一身男装的苏瑛,而苏瑛旁边则站着百里言玉。
至于百里言玉,早于陆安荀半个月前就到了京城。按他的话说,要赶在陆安荀成亲前把自己和苏瑛的亲事定下。
是以,回东京城的第二天他就收拾齐整,招摇过市地上苏家求娶。
彼时苏老爹休沐在家,正跟柴氏用早膳,听说百里言玉上门来,还以为他是来寻他下棋的。毕竟此前他跟百里言玉相处友好,两人偶尔会相约小酌切磋棋艺。
但这回小厮说百里言玉携礼而来,还领着东京城最有名的张媒婆,说是来求娶二小姐苏瑛。
当即,苏老爹吓得筷子掉地上。
“什么?来求娶?”
柴氏倒是比苏老爹镇定。
虽然百里言玉是异国王子,可百里言玉是她见过不可多得的后生,而且她早就巴不得二女儿能嫁出去,苦于无人敢娶。如今终于有人来求娶,还是这么个人才出众的。哪里会拒绝?
只是.
“百里王子身份特殊,若求娶我女儿可会影响两国关系?”
百里言玉道:“此事我早已向贵国皇上提过,也修书回家中说明情况。中原与渤泥本就交好,如今能联姻再好不过。苏伯母且放心,若是伯母同意,晚辈这就进宫求道赐婚圣旨。”
当然同意,怎么会不同意?不过光柴氏同意还不行,经过这些年跟二女儿斗智斗勇,她也摸清了苏瑛的脾性。
这事恐怕还得问上一问。
但令柴氏想不到的是,苏瑛居然毫不犹豫答应这门亲事。
她当即大喜,悄悄誊了两人的生辰八字去寺庙算卦,卦上言“满庭春,千里姻缘一线牵。”
柴氏高兴,后又跟苏老爹商量一番,果断定下了这门亲事。
没两日,百里言玉从宫中求了道赐婚圣旨下来。
因此,苏家二小姐跟渤泥国王子定亲的事,这两天在东京城传得沸沸扬扬。
苏绾进城后,一路都能听到有人谈论。
她促狭地看二姐苏瑛:“婚期定在何时呀?”
“母亲在看日子,还未定。”
“二姐可满意这门亲事?”
“他愿留在中原算是入赘苏家,我又岂会不愿?再者.”苏瑛半是玩笑道:“他以万贯家财相聘,我实在拒绝不得啊。”
苏绾大乐。
一炷香后,等马车到了苏家大门前。小厮和婢女探了个头,倏地欢呼起来。
有的赶忙跑进去,喊:“夫人,四小姐回来啦!”
苏绾下马车,扭头想跟陆安荀说什么,却见隔壁林家大门,林夫人匆匆出来,她只好打住。
陆安荀像是察觉她的视线,转头看了眼,无声说“回头见”,然后跟着林夫人进门。
一墙之隔,两家人各自团聚,皆大欢喜。
这边,苏家热热闹闹地摆了一桌饭菜在正堂。桌上,苏老爹和柴氏,苏娴领着儿子萧珉,还有苏瑛,末端坐着苏绾。
苏绾问:“三姐姐呢?怎么没瞧见她?”
柴氏叹气:“原本是想早些回来的,但此前病了,你舅舅留她多住了几天。不过这次你成亲,你舅舅一家也会来京,届时泠儿跟你舅舅家一道来。”
年前柴氏写信想让苏泠回来,苏泠自然清楚她还没死心相看的事,就寻了个借口继续住在外祖家,连过年也是在广陵。
现在苏绾要成亲,苏泠自然也是要来的,索性广陵舅舅一家也要来,便合计一块来。
“病得可严重。”苏绾问。
“不算严重,你舅舅请大夫看后,好了许多。兴许这会子已经在来京的路上。”
“好。”苏绾点头,随即飞快扭头抓住萧珉小朋友窥探的目光,笑问:“怎么,不认得小姨了?”
“认得的。”将近一年时间,萧珉长高了些,但脸上仍是肉呼呼一团白,笑起来露出两颗大门牙:“小姨变好看了呢。”
“会说话!”苏绾捏了捏他肉乎乎的脸颊,凑到他耳边悄悄道:“晚些你去小姨院子,小姨给你糖吃。”
“嗯。”萧珉郑重。
柴氏又岂会听不到,咳嗽了声:“都快成亲了,你怎么还是这副样子?去了趟津阳越发地不像话了。”
苏绾忙端正坐直,面上换了副老实乖巧。
其他人见此,忍俊不禁。
.
次日,陆安荀被皇上招进宫中,引得许多人侧目。
陆安荀升官之事不是秘密,但具体升的什么职位却成了众人揣测的话题。
是以,在陆安荀在宫中待的这半日,外头酒肆、茶楼也在谈论纷纷。
“入仕不到一年就升官,他陆状元可真行。”
“听说是津阳县的赋税可观,令龙颜大悦。官家惜才,将他招回。”
“津阳县?是那个穷得叮当响年年入不敷出的县吗?”
“你才听说?”
“我才来东京城。”
“现在可不是穷得叮当响了,该说富得流油,全国半数商人在津阳,你说富不富?”
“据说陆安荀去津阳后大搞什么招商。这东西我听都没听过,居然还搞得如火如荼。”
“陆状元还是有几分本事的,我以前就看出来了。”
“你跟陆状元熟?”
“我曾经跟他还打过架你信不信?”
“信,肯定打得你满地找牙。”
话落,众人哈哈大笑。
.
陆安荀在宫里待了半天,先是等皇帝下朝,下朝后又陪皇上吃了顿午膳。
这可不得了,陪皇上用膳乃朝中重臣才有的殊荣。但皇上对陆安荀在津阳县招商的事极其感兴趣,留他用膳细问了许久。据伺候的内侍们透露,期间,皇上居然大笑夸赞了陆状元三次。
午后未时,陆安荀出来了。
同时出来的还有众人翘首以盼的陆安荀的新官职——户部左曹郎中,掌开封府坊场事宜。
赐官消息一出,众人心情各异。
有羡慕的、嫉妒的,也有不服气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