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
,要继续考科举,家中没进项,只靠收佃租可不行。再说阿爹善良,舍不得逼穷人佃户。先前阿爹收到的礼,要添一些还给他们,阿爹实在是辛苦,我做儿子的,当为阿爹排忧解难。还望阿爹看在儿子一片孝心的份上,以后能晚些叫我起床读书。”
程箴现在听到程子安说话,下意识会聚精会神倾听,免得被他饶了进去。
比如此时,程箴很想揍程子安,按耐住问道:“你留着的银子,要拿去做什么?还有,休想说点好话,就能糊弄住我,必须早睡早起,没得商量。”
程子安脸厚得很,只当没听到程箴后面的话,随意答道:“过年去府城时,我想去市坊看一看,顺道买些新奇的玩意儿,孝敬你与阿娘。”
程箴狐疑地道:“去市坊?市坊里有甚新奇玩意......你想亲自去打探藕价?”
既然瞒不住,程子安就老实承认了,“我想不明白,为何藕的价钱差那么多。”
程箴笑了起来,解释道:“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行会,比如运送粮食的漕帮,售盐的盐帮。做粮食买卖有粮食行,买卖鱼虾的有鱼行,买卖菜蔬果子的,也有自己的行当,叫蔬果行。进了市坊卖藕,得先向蔬果行交过大钱之后,才能允许买卖。蔬果行管着价钱,要是有人敢不守规矩,他们有的是办法收拾得人服服帖帖。藕贵重,送进府城市坊,都被蔬果行中的大东家收了去,他们再转手卖出来。”
程子安心想这就是强买强卖,操纵行情了。他不会天真以为,衙门会出手去管。
只是一来一回之间的价钱相差甚大,利益丰厚。
蔬果行的大东家敢独吞进去,明年冬天就再也无法出现再市坊了。
想到崔耀光提及崔文忙,程子安眉头微皱,问道:“阿爹,大舅父在忙什么?”
程箴道:“赵知府要给圣上备生辰礼,你大舅父在忙着筹措钱财。”
程子安无奈长叹,原来是衙门把差价赚了去,沈富贵他们的损失,他无法替他们讨了。
崔文能从何处筹措钱财,当然是各处摊派。向各县各村直接摊派,费时费力,最方便的还是向商户摊派,毕竟他们有钱。
羊毛出在羊身上,商户会从客人身上再赚回来。
各个行当少不了要上贡,蔬果行的东家垄断莲藕,其中一部分收益就是拿去上贡,顺道发点小财。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只有倒霉的穷苦百姓不好。
程箴道:“圣上明年三月生辰,你大舅父必须在年前将钱筹措到,就没功夫歇息了。”
各地的贡品,究竟从何而来,上位者心里一清二楚,改用贡品的名义,被称作明君的帝王收起来,都从没手软过。
能做到一州的知府,都不是蠢人,无论当今圣上如何勤政,爱民如子,他们都会心照不宣上贡。
按理说,圣上三月生辰,赵知府应当早就备好了礼,怕路上出差错耽搁了,须得提早往京城送。
现在还在到处摊派找钱,赵知府不是要送大礼,就是事发突然。
赵知府到任三年,一地知府任上,大多都是六年。
明州府富裕,赵知府要不调回京城,要不就是要被调到别的州府。调回中枢清闲衙门,别的贫穷州府,就算是平级,都是降了职。
赵知府送重礼给圣上,是为了露脸,若不是走投无路,就是病急乱投医了。
程子安心不由得沉了下去。
赵知府是调走定了,明州府来新知府。
新知府是何方神圣,为人为官如何,程子安尚不清楚,亦不大关心。
关键是,不知新知府可会允许,受过伤的程箴报名参加秋闱?
作者有话说:
第39章 39 三十九章
◎无◎
负责州府秋闱的考官, 一般是州府的通判。
通判品级比知府低,没必要为一个考生得罪上峰。
程箴若不被允许参加秋闱,还有可能波及到程子安。
愿不愿意参加科举是一回事, 能不能参加科举又是另外一回事。
牵一发而动全身, 风起青萍之末。
程子安担心这件小事的由头,会从崔家而起。
若是新知府新官上任三把火, 将前任赵知府做下的事情, 参一本到中枢去。
赵知府不一定有事, 底下的胥吏,绝对要脱一层皮。
程子安认为,新知府只要不太笨,这把火一定会烧。
明州府只是相对富裕,底下的百姓过得如何, 程子安在乡下看得一清二楚。
赵知府刮走一层又一层,新来的刮什么?
崔文没必要脏了自己的手,成为欺压百姓的帮凶。
崔家必须从此事中摘出来!
程子安见程箴神色亦若有所思,他思索了下, 问道:“阿爹,赵知府乱摊派收税, 他不怕被人参奏吗?”
程箴唔了声, 道:“官员大多如此,各州府的赋税,与朝廷定下的赋税, 多少都有出入。比如夏秋是的粮税, 运送中会产生损耗。这部分损耗, 需各州府自行承担, 底下的人会想办法想将差额补齐。至于如何补, 朝廷心知肚明,只要百姓不造反,彼此相安无事。”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官员在官场中浸淫日久,早已做得得心应手。贪腐永远无法杜绝,《大周律》的律法条例,基本是纵容官员作恶。
程子安见怪不怪,哦了声,问道:“当官的不会有事,他们可会拿底下的人去当替死鬼,大舅舅奉命行事,将错都推到他头上去?”
程箴楞在了那里,胥吏被当做替死鬼的事情,并不鲜见。
胥吏乃是衙门真正做事之人,账目做得再清楚,自身清清白白,可惜吏的身份低微。
官身能拿品级抵罪,胥吏就是庶民,一旦出事,说不定还会被官员往死里踩,罪上加罪。
程子安道:“大过年的收钱,让穷人不好过,惹来一大堆怨气。大舅舅累不说,还白白承担了骂名,真是里外不是人啊。”
程箴神色渐渐凝重,道:“你提醒得是,我明日进城去,与你大舅舅商议。”
程子安长长舒了口气,只要崔家顺利脱身,新知府到来后,他再想法子,誓要让程箴顺利参考。
翌日,程箴早起用过早饭,便准备前去府城,将还想留下来玩的崔耀光,一并揪了回去:“家中过年忙,阿玉小小年纪,都在帮着家中做事。你比阿玉年长,身为哥哥如何能躲懒。”
崔耀光耷拉着脑袋应是,程子安看得好笑,对他悄然挤了挤眼,“三表哥,过年我们再一起玩。辛寄年给我下了帖子,邀请我去辛府的灯棚看灯,到时你与我一同去。”
程箴哭笑不得道:“辛寄年帖子只下给了你,你带耀光去,仔细惹得人笑话。”
程子安满不在乎地道:“只要我们自己不感到羞愧,管别人怎么看。三表哥才不会在意,对吧?”
崔耀光听得直跳了起来,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