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0


文士善已经在与大皇子搭线,要是这时他将文士善弑母之事禀报给圣上,不知还来不来得及。

想到香消玉殒的汤侧妃与玉娘,文絮絮不一定能全身而退,程子安不敢冒这个险。

程子安心里闷得慌,半晌后道:“姑娘,我尽量试一试。不过,姑娘,我还是要劝一句,姑娘还年轻,人生漫长,好生活下去,这也是你阿娘的期盼。”

文絮絮泪盈于睫,挤出些笑,重重点头:“我会好生活着。”

程子安朝她拱手:“我就不多留了,告辞。”

文絮絮送他出门,唤来婢子搬凳子,道:“院墙高,程县令且小心些。”

程子安道无妨,踩了凳子爬上墙,转身朝文絮絮挥手。

文絮絮仰着头,脸庞在暗中看不大清楚,惟有那双眼眸,像是墨蓝天幕中的星辰般闪亮。

崔耀祖在低声喊:“子安?”

程子安低应了声,别转身滑下墙,踩着破条跳到地上。

崔耀祖松开条几,松了口气,道:“我担心死了,总算平安出来。我们快走。”

程子安默不作声与崔耀光走出巷子,寻了辆马车回崔家。

崔武他们都已睡下,崔耀祖要了热水进屋,正在脱衣衫时,看到程子安铺纸的左手血渍斑斑,不禁吃惊地道:“子安受了伤?”

程子安抬起手打量,道:“皮外伤,无妨。”

崔耀祖一拍巴掌,道:“伤口可不浅,还皮外伤。子安,先前你一声不吭,我都不敢多问。”

他犹疑了片刻,问道:“子安,你的神色很不对,我从未见到你这般过,像是在哭一样。子安,究竟发生了何事?”

程子安也说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何事。

以前看到崔耀光要死要活,他认为不可思议,却能理解。

爱在他心里,是前世今生,最为奢侈,神圣,纯粹的事情。

他相信一眼万年,要是第一眼不投契,相处日久,也难以产生很深的感情。

程子安并非没见过姑娘,各式的美女都见过,辛氏的姑娘,永安侯府的姑娘,王相府里等等的姑娘们,她们都很好。

虽说他早已扬言不提亲事,还是有人会与他提及此事,比如何相。

程子安待她们,发乎情,止乎礼,从未有过丁点的男女情意。

兴许是他被上天惩罚,遇到了不该遇到之人,却情深缘浅。

尚未开始,就断了。

第112章 112 一百一十二章

◎无◎

程子安远离京城, 他写了折子送出去,至于结果如何,已经不是他能掌控。

情绪多余, 程子安尽量隐忍, 不表露半分。

离开府城回到清水村,程子安平时除了去积善堂坐一会, 便去村里乱窜, 寻找擅长种地的乡亲们说话, 向他们请教如何种地。

大周疆域辽阔,十里不同天,明州府冬日还能吃到各种菜蔬,京城成日就是些冬藏的白菘萝卜。

清水村种庄稼的经验,肯定不能用在富县上。

程子安看过富县的地方志, 差不多到四月时,土地才会化冻。而明州府此时,小麦就已经开始抽穗,到了端午就可以收割了。

粮食产量低, 交了赋税之后,百姓大多都吃不饱, 谈各种商就是纯属扯淡。

打个比方, 大周就一个茶缸大小的经济总量,要套上一个痰盂的商业模式架构,造成的结果, 就是基石不稳。

除了造成通货膨胀, 杀死中间的一群不上不下的百姓之外, 大周这个茶缸, 指定要翻到。

方寅经常来了, 看到程子安与种地的汉子老翁们聊得起劲,很是不解。

程子安告诉他:“先吃饱,填饱肚皮,再谈其他。”

方寅若有所思,道:“是啊,以前我家里的那点地,交掉赋税之后,加些野菜,豆子进去煮,还是只能吃个半饱。可是不交赋税,朝廷没存粮,要是遇到了灾荒,打仗,赈济,兵丁们吃什么?”

程子安没做声,遇到了灾荒时,赈济不一定能到百姓手上。

打仗的兵丁,会自筹粮草。打仗的,从不会缺钱。

很快就过了年,孙仕明去年没考中秋闱,今年无法进京考春闱,与崔婉娘带着阿乔阿宁回了娘家。

孙仕明比程子安上次见到时,生生胖了一圈。胖了以后,他显得更加迟钝,面上像是糊了层腻答答的泥浆,偶尔振奋,偶尔尖酸,程子安多看他一眼,都会眼睛刺疼。

阿乔倒还算灵光,守礼内敛。阿宁与崔婉娘一样温婉,总是不声不响坐在角落,说话时轻轻柔柔,笑意盈盈。

崔素娘最喜阿宁,恨不得她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与崔婉娘细谈了几次,见她言语之间,还是维护着孙仕明,怒其不争,也只能作罢。

这次程箴与崔素娘,打算一起陪同程子安前去富县。

程子安需要帮手,程箴主动充当他的师爷,他去,崔素娘肯定也会去。

老张是富县人,他们一家子当然要回去。程子安想了下,干脆将家里的田地托付给了崔文崔武,宅子由莫三郎帮着照看修葺。

过了十五,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了明州府,出发去了富县。

离富县越近,越贫瘠荒凉。

虽说心里有所准备,在结实的县城城墙,与破旧低矮草屋,衣衫破旧,神色麻木百姓的对比下,他还是想要骂娘。

上一任的郜县令在富县已经有五六年,他今年已经六十有八,一辈子做到头,从中等的县,调到了下等的县,最后辗转到了富县。

升迁无望,郜县令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

程子安进了城,郜县令带着县衙里的小吏,捕头们亲自等在门口,上前拱手相迎。

郜县令头发胡子都已经斑白,中等身形,生得很是白胖,脸色红润有光泽,看上去还挺精神,介绍了身边的小吏。

程子安与他们团团见礼,一起进了县衙。

富县县城一共有两三条街道,主要的街道就是县城城门到县衙的这条,能并排过三辆马车。街道两旁坐落着各种铺子,有高有矮,酒楼食铺客栈,各种柴米油盐酱醋茶布庄,应有尽有。

只是这条街道,程子安用眼神瞄了下,要是跑马的话,估计马前蹄扬起,后蹄跟上来就到了。

总的来说一个字:穷!

县衙的衙门,反倒比明州府要气派新一些,县城最豪华气派的屋宇,当属那间悬挂着“福客来”的酒楼与县衙了。

郜县令已经收拾好,腾出了县衙后衙,等着程子安到来,好与他交接。

崔素娘他们带着行囊去了后衙安顿,程子安与程箴一起到了前衙值房,郜县令上前,再仔细介绍了钱粮吏等人,交上县衙的章与各种账册。

程子安先粗略看了下,问道:“眼下已经三月下旬,郜县令,春耕如何,可有安排?”

郜县令愣了下,打着哈哈道:“程县令估计有所不知,富县不比其他地方,春耕得要等到地里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